楊璇 趙燕
【摘 要】為讓幼兒達到整體發(fā)展,幼兒園對園本建構式童話劇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確立了以“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理念。建構式童話劇教學以“幼兒主動參與”為出發(fā)點,在主題內容選擇中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讓幼兒親身體驗,同時教師給予啟發(fā)性、開放性的支持和引導。最終,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成功,從而得到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建構式童話??;幼兒發(fā)展;多元智能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32-0039-02
【作者簡介】1.楊璇,南京雨花臺區(qū)宏圖上水幼兒園(南京,210012)執(zhí)行園長;2.趙燕,南京雨花臺區(qū)宏圖上水幼兒園(南京,210012)教科室主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內容應當具有“全面性”“啟蒙性”,與各方面教育內容“相互滲透”,這反映了幼兒教育課程整合觀念的導向?!罢险n程模式”已成為當今幼兒課程的發(fā)展趨勢。
我園自建園以來,一直懷揣“打造開放的、多元的童話家園”這一目標,堅持“以教科研帶動品牌發(fā)展、用新觀念影響教育實踐”,站穩(wěn)“落腳點”,找準“出發(fā)點”,選準“生成點”,以“建構式童話劇教學實踐”為研究核心,力圖做到讓幼兒成為課程建構主體,將游戲自然滲透進一日生活。
一、以幼兒主動參與為建構式教學實踐的出發(fā)點
何為探究式學習?在探索園本課程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把活動主題的教師純預設性變?yōu)榻處燁A設和幼兒生成相結合;把活動材料的教師提供變?yōu)閹熒餐瑓⑴c;把活動目標的純知識性變?yōu)榍楦小⑴d趣、能力、知識的整合性;把幼兒間接經驗獲得的被動接受性變?yōu)橹苯咏涷灚@得的主動實踐性。探究式學習是以幼兒為本,幼兒充分自主、獨立的學習過程。活動中不只是要求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從事一系列活動,更是以幼兒的自身興趣、經驗和需要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的有教育潛力的情境,讓幼兒在這種背景下在自由地探索和學習中獲得經驗、建構自信、發(fā)展自我。
首先,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動機力量,興趣使幼兒敢于冒險,并使活動得以維持。幼兒沒有興趣,就缺乏真正的動機,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
其次,讓幼兒在游戲化的活動中去實踐體驗。人的知識來源于實踐,實踐過程其實就是學習過程,富有趣味的游戲化學習過程不僅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更能讓幼兒在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中萌發(fā)主動探索的欲望。
第三,教師的支持和引導。幼兒是活動中的主體,但教師對幼兒的發(fā)展起著促進和轉化的關鍵作用,教師的支持、引導能夠使幼兒從“接受學習”變?yōu)椤疤剿魇綄W習”。因此在幼兒探索活動中我們要站在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度上,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原有經驗進行猜想,根據自己的假設進行驗證,運用啟發(fā)性、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探究,并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獲得的信息,調整自己的認識。
“建構式童話劇教學活動”賦予了我們寬泛及富于彈性的空間,作為課程的具體操作者,要以孩子們最近發(fā)展水平的熱點、興趣點為基點選擇課程的內容、拓展生成活動。
1.在尋常話題中提煉建構生成活動。在整合活動中,我們深入地去研讀每個孩子,關注孩子們發(fā)展的每一個尋常時在整合教育中,促進幼兒自主和諧發(fā)展,分析他們這些行為產生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誘因,從而生成一個又一個的活動。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又根據幼兒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幼兒個性的發(fā)展,真正地支持、提升生成活動這種富有生命力的活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動建構者。
案例1:一天,筆者帶領著幼兒飯后散步,看見幼兒園大門被汽車堵住了,汽車尾部冒出的煙霧彌漫,它很快成為孩子們熱烈討論的話題。有的說這煙有毒,有的說所有車里冒出的煙都是有毒的。旁邊幾個幼兒馬上爭先恐后地說:“可以去租賃公共自行車”。(幼兒園附近就有一個公共自行車租借點)一時間,幼兒都忘記走路了,在大門里興奮地指手畫腳,爭論起來。筆者仔細地聆聽著幼兒的話,從中我發(fā)現,他們對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與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這一話題興趣濃厚,于是一個新的主題產生了。當時由于是午休時間,在讓幼兒盡興地討論幾分鐘后,對幼兒說:“我們都想了解大自然,知道保護環(huán)境的方法,對嗎?我們可以一起收集資料,一起討論。”當天下午離園前,筆者請孩子們自由提出關于“環(huán)境保護”想知道的問題,逐一記錄,共同商討、分類,《環(huán)保地球小衛(wèi)士》主題就這樣初見框架。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依照這一框架計劃,先后安排觀看地球受污染的課件、參觀有關幼兒園周圍環(huán)境、觀看氣象臺,組織幼兒收集有關的資料圖片、收集廢舊材料等。
2.使預設活動和生成活動相互交融。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活動與教師預設活動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滲透的。幼兒生成的主題經過教師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師預設的活動形式進行展開。而在教師精心預設的活動中,幼兒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又會時時拓展生成出屬于他們的新的活動內容。
案例2:《我長大了》是中班的傳統(tǒng)主題,孩子們在一系列的活動中體會到“長大”是一件神奇和令人高興的事,學著自己去想辦法處理生活中的各項困難;他們開始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在“我和我的好朋友”這一藝術活動中,我們想讓幼兒從多元的角度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讓孩子學習如何大膽地展示自我。在活動過程中,當幼兒介紹自己與朋友的不同之處時,有一個孩子說到了“我們名字不同”,全班哄堂大笑,孩子們喊到“每個人名字都不同?!睂Π。覀兊拿侄疾幌嗤钟钟惺裁匆饬x呢?孩子們低聲討論交流起來。于是“我名字的故事”走到了我們跟前。在這活動中幼兒回家了解了名字背后的小故事,體會到了家長對自己深沉的愛與期盼?;趯ψ约盒彰饬x的了解,孩子們開始自發(fā)用各種符號、圖標來“寫”名字,小伙伴之間相互猜相互聊,其樂融融。他們也開始關注老師們的姓名,猜測老師名字背后的含義,甚至主動為老師設計“簽名圖畫”??梢哉f教師預設與幼兒的生成活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遞進,周而復始的。而我們教師的作用則更多的是聆聽、篩選、建構、支持和拓展。
二、以幼兒和諧發(fā)展為“建構式童話劇教學活動”的落腳點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智能構造是獨特的,每一個幼兒的學習途徑和能力發(fā)展是不同的,幾乎所有的人都以多種智能組合運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而,應開發(fā)幼兒的多種智能,并幫助幼兒發(fā)現適合自己特點的愛好和特長。
(一)使每個幼兒都能和諧全面發(fā)展
整合不是簡單拼湊,而是一種各領域全面的綜合。學習活動、生活活動、運動活動、游戲活動等有效整合開展,貫穿于幼兒一日活動之中,目標與要求中既有情感,又有認知,既有社會性發(fā)展,又有技能的要求。課程更多顧及的是幼兒自身綜合和諧的發(fā)展。如語言活動不僅僅發(fā)展幼兒的語言、美術活動不僅僅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而且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也能習得科學經驗、體驗情感態(tài)度和提高藝術的審美力。
(二)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成功
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發(fā)展特點和水平。因此在活動中我們可能為幼兒提供豐富而有層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要求,以促進幼兒有差異的發(fā)展。
幼兒園的“建構式童話劇教學”是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的課程,是預成性內容與生成性內容有機整合的課程,是將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和園內教育交織互融的課程,是打破學科領域,追尋幼兒自主、和諧、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在解析課程,研讀幼兒的歷程中,我們時時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而驚訝和感動,同時也將會使我們的教學實踐煥發(fā)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