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國,白俊平,郭青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
輸電線路總體設計方案優(yōu)化探討
呂建國,白俊平,郭青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
介紹了以全壽命費用成本最小為優(yōu)化目標的輸電線路總體設計方案,針對工程特點,從路徑選擇優(yōu)化、導線增容節(jié)能、地線運行方式、鐵塔型式優(yōu)化、基礎創(chuàng)新及優(yōu)化等方面進行論述分析,貫徹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達到建設安全可靠、先進適用、經(jīng)濟合理、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輸電線路。
設計方案;全壽命周期;輸電線路
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按費用的發(fā)生劃分為“規(guī)劃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報廢回收”4個階段。輸電線路工程建設不是片面地要求控制單個環(huán)節(jié)投資最省,而是綜合考慮建設成本與運行維護成本,合理確定整個輸電工程的可靠度,加強技術集成和統(tǒng)籌優(yōu)化,進行多方案綜合比選和優(yōu)化。
輸電線路總體建設方案采用全壽命周期管理是一種趨勢,需在設計規(guī)劃階段中優(yōu)化投資成本、電能損耗、運行維護費等各項因素的影響,減小全壽命周期費用,提高線路穩(wěn)定運行水平,實現(xiàn)電網(wǎng)安全化的要求,使得投資者獲得最大的收益。
本文以南方某地實際工程情況,從路徑選擇優(yōu)化、導線增容節(jié)能、地線運行方式、鐵塔型式優(yōu)化、基礎創(chuàng)新及優(yōu)化等方面對工程總體建設方案進行論述分析,提出推薦方案。
從追求全壽命周期費用最經(jīng)濟的立場出發(fā),是要從壽命周期費用和系統(tǒng)效率的關系進行研究,同時將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報廢成本進行權衡,壽命周期費用評價是其實現(xiàn)的研究方法。
對于輸電建設項目而言,系統(tǒng)效率=輸送能力×可利用率×運行的可靠性。
影響項目投資最大的階段,是占工程項目建設周期1/4的技術設計前的工作階段??刂乒こ淘靸r的關鍵在于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一般而言,設計方案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標準,必然帶來高造價,隨之帶來的應是運營的低成本;反之,則將會使運營成本提高。由于各項成本費用均需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因此,適宜的設計方案將會使工程建設費用最省、效益最大。
2.1 工程概況
本工程線路長度為42.5 km,2.0 km利用已建雙回線路,40.5 km為單回線路,其中32.0 km利用原有線路走廊,8.5 km為新建線路走廊。
地形比例劃分山區(qū)20%,丘陵60%,泥沼20%。沿線平丘交通運輸便利,山區(qū)較差。海拔高度在50~400 m之間。
沿線分布有石膏礦、采石場、居民區(qū)密集區(qū),路徑走廊緊張。
本工程單位靜態(tài)投資136.52萬元/km,建設期1年,由于建設期時間短,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運行期維護考慮30年,殘值率為3%。本次分析不考慮大修成本。本線路最大利用小時數(shù)5 000 h,電網(wǎng)電價0.45元/(kW·h)。
2.2 路徑選擇優(yōu)化
本工程利用動態(tài)衛(wèi)星地圖平臺,結合現(xiàn)場勘查,進行局部路徑優(yōu)化調整,在滿足地形地貌、走廊寬度基本要求下,使路徑走向安全可靠,對原路徑下居民生活區(qū)進行避讓,進一步優(yōu)化交叉跨越方案和塔位分布,改善交通條件,便于運行維護。原有路徑年費用指標見表1。
表1 原有路徑年費用指標
優(yōu)化后,線路縮短0.5 km,減少跨越房屋60棟,可減少跨越費用36萬元,減少煙花庫搬遷1處,可減少搬遷賠償費用200萬元,優(yōu)化后線路一次性成本投入減少5.6萬元/km。由建設期投資折算到運行維護期后,新建線路年費用減少29萬元,電能損耗年費用減少8萬元,運行維護費用減少4萬元,最終年費用減少41萬元。
2.3 合理選擇導線,減少能耗
導線年費用見圖1。
圖1 導線年費用(投資回收率12%)
導線年費用計算條件如下:
1)經(jīng)濟使用年限為20、30、40、50年,施工期按2年計,前一年投資為60%,后一年投資為40%;
2)年最大利用小時數(shù)5 000 h(對應損耗小時數(shù)3 400 h);
3)設備運行維護費率為1.4%;
4)電力工程回收率按工程投資的8%計;
5)電價按當?shù)貙嶋H上網(wǎng)電價0.45計。
計算結果表明:
1)使用年限增大時,年費用減?。煌顿Y回收率增大時,年費用增大;
2)導線截面積增大時,導線年費用減?。?/p>
3)鋁截面相當時,節(jié)能導線較普通鋼芯鋁絞線年費用減小。以2×630 mm2為例,在τ=3 400 h、輸送功率300 MW、電價0.45元/(kW·h)計算條件下,鋼芯高導鋁絞線2×JL4/G1A-630/55年費用減少0.37%、中強度全鋁合金絞線2×JLHA3-675年費用減少0.76%,年費用具有優(yōu)勢。
綜合考慮各種導線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經(jīng)濟性能,采用中強度全鋁合金絞線2×JLHA3-675。
2.4 鐵塔型式優(yōu)化
對輸電線路而言,目前廣泛采用的塔型主要有酒杯塔和貓頭塔。1)酒杯塔的三相導線呈水平排列,橫擔長度比貓頭塔要長,所占的走廊較寬。2)而貓頭塔三相導線呈三角排列,中相導線要高,導致鐵塔的負荷增加,塔重要比酒杯塔重3%~8%。
按照上述原則,本著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縮小輸電走廊寬度的目的,并結合本工程走廊擁擠的特殊性,綜合分析比較桿塔鋼材、導線金具、走廊寬度等各項指標后,采用貓頭塔、中相V型串的方案。與酒杯塔相比,采用貓頭塔使得輸電走廊寬度明顯縮?。磺也捎弥邢郪串的掛線方式,使得貓頭塔桿塔重量減小至與酒杯塔相當。
2.5 基礎選擇
根據(jù)不同的地質、地形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基礎方案選擇,充分利用每個基礎的優(yōu)點,達到安全、經(jīng)濟和環(huán)保的目的,對山區(qū)巖石段、丘陵粉土段和軟弱地基分別優(yōu)化。
2.5.1 巖石地基
在山區(qū)采用的基礎型式主要有:巖石錨桿基礎、巖石嵌固基礎、掏挖基礎、人工挖孔樁基礎和板式基礎等。
巖石地基各種基礎型式工程量指標表見下頁表2。
由以上分析可知:
1)開挖基礎造價高、土方量大,巖石地基一般不考慮板式基礎;
表2 巖石地基各種基礎型式工程量指標表
2)微風化和中風化巖石地基推薦采用巖石錨桿基礎;
3)中風化和強風化巖石地基推薦采用巖石嵌固基礎;
4)風化層較厚或強風化的巖石地基,直線塔推薦采用掏挖基礎,作用力較大的轉角塔推薦采用人工挖孔樁基礎。
2.5.2 丘陵粉土段
在丘陵粉土段采用的基礎型式主要有:直柱柔性基礎、斜柱柔性基礎、掏挖基礎、人工挖孔樁基礎。粉土地基各種基礎型式工程量指標表(單腿量)見表3。
表3 粉土地基各種基礎型式工程量指標表(單腿量)
由以上分析可知:
1)從造價、土方量和施工難度看,板式直柱和板式斜柱基礎無明顯優(yōu)勢;
2)粉土地基條件下,推薦采用掏挖基礎、板式基礎,在地勢陡峭或露頭較高塔基可考慮使用人工挖孔樁。
2.5.3 河網(wǎng)、泥沼等軟弱地基可采用微型樁板式復合基礎、灌注樁基礎、臺階式基礎。基礎材料耗量見表4。
表4 基礎材料耗量
通過比較分析,微型樁板式復合基礎的混凝土耗量很低、基坑土方量較少、綜合造價比較低,作用力大的耐張塔效益越明顯。ZM2直線塔混凝土耗量臺階式基礎相比能夠減少約7%,綜合造價為灌注樁基礎的76.1%,臺階式基礎的79.4%;JC2耐張塔混凝土耗量臺階式基礎相比能夠減少約19%,綜合造價為灌注樁基礎的70.8%,臺階式基礎的69.4%。從基礎耗量、機械化程度及環(huán)保角度出發(fā),推薦采用微型樁板式復合基礎。
經(jīng)過綜合比較,推薦方案如下:
1)線路路徑推薦原路徑局部優(yōu)化整體改造;
2)雙回路部分導線采用特強鋼芯軟鋁絞線1× AFSZ-400/52,單回路部分導線采用中強度全鋁合金絞線2×JLHA3-675;
3)地線運行方式:普通地線、光纜均逐基接地;
4)單回路直線塔選用“I-V-I”掛線型式的貓頭型鐵塔;
5)微風化和中風化巖石地基推薦采用巖石錨桿基礎;中風化和強風化巖石地基推薦采用巖石嵌固基礎;風化層較厚或強風化的巖石地基,直線塔、轉角塔推薦采用掏挖基礎,作用力較大的轉角塔推薦采用人工挖孔樁基礎;粉質粘土地基條件下,直線塔推薦采用掏挖基礎,在地勢陡峭或露頭較高塔基可考慮使用人工挖孔樁。
工程總體建設方案采用全壽命周期管理是一種趨勢,在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在設計階段總體建設方案規(guī)劃中優(yōu)化投資成本、電能損耗、運行維護費等各項因素的影響,可使全壽命周期費用減少。
(編輯:王紅霖)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ransmission Line
Lv Jianguo,Bai Junping,Guo Qing
(Shanxi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Co.,Ltd.of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of China,Taiyuan Shanxi 03000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the goal of minimizing the full life span cost. Aim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this project,it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optimization of route selec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increasing capacity for wires,operating mode of ground lines,optimization of tower types,fundamental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and implemented the concept of full life span cycle.In order to construct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Therefore,lines can be constructed to safe and reliable,advanced and applicable,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resource saving,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transmission lines.
designing project;full life span cycle;transmission line
10.16525/j.cnki.14-1362/n.2016.14.12
TM751
A
2095-0748(2016)14-0027-03
2016-05-20
呂建國(1972—),男,山西忻州人,本科,畢業(yè)于上海同濟大學,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wǎng)設計和管理工作;白俊平(1980—),男,山西忻州人,碩士,畢業(yè)于太原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wǎng)設計和管理工作;郭青(1966—),男,湖北棗陽人,本科,畢業(yè)于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wǎng)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