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瑩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基本策略
■穆 瑩
穆瑩,天津市河北區(qū)第五幼兒園教學園長,高級教師,天津市中小學“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學員。獲得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優(yōu)秀教師、河北區(qū)首席教師等榮譽稱號。獲得天津市優(yōu)秀教育活動一等獎,論文獲得中國教育學會、天津教育學會一等獎。
在學習和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過程中,教師們對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在其一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更加明確地提出,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衛(wèi)生習慣,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可見,我們的教育更注重幼兒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但對比臺灣學前教育我們發(fā)現,我們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內容泛泛,沒有細化和落實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沒有把它變成幼兒的需要,存在著流于形式忽視過程等問題。幼兒在入園前可能就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如,隨地吐痰、大小便;入園時依然用奶瓶喝水;嚴重挑食;邊玩邊吃、家長喂飯;隨意亂扔東西;隨意發(fā)脾氣、打罵家長;說話不禮貌等。這些行為偏差為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新挑戰(zhàn),我們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也更困難?;谝陨蠁栴}及幼兒良好習慣對幼兒一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我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總結出以下策略。
良好的園所風貌,不但能夠促進全體師生、家長良好行為習慣的確立和定型,而且,能夠改變不良行為習慣。整潔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這種無聲的教育,其收益往往是有聲的教育無法代替的。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氛圍,無聲地提醒教師、幼兒及家長,使他們在美的環(huán)境下產生美的行為。
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還為幼兒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當他們做錯事時教師要冷靜處理,不厲聲斥責。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樣,會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有極大的耐心,正確看待孩子的“犯錯”。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由成人有意識地培養(yǎng)形成的,而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教師要從生活中最簡單、最基本的行為做起?!疤煜麓笫?,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弊尯⒆訌募毿√幾銎穑砷L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感、樂于學習、善于與人相處的人。
教師應敏銳地發(fā)現和抓住各種契機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如,教師播放輕松的音樂,提示幼兒進到樓道、教室輕聲交談,不影響別人;用禮貌的語言和周圍人交談;用幼兒自己指定的規(guī)則標識提示他們進到圖書區(qū)要愛護圖書、遵守看書規(guī)則;輕輕取放自己的物品。這些簡單提示,在細微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基本素質和良好的素養(yǎng),為其成人后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項持久的、艱難的工作,如果開展不好很容易變成說教和機械的訓練。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借助我園藝術特色活動,將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蘊含其中,為幼兒提供各種自主游戲的機會,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良好行為的練習,使教育落到實處。
如,針對幼兒挑食問題,我們開展了“美食節(jié)”活動。為培養(yǎng)幼兒交往的基本禮儀,我們通過“寶貝模擬小世界”,幼兒園中印制模擬貨幣,幼兒可將自己在活動區(qū)中設計研究制作出的作品,向其他班幼兒進行“推銷”。這種游戲方式,使幼兒享受了整個游戲過程帶來的刺激與挑戰(zhàn),增添了自信,最重要的是他們從中學會了怎樣禮貌地與人溝通,得到別人認可和尊重的自豪感。
這類活動還有很多,如風箏節(jié)、讀書節(jié)、愛心節(jié)等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勞動習慣、友好地與人相處、遇到困難堅持完成任務、不會的事主動去請教學習等良好習慣。
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現實需要或現存問題,設計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可能是集體范圍內的,也可能是解決若干個幼兒共同問題的小組活動。
這一類活動,往往是通過請幼兒感受、體驗,直接感受不良行為帶來的后果。如,入廁時擁擠、隨意上下樓帶來的不便和不安全。也有規(guī)范性學習內容,如發(fā)現幼兒坐姿不正確時,我們會運用詩文《學好樣》,幫助孩子理解區(qū)分正確和錯誤的走路方式、坐姿及唱歌講話的音量控制。在通過不同動物形象行為對比中孩子們笑了,他們不喜歡橫沖直撞的螃蟹,不喜歡駝背彎腰的大蝦,更不喜歡哇哇叫的烏鴉。在日常中,誰的姿態(tài)行為出錯了,教師和小伙伴就會用詩文里的話友善地提醒他,幫助他做出正確的行為。再有,如廁、洗手、進餐等環(huán)節(jié),有提示性圖片貼在盥洗室的墻上,有值日生當小監(jiān)督員善意地提醒小朋友,當然,小值日生要做得更好,經過長時間的鞏固強化,幼兒的行為越來越有序、越來越自律了。
3~6歲幼兒的特點是好奇、好問、好模仿。他們正確分辨是非的能力剛剛起步,因此,在這一年齡階段,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尤為重要。
我們在工作中就注重運用榜樣示范來強化幼兒正確的行為。如,新生入園時,我們開展大帶小活動,哥哥、姐姐為了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做一個好的榜樣,他們往往有意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爭取做一個好的
專家評述:
穆瑩老師參加了天津市中小學“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訓學習,我們感受到,這一學習過程是她從實踐到理論快速提升的過程。在三年的學習及專家的指導下,她所開展的研究及書寫的成果論文具有實效。在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過程中,她緊緊抓住對幼兒一生發(fā)展有益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作為突破點進行專題研究,獲得天津市學前教育專題研究一等獎。
此項研究中最大的亮點是將研究融于幼兒園藝術教育園本課程中,從優(yōu)化周圍環(huán)境入手,為幼榜樣,也極大地滿足了他們做榜樣的自豪感。每個孩子都會產生強烈的責任心,都希望照顧好自己的伙伴,即使是很調皮的幼兒,也在努力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爭取做一個好的榜樣。再如,在幼兒園開展“我是小老師”的活動,每個幼兒都來當小老師,每天都要有意識地為小朋友做出好榜樣。通過飯前或飯后開展的“表揚我的小老師”談話活動,使幼兒感受到自己一天的行為,哪些方面得到了小朋友的認可。從周圍伙伴那里得到的信息和正向強化,鞏固了幼兒的正確行為。
現代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fā),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一項內容極為重要,那就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習慣的培養(yǎng)往往被他們忽視,甚至于他們自身都不具備這些良好的習慣,因此,幼兒園教育要擔當好家庭教育的指導者角色,指導家長在幼兒成長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達成家園一致教育。
我們多次開展家長培訓,還以“敞開園門,開放辦園”的教育理念,形成“雙向同軌”的家園、社區(qū)一體化教育與模式,引導家長、社區(qū)居民走進園所、帶領幼兒進入社區(qū),充分利用一切社會資源,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拓幼兒的視野,使他們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從而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得到練習、鞏固和發(fā)揚。
幼兒教育是“根”的教育,從小播下愛的種子,將來收獲的是愛心無限,從小播下行為的種子,我們就會收獲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兒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良好行為習慣氛圍,無聲地提醒教師、幼兒及家長的行為,從而使他們在美的環(huán)境下形成美的行為。另外,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澄清認識,在感受和體驗中強化正確行為,通過具體的行為練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研究中,她帶領教師運用一課三研、一課多研的方式,針對幼兒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指導策略等問題,展開了問題跟進式的研討,總結出的教研策略,操作性強、實效性強,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天津市河北區(qū)第五幼兒園園長孫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