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連貴
廚藝如同演藝,有時需要當(dāng)眾表演。
在精致的鍋臺灶頭前忙碌的,是一位同樣精致的年輕人。一陣輕快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后,10個白瓷碟里各有一塊四四方方的小鮮肉,自然已是熟的了,色澤嫩黃,淋以紅艷艷的櫻桃汁,盤飾是兩枚青橄欖和數(shù)粒小櫻桃,俊秀清雅,宛如一幅立體畫,又似一首抒情詩。
表演者,亦為應(yīng)聘者,表演,實乃試菜。
坐在臺位后面的是10位頂級酒店的掌門人,無不是廚中高手,品味行家。每個臺位前亮著一盞燈,如果老總們嘗了你的菜,看你中式,燈就亮著,表示可以深談;反之,則伸手把燈按滅。這是一場真人秀。
10盞燈中,有5盞對年輕人垂青。但選擇是雙向的,小伙子選了一位女老板。這是一位文靜的婦人,臉上始終浮著親和的微笑。主持人稱她“慧敏總”。她的酒店欲開西餐廳,對這款櫻桃肉頗為賞識,開價兩萬,不低,小伙子接受了。兩人在另一間屋子簽約。
第二名出場的是位西安女子,面相樸實,她原是大學(xué)教師,她說她不適合站講臺,而愛站鍋臺,她辭去了教職,回家?guī)湍赣H料理小店。為此丈夫與她離了婚。她傷心,哭訴過,但義無反顧。她母親善治雞,她加以改進,炮制出一款咖喱葫蘆雞。做自己喜歡的,這就跳出來謀生。食材由粗簡到精美,是個藝術(shù)化的過程,她從中發(fā)現(xiàn)了美,有無限樂趣,在鍋臺旁的成就感,毫不遜于講臺。
與她相似,斯琴高娃的女兒孫丹,有藝術(shù)天分,母親著意把她往演藝之路上引,她偏不從,在倫敦開了一家餐廳——她就愛鍋碗瓢盆交響曲,你奈她何?
一陣烹炸煎炒,葫蘆雞出鍋了。西安女子戴著膠手套,將雞用手撕成塊,然后掛粉,掛咖喱粉,回鍋,淋以一種醬,絳色(她母親秘制的)。翻炒幾下,起鍋,分裝10小盤,呈送到各位老板面前。香透至骨,酥而不爛!老板們邊吃邊贊不絕口,好吃是硬道理。他們開的條件都很優(yōu)厚,最后,她也選擇了微笑的“慧敏總”。親和是魅力,也是軟實力。
如一股山野之風(fēng),臺上走上一位少數(shù)民族裝束的小姑娘,一襲輕飄飄的衣裙,綠中帶紫,戴一方瓦楞似的頭巾,也是紫綠色,白凈、清秀、溫婉。她垂著眼,不大敢看人,模樣兒讓人憐惜。她說她是布依族,叫李忠秀,大三的學(xué)生。母親早亡,父親獨自在鄉(xiāng)里種田。因繳不起學(xué)費,她幾次面臨失學(xué),后來她做家教,做鐘點工,發(fā)傳單……
家鄉(xiāng)的女娃用五色絲線做繡球,趕街時拋給情郎。受此啟發(fā),她做的菜叫繡球丸子,用糯米,有咸甜二品,咸的,里面是肉;甜的,包以豆沙或蓮茸。她出示了5種植物,紅、黃、紫、綠、藍,給丸子染色。我認得其中的莧菜,鄂地家常菜,炒熟后,野氣清香,汁是紫紅的,沁在米飯里,鮮艷奪目。她做的繡球丸子,五色斑斕,玲瓏可愛,讓人不忍下箸。
一位老板,看上去不太像老板,黑瘦,架一付黑框眼鏡,像鄉(xiāng)下的代課老師。他說忠秀姑娘的身世感動了他,他也是苦出身,他曾經(jīng)考上大學(xué),放棄了。說到傷心處,他哽咽了。忠秀也流淚。他說愿意傾力幫她,他的話語像父親似地懇切。另一位老板開價1萬元,只要求忠秀穿民族服裝,在酒店門口站街,中午站1 h,再無須做別的。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鄉(xiāng)村教師”。
廚藝之外的事她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