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姜田雙
2015曇花一現
文_姜田雙
無論曾經多么輝煌,有過多少成績,但都阻擋不了滾滾的歷史洪流,在各種經濟規(guī)律的作用下,2015年有些企業(yè)告別了汽車行業(yè),有些車型告別了歷史的舞臺,有些現象也不復當初的熱度。車市就像是個大熔爐,每年都有許多人來了,卻有更多的人走,這個喧囂至上的車市中從來就不缺少過客。
平行進口可以說是2015年上半年最熱門的新政之一,平行進口車的試點也正在全國各地的自貿區(qū)緊鑼密鼓地推廣開來,但是效果卻一般般。相比當初為平行進口鼓與呼的熱烈,現在的平行進口可算是冷透了。
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平行進口車的競爭力不甚樂觀。其中,到2015年10月,上海平行進口車訂單數量不到7萬輛,月均銷量約0.75萬輛。比上海晚了3個月推行試點的深圳,到10月為止也銷售了不到5萬輛。
從2014年7月開始,國家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陸續(xù)對國內汽車行業(yè)進行了反壟斷調查。不過,隨著反壟斷的推進,矛頭逐漸指向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下簡稱《辦法》)。2014年9月,商務部開始征求各方意見,擬對現行《辦法》進行修改,盡管《辦法》在2015年初曾一度基本確定,但實際上,其中的40多條內容幾乎都存在爭議,使得商務部只得再次向相關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會征求意見。直到目前,部分細則爭議仍未解決。因此,《辦法》的修訂沒有更多的推進,只得再度難產。
2015年9月21日,廣汽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已于8月31日收購吉奧在廣汽吉奧中所持有的49%股權,自9月1日起,廣汽吉奧的經營管理權也已移交至廣汽集團。這也就意味著當年被寄予厚望的“國企和民企混合所有制企業(yè)典型”的廣汽吉奧,成為了車市洪潮的過客之一。
在鼓勵國內車企通過兼并重組、收購等手段調整產業(yè)結構的背景下,廣汽與吉奧成為汽車業(yè)內第一個吃螃蟹者,率先開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過,這種探索只走了五年,就再也走不下去了。
如果說2015年最火的互聯(lián)網項目是什么?,那無疑是洗車、養(yǎng)車O2O,但這些養(yǎng)車020公司的寒冬來的比以往的時候早了一些。
汽車上門保養(yǎng)O2O平臺“博湃養(yǎng)車”因資金鏈斷裂業(yè)務全面停止,有消息稱官方客服電話也已無人接聽。目前“博湃養(yǎng)車”在天貓和京東的服務商品,已經被撤架。與大多數上門O2O創(chuàng)業(yè)公司類似,博湃養(yǎng)車想要踐行“滴滴”的路子。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沒想到資本寒冬先一步到來了?;匮芰Φ停瑳]有足夠的忠實客戶是這類企業(yè)前仆后繼領“飯盒”的重要原因。
大眾將停掉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玻璃工廠的消息雖未被證實,但對于每天下線不足十輛的輝騰來說停產早已不是秘密。如果消息屬實,這座代表著本世紀大眾汽車輝煌時期的透明工廠,在工作了14年后將迎來它的第一個“長假”。
作為2002年上市的大眾品牌首個D級豪華車,輝騰從一開始不僅代表了前任大眾集團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的品牌騰飛夢想,這些年似乎更代表了大眾品牌的靈魂。從10億的研發(fā)費用到每年慘淡的銷量,輝騰的存在似乎成了大眾展示其快速發(fā)展和成就的旗幟,甚至是展示其有錢、“任性”的標簽,然而這面旗幟被大眾多年來的“驕傲”撕得粉碎。輝騰的停產讓大眾的“豪華車夢”徹底破滅了,痛之余更多的應該是反思不是技術和產品,而是對待市場和消費者的態(tài)度。
如果不是盤點車壇的過客,恐怕這個品牌都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近一年間經銷商的頻繁退網讓青年蓮花已經破產的傳言不絕于耳,而2015年早前媒體曝光的該品牌蕭山生產基地人去樓空的消息更是讓外界堅信青年蓮花已經徹底沉淪,青年蓮花各車型基本上已經全面停產。
相比比亞迪、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由低到高的成長歷程,青年汽車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發(fā)展之路,期待通過在國際市場上的并購迅速擢取技術、平臺以及品牌底蘊,實現跨越式發(fā)展,一步到位的走高端化路線。
現在,最新消息顯示,青年蓮花將復產新能源汽車,但對于何時推出新車型,在哪一個生產基地投產,以及現有的員工和經銷商如何安置等問題,青年汽車集團始終沒有給出明確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