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亭
摘 要:從廣義上講,藝術是以嵌入的方式或形態(tài)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扉W有突然的起止節(jié)點和明顯的空間介入特性,加上藝術表演對現(xiàn)實生活的嵌入可能引發(fā)觀眾心理由日常向審美轉換,因此快閃成為較為典型的“嵌入藝術”。作為“嵌入藝術”,快閃可能將藝術嵌入非藝術的生活空間,將審美想象嵌入人們固有的日常心理,甚至將藝術嵌入“歷史綿延”。
關鍵詞:快閃 嵌入 藝術
根據流行語網絡詞典wordspy的界定,快閃(Flash mob)指的是:“一大群人聚集在一個通常預定的位置,進行一些簡短的動作,然后迅速散開?!雹?003年,快閃最先在美國出現(xiàn),隨即傳入中國,先在港臺后在大陸風生水起。最初快閃往往通過互聯(lián)網召集,大家約定到某個公共場合,在短時間內集體進行諸如鼓掌、跪拜、大笑等無厘頭動作,或者說一句莫名其妙的話,當觀眾一頭霧水時,迅速離開??扉W一出現(xiàn)便打上了青年亞文化的烙印,通常被認為是一群有錢有閑的年輕人為挑戰(zhàn)現(xiàn)存秩序而自發(fā)進行的集體性“惡搞”。如果說藝術是形象性、虛擬性和理想性統(tǒng)一的話,單純惡搞的快閃還談不上是藝術。
隨著快閃在全球迅速流行,快閃內容越來越豐富,藝術性越來越強。有的快閃通過藝術表演,讓人感動,給人美的享受,逐漸由某種“怪異”行動轉化為一種新的藝術表演方式。從廣義上講,藝術起源于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文化嵌入,并以嵌入的方式或形態(tài)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具體來說,“在微觀層面,藝術品嵌入于人們固有的生活空間。在中觀層面,藝術身份嵌入于社會固有的角色叢,虛構成分嵌入于媒體固有的內容框架,審美想象嵌入于人們固有的心理過程。在宏觀上層面,藝術既嵌入社會空間,又嵌入于歷史綿延。”②因為快閃有突然起止節(jié)點和明顯空間介入特性,加上藝術表演嵌入現(xiàn)實生活可能引發(fā)觀眾心理由日常向審美轉換,所以快閃成為較為典型的“嵌入藝術”。
首先,快閃將藝術嵌入非藝術的生活空間??扉W一般發(fā)生在車站、碼頭、街道、廣場、商場、食堂、圖書館等人群集中的公共空間。作為公共生活空間,在藝術表演介入之前此類空間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需要(比如食堂是吃飯的地方,商場是購物的地方等),還沒有被藝術化,不像劇場、電影院那樣本身就是藝術提示符號。藝術空間強化了人們的審美觀念,反之亦然,非藝術空間強化人們的日常觀念??扉W讓日常生活空間藝術化或舞臺化了。如果說生活空間是一池平靜春水的話,那么快閃就是攪動漣漪的那顆石子。
快閃作為表演藝術,隨時可以把公共生活空間當作一種舞臺。舞臺化的關鍵不在于絢麗的陳設,而在于觀眾和表演。任何地方,只要觀眾圍成一個圈子,就成了舞臺。生活空間的舞臺化,是讓生活空間轉變成表演藝術元素之一。因為有了觀眾和表演,生活空間才被藝術化了。由此公共場域形成了一個“場”的效應,各種互動在場中交錯展開,相互激蕩,達到一種儀式化效果。從日常空間到藝術空間的轉圜,造就了快閃藝術的張力。如果表演越具有藝術性、觀眾互動性越強,那么空間的藝術化越濃、藝術張力就越大。
快閃常常以一種藝術化方式,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平凡和平庸。快閃與一般表演藝術不同,快閃對生活空間的嵌入是瞬間完成的??扉W藝術常常發(fā)起和終止非常突然。起時幾乎沒有任何征兆,終結時戛然而止。觀眾無心理準備突然進入某種藝術欣賞情境,才能創(chuàng)造突然性和驚艷感。若要獲得突襲效果,需要組織者的精心設計,事先不能有絲毫的顯山露水。有的快閃行動,還沒表演,就已經泄露時間地點和表演內容了。比如表演者當眾拿著樂器,換表演服,媒體公開準備現(xiàn)場錄制等。以致觀眾早早就圍成了一個圈子,此時觀眾已經知道了有表演活動,于是注定形成了某種視聽期待。觀眾只有從無期待忽然進入一種審美境界,才可能享受突然性所帶來的審美高峰體驗??扉W的精髓在于創(chuàng)造突然性,嚴格地說第一次快閃之后,快閃已經死亡了。
其次,快閃將審美想象嵌入人們固有的日常心理。現(xiàn)代社會,人被物化或者符號化了。人們逐漸失卻了傳統(tǒng)熟人社會的人情聯(lián)系,變成了互不相干的“陌生人”。處在生活空間中彼此陌生的觀眾,因為某種非藝術的目的機緣巧合地集合在一起,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往往存在心理隔閡。此外,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具有較為固定的社會身份,不是作為藝術欣賞者而存在,更多受日常生活邏輯左右,以實用的或經驗的觀念看待人或物。一般而言,人們意識已經被庸常觀念填滿,缺乏用審美眼光來觀照這個世界。優(yōu)秀的快閃恰恰是對上述現(xiàn)象的反動??扉W以行動或表演為紐帶,嵌入不同社會群體和人的心理,化解了人與人之間的陌生隔閡,拓展了人的內心世界。在藝術的氛圍中,人不僅體會到了美,同時回歸到了人的本真狀態(tài),人不再互為客體,而成為主體間性的存在。
快閃藝術在轉瞬之間,不僅把日??臻g藝術化了,并且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同于現(xiàn)實的藝術世界。當觀眾一下子被藝術表演所攫住,就可能進入了審美狀態(tài)。此刻,觀眾突破了日常實用心理,和審美對象產生共鳴,或擊掌贊嘆,或手舞足蹈……優(yōu)秀的快閃,均具有很強的互動性。2013年,臺北101大廈的快閃合唱轟動兩岸,成為目前華語圈比較成功和感人的快閃藝術。在游客如織的“臺北101地下餐廳,突然響起《綠島小夜曲》歌聲,隨后男女歌者、合聲、中西樂器加入,《綠島小夜曲》、《茉莉花》、《高山青》、《望春風》一曲曲唱下來,所有人從錯愕冷眼到最后忘情投入,民眾拿著手機、相機,也跟著搖擺、拍手、合唱,冷漠與防備都卸下?!雹塾^眾與審美對象、觀眾與演員,甚至觀眾與觀眾之間同氣相求,忘記自己是食客,轉變?yōu)橐粋€審美主體。
快閃要實現(xiàn)受眾從一般看客轉變?yōu)樗囆g欣賞者與審美對象產生互動,甚至轉變?yōu)楸硌菡?,內容上必須精益求精。為了讓更多的觀眾參與互動,快閃內容一般比較通俗,讓最多的人易于上手或上口,如舞蹈的動作要簡單,歌唱的曲目要膾炙人口?;有缘膹埩υ谟谟^眾對作品的熟悉程度。完全熟悉,無法形成新奇感,失去審美意味;完全陌生,無法欣賞,產生不了互動。理想的狀態(tài),在于不即不離,既熟悉又陌生。作為嵌入的藝術,觀眾之間的熟悉程度,決定了嵌入的深度。如果觀眾之間越陌生,藝術的介入越能讓人感到意外,易于使人感動。如果觀眾之間是非常熟悉的,快閃往往達不到強烈的藝術效果,如生日宴會上的表演,產生不了震撼。
最后,快閃藝術可能嵌入歷史綿延。歷史有自身的發(fā)展邏輯,藝術嵌入歷史,不是說要改變歷史,而是讓歷史變得更生動更豐富。意蘊深厚的藝術往往具有豐厚的歷史內涵,優(yōu)秀的藝術不僅承繼過去,更指向未來,快閃藝術也應如此。臺北101快閃藝術就表現(xiàn)出了將藝術嵌入歷史的努力。臺北101快閃導演馬宜中說:“我們覺得臺灣社會被政治和媒體搞得民心低迷,其實人是美麗有活動的,需要這樣的活動激發(fā)善意,讓全世界都看到?!雹艽祟惪扉W格調比那些游戲化的快閃高出不知凡幾。臺北101快閃之所以被大陸人稱為“融化人心”的藝術可能不僅是表演者的充滿激情的演唱,而是兩岸情感聯(lián)系似乎漸行漸遠的背景下,那些經典老歌喚起的“美好善良”的歷史記憶,以及對“我們是一家人”的未來期許,讓觀眾和表演者產生心靈震蕩,心意互通。
快閃藝術雖短小精悍,但也可以寄予豐厚的歷史意蘊和社會內涵??扉W的目的可能不一而足,有的為了求婚求愛、畢業(yè)紀念,有的為了游戲搞笑或商業(yè)炒作……作為藝術的快閃,不僅表演內容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而且要體現(xiàn)“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否則快閃只能成為一種行動,甚至是胡鬧,還沒有達到藝術境界。2004 年,將近400 人聚集到杭州黃龍體育館前,共同舉起可樂罐,一齊喊“感情深,一口悶”。然后眾人紛紛喝光可樂,將可樂罐踩扁丟進垃圾桶,迅速離開。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獲者是廣場上回收可樂罐的大媽大爺們。這是內地最為成功且具有代表意義的一次“快閃”活動。⑤類似快閃組織上可能是成功的,但遠談不上是藝術,因為舉、喝、踩動作本身和口號內容缺乏藝術性,且快閃的目的完全指向現(xiàn)實,更談不上蘊含深刻的歷史內容,無法讓觀眾體會到藝術的理想性維度。
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快閃目前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藝術語言,大多借用傳統(tǒng)的藝術符號,主要是演奏、歌唱和舞蹈,加以形式上的革新,用“街頭表演”的形式呈現(xiàn)。從形式上看,快閃和一般的表演藝術不同,其主要特點在于起止的突然性,過程的互動性和場域的公共性。 作為嵌入的藝術,快閃要達到最佳藝術效果,不是止于讓觀眾的錯愕,而是觸動人的靈魂,必須強化藝術嵌入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嵌入技巧,形成藝術的張力。如果讓快閃由戲謔雜耍轉變?yōu)榫哂幸欢ǖ纳鐣v史內涵,由自發(fā)的行動轉變?yōu)樽杂X的藝術創(chuàng)造,由自娛自樂轉變?yōu)榘欢ǖ纳鐣谢蚬嬗^念,那么快閃才可能成為真正的藝術。
注釋:
①http://www.wordspy.com/index.php?word=flash-mob,2016年1月25日訪問。
②黃鳴奮.嵌入美學與數(shù)碼藝術[J].藝術百家,2013(4).
③④袁世佩.臺北101 驚喜合唱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250485/,2016年1月25日訪問。
⑤陶建鐘.都市快閃:游戲還是責任[J].中國青年研究,2005(4).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海峽傳媒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