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慧 郭 強
(1.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福建福州350007;2.福州時代中學,福建福州350007)
基于教材語篇閱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王浩慧1郭強2
(1.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福建福州350007;2.福州時代中學,福建福州350007)
在“基于教材語篇閱讀,促進寫作能力提升”的讀寫聯(lián)動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從聚焦語篇語言積累、關注語篇整體研究和延伸語篇內涵主題三個維度指導學生,借助續(xù)寫、仿寫、主題寫作等策略完成寫作任務。
寫作教學;以讀促寫;讀寫聯(lián)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指出:“聽、說、讀、寫這四種語言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睂懽髂芰κ求w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據(jù)調查,在四種技能的學習中,學生普遍懼怕寫作,體現(xiàn)在文章偏題、缺乏立意、語詞貧乏、結構松散、邏輯混亂等。時下,許多教材都重視同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但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部分教師簡單地將閱讀教學等同于詞匯教學,忽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忽略閱讀文本所承載的話題、語言信息和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設置的任務與學生的知識圖式存在較少的相關性,寫作過程缺乏指導,對習作的評改僅停留在單詞拼寫和語法上。要改變這種低效寫作教學的局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采取“讀寫聯(lián)動,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xiàn)習得語言的高效產(chǎn)出。
Krashen認為: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語言輸入,以促其語言習得。[1]Swain指出,流利的二語習得者不僅要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輸入,又要具備可理解輸出的能力。[2]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語教材的話題涵蓋地理、科技、體育、文學等方面,結構嚴謹,語言地道,內容豐富,是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學習謀篇布局、培養(yǎng)情感思維的語料素材。每個單元的讀、說、寫任務設計均圍繞中心話題展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認為,依托教材語篇,只有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才能到達輸入和輸出雙促進的效果?!耙宰x促寫”教學模式設計的核心是——讀寫互動、問題驅動、思維活動。通過激活思維,建構思維導圖;通過激發(fā)表達,以說促寫;通過激起互動,促進生成?!耙宰x促寫”的教學模式的整體課堂結構為:以讀輸入語言信息——以說為主導開展語言活動——以寫的方式輸出語言。教師在讀寫課上,應發(fā)掘課本閱讀語篇中的寫作素材,從聚焦語篇語言積累、關注語篇整體研究和延伸語篇內涵主題三個維度指導學生,借助續(xù)寫、仿寫、主題寫作等策略完成寫作任務。
現(xiàn)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閱讀語篇為例,論述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具體實踐途徑。
(一)聚焦語篇語言積累,儲備寫作素材
1.語篇模式和段落層次的模仿和借鑒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從宏觀的層面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歸納主題句,分析段落關系并歸納段落大意,推斷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的內容框架和思維走向,掌握同類型文體的寫作布局。筆者認為概念圖在分析各種體裁的框架結構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為概念圖能直觀地顯示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重要教學策略。[3]如在學習完必修二Unit1Women of achievement中關于林巧稚的生平文章后,教師設計了思維導圖(見圖1),提示學生找出描寫主人公特點的事例并推斷出她的品質。接著,指導他們借鑒閱讀語篇中的結構(見表1),完成題為A Person I Know的習作。
圖1
表1
2.語篇中美詞佳句的吸收和運用
文本中的語言既是作者表意的工具,又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表達的精確度。[4]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和理解閱讀語篇中呈現(xiàn)的語言要素,對美詞佳句合理、適當?shù)匚?,輔以句式轉換、仿寫組句或組段等方式,借鑒和模擬使用目標語,提高寫作產(chǎn)出的精確性。例如:在講授選修五Unit 2 Sightseeing in London時,可以先讓學生收集有關景點描述、作者行程安排、旅游感受等詞句(見表2)。接著設計如下習作任務:假如你的美國朋友Tom對福州很感興趣,向你詢問關于福州旅游的事宜。請你回信給他,內容包括:1.介紹福州給外地游客留下的印象;2.簡要描述兩個景點(可結合自己的游記);3.提出一些旅游安排的建議。
表2
(二)關注語篇整體,借助寫作策略
1.讀后續(xù)寫
讀后續(xù)寫存在協(xié)同效應,它可以強化或擴展學習者的語言表征,協(xié)助其將閱讀中獲取的詞匯、語法信息應用到續(xù)寫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5]讀后續(xù)寫是理解閱讀文本后,依據(jù)文本的體裁特點和寫作線索,對原素材進行內容延續(xù)或擴充。(如:故事的續(xù)寫、議論文中分論點的擴寫等。)這種策略旨在幫助學習者深入理解文本,挖掘可供續(xù)寫的亮點,拓展寫作思路,兼顧了語言運用和語言內容的發(fā)展。以模塊7 Unit 2 Satisfaction Guaranteed為例,文章講述機器人Tony因愛上女主人而觸怒了她的丈夫,他最后決定改裝這個機器人。到底Tony是逆來順受接受命運的安排還是為爭取自由而發(fā)起反抗呢,作者留給讀者很大思考空間。筆者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想象Tony的抉擇,續(xù)寫故事的結尾。
2.讀后仿寫
讀后仿寫對已理解的文本語言、結構(段落結構、段內邏輯等)進行模仿,結合學習者自己所需要表達的內容完成寫作任務。寫作任務的設置需與閱讀語篇的文本結構和語言風格保持一致。教師可在讀后活動中設計“文本圖式建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搭建寫作支架。(說明文應該關注說明對象特點呈現(xiàn)方式,議論文段際、句際間的銜接、連貫等。)對于能力薄弱的學生,教師可提供充分、可借鑒的句式結構,促其完成寫作任務;對于能力中等的學生,可提供“連接詞”,促其強化語篇結構意識;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根據(jù)寫作要求獨立完成。比如,在教完模塊7 Unit1 Living Well中A Letter To An Architect課文后,學生能總結出“建議信”圖式結構。
Para1:The purpose of the letter
Para2-6:The suggestions the reader puts forward
Para7:The hope of the reader
學生還提取出可供模仿的相關語句,如:
I hope you won’t mind me writing to ask…/It would be handy to…/I’d like to suggest that…/It would be more convenient to…/I hope the advice will meet with your approval.
筆者設置了以下情景:我校要改造校園環(huán)境,你寫信向校方提議,增設殘疾人無障礙設施?;陂喿x語篇中的語言輸入,學生的寫作產(chǎn)出非常順利,比如:
It would be convenient for hearing-impaired listeners if earphones are installed in the lecture hall.
It would be handy to get access to every floor if button is added lower than normal height in the elevator.
3.讀后主題寫作
讀后主題寫作可以提供學生更為寬闊和自由的表達機會,為了將閱讀輸入的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教師應站在更高的層面來指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應使用不同的活動幫助學生體會、理解語篇的主題,同時更多地同一主題的閱讀,擴大學生對于這一主題的背景知識的了解;或提供基于同一主題不同觀點的文章,為學生的后續(xù)寫作提供“寫作資源”。學生可以根據(jù)已讀內容,結合自身合理的思考,對寫作的文章進行二次建構。對閱讀文本中出現(xiàn)的詞匯、句式,應指導學生更積極地內化,通過對以往學過的語言知識的回顧和操練,真正達到幫助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的高度。比如,在教完模塊8 Unit 2 Cloning中Where Is It Leading us?課文后,學生總結出支持和反對克隆的兩方觀點。(見圖2)
圖2
接著,教師增添一篇workbook上的關于“醫(yī)療克隆應該被允許嗎?”的文章,要求學生列出正反兩方的觀點。(見表3)最后,學生通過提取兩篇課文的觀點和詞塊、句式,結合自己的“知識圖式”,完成一篇題為My Opinions on Cloning論述文。實踐結果表明,學生能將習得的語篇結構、語言知識正向遷移到寫作中,同時加入自己的看法,使習作體現(xiàn)出一定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
表3
(三)延伸語篇內涵主題,彰顯寫作個性
1.延伸語篇,解決問題
在讀寫課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去關注閱讀文本,如作品的視域、作者的視域和讀者的視域。[6]筆者認為學生從作品視域的角度切入文本較易,通過對文本的“解構”,學生能在感知、整理、歸納文本信息后迅速地理清語篇的文脈,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基于主題的語言實踐情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在眾多語篇模式中,“問題——解決”型語篇因其要點的邏輯性、結構的清晰性等特點,較常見于人教版教材中。比如,教師在完成選修6 Unit3 Advice from Granddad課文閱讀篇章講授后,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1.What is the tone of this persuasive letter?2.In what way does Granddad list addiction symptoms?3.Why is the advice listed and highlighted in red?學生通過再次對文本的深層閱讀后,回答如下:1.The tone of the passage is in a soft way,which seems acceptable by listener.2.Symptoms are listed in a logical way(first,secondly,lastly…).3.The advice is arranged in a way which makes it easier for readers to remember and for author to organize the ideas.該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教師設計的寫作環(huán)節(jié)是:假如你的父親長期吸煙,你如何說服他戒煙?請給他寫一封信。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將文本主題延伸至生活,使用真實的生活語境,讓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和處理問題。
2.延伸語篇,拓展思維
思維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實施分析、概括、推理、判斷、批判等認識活動的過程。[7]寫作的實質是在思維調控下的書面語言輸出的過程。在具體教學中,閱讀文本的選擇應具備思維的延展性和挑戰(zhàn)性。在讀后活動中,新的想法和視角往往產(chǎn)生自學生的討論和觀點的交鋒中。所以,閱讀話題、討論話題、寫作任務三者的設計應具有高度的銜接性和生成性,以確保學生思維產(chǎn)出的流暢。在處理人教版補充教材《英語小說欣賞入門》中的課文The Lady or The Tiger時,筆者要求學生建立在對公主性格分析的基礎上,合理地推測小說的結局。同時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集思廣益,修正自己的預測。最后描寫出“奴隸打開門之后的場景”。經(jīng)過前面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學生對小說人物性格的特征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在寫的過程中,學生注意到了所用語言需與原小說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從而保證了寫作產(chǎn)出的“高效性”。
寫作是最復雜的語言輸出技能。理想的語言輸出要以大量的、完整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為先決條件。高中英語教材的閱讀語篇,作為語言輸入的重要載體,為寫作提供了最佳的范本。教師應依托這些素材,借鑒文本中的內容、話題、結構、詞句、思想,設計出多維度、多層次的讀寫聯(lián)動教學模式,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3]范慶.整合課本閱讀素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2).
[4]周宏俊.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搭建三副支架[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5(8).
[5]王初明.讀后續(xù)寫的協(xié)同效應[J].現(xiàn)代外語,2014(8).
[6]戴軍熔.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五個基本視角[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5).
[7]潘正凱.依托兩難話題讀寫任務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思維能力[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4(5).
(責任編輯:周大明)
文章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一般課題(項目編號:FJJKXB13-04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