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云
摘要:目前我國電力系統的電網建設以10KV配網為主要形式,10KV配網是保證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配網;故障分析;防范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入,現階段經濟發(fā)展已經進入到深水區(qū),社會各界對供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諸多供電指標中供電的可靠性是保障電力用戶正常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
1 10KV配電網技術中常見的故障
1.1 配網故障中的設備因素
在10KV配網中供電設備的健康與否是影響電網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設備故障往往會造成配網故障,在某些投產年限過長的10KV配網中,使用期限過長的配網設備經常在日益增加的電網負荷和大電流的沖擊下,造成設備出現故障、短路或是斷路問題的發(fā)生,直接造成10KV配網無法正常供電。在配網中運行的設備需要定期的維護以提高設備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長久性,但由于某些線路處于不易維護的區(qū)間,長期的缺少維護就會導致設備故障的發(fā)生,直接影響到10KV配網供電的穩(wěn)定性。有些設備由于產品質量不高,經長時間高負荷運行后,產品的缺陷就會暴漏出來,進而造成電網停電故障。
1.2 配網故障中的自然因素
由于10KV配網大部分處于沒有保護的室外空間中,因此自然環(huán)境是導致配網故障的重要因素,在對近年來各種故障事件進行統計發(fā)現,自然環(huán)境對10KV配網的穩(wěn)定運行造成了極大的干擾,因此在配網的實際工作中制定防范措施需要對自然因素進行必要的考慮。對配電網造成威脅的常見自然災害包括暴雨、暴雪、雷擊及大風等,其中雷擊是對配網可靠性造成危害最為嚴重的因素,由于配網主要搭建在室外較高的地區(qū),因此較易受到雷電的干擾。
若是10KV配網受到雷電的威脅就會直接影響到大面積的供電區(qū)域,影響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其中避雷針、避雷器失靈以及接地故障是實際供電中導致雷擊的主要原因。配網線路接觸不良、接線點氧化腐蝕、螺栓松動和生銹都會導致節(jié)點放電溫度升高,最終燒斷導線和燒壞設備,造成停電。運行中遇到雷雨和大風天氣,對配網是最大的考驗,經常會出現瞬時故障或永久故障。這是由于大風吹動導線和樹枝擺動,樹枝和導線接觸發(fā)生瞬時短路,導致開關自動重合閘;若是遇到樹枝倒在電線上或壓斷電線,就會造成永久故障,自動重合閘失敗,需要運行人員查找故障,出了故障后恢復供電。鳥害也是影響配網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鳥類經常喜歡停留在配電線路上,經遇到有些鳥類觸電后,就會造成電網的瞬時性故障。
1.3 配網故障中的人為因素
在10KV配網的建設過程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標準化工藝安裝是保證10KV配網供電穩(wěn)定性的重要條件,但在實際的安裝過程中由于安裝人員沒有按照具體的規(guī)范對配網進行必要的加固、遮蔽或是避雷接地,這種防范工作的人為紕漏是造成10KV配網故障的又一重要原因。此外,相關的配網檢修人員在巡查過程中沒有能夠按照操作規(guī)范及時發(fā)現配網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也會導致配網的供電質量降低。在某些基層的配電部門,由于技術人員的業(yè)務水平不足,無法對新設備新技術進行掌握,也會造成配網可靠性的下降。小孩放風箏、氫氣球、塑料袋、篷布等物品脫落后被風吹起,然后掛在電線上都會導致配電線路的短路,給配網的運行帶來了危險。汽車司機駕駛不謹慎裝上配電設備導致停電、居民建房距離配電設備太近這些都會影響配網安全運行。運行人員對配網線路的負荷沒有做到夜間高峰期監(jiān)測,當配變三相負荷不平衡時,容易燒毀高壓設備,當低壓嚴重超負荷運行時,會燒毀配變,造成區(qū)域停電。有時候由于配電運行人員業(yè)務不夠扎實,在更換跌落式熔斷器時,沒有按照規(guī)程標準選擇合理標準的熔絲,導致熔絲選擇過大,當出現短路情況時,熔絲沒有熔斷,沒有起到對設備保護作用,最終導致燒毀設備,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 10KV配網故障的防范措施
2.1 加強對配電線上設備的維護工作
為了保證10KV配網的供電質量和可靠性,需要工作人員定期對配電線路進行巡視排查,并及時對巡查中遇到的老舊設備進行維護和更換,以延長電網使用壽命及減少供電故障發(fā)生。在對配電線路排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變壓器、開關、避雷器等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并對發(fā)生故障的設備按照操作規(guī)范進行上報及更換,在上報的過程中應對設備發(fā)生故障的原因進行詳細記錄并提出相應的更換意見,以確保對設備的更新換代。
2.2 加強配電線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自然災害是導致配網發(fā)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電網的實際運行中應該做好對戶外配電設備的保護工作。針對不同的自然災害,需要針對性的制定出不同的保護方案以實現對配網供電可靠性的保證。針對暴風和暴雨的自然災害,對配電設備的保護主要以遮蔽為主,而針對雷擊的自然災害,就需要加強配電設備的防雷工作??梢钥紤]當地具體的自然特點有針對性地采用過電壓保護器、跌落式避雷器等新型的防雷技術。此外,由于溫度、濕度等外界因素的干擾可能會導致避雷器的生銹腐壞,因此檢修人員需要規(guī)律性的對配電線路上的避雷設備進行檢修和試驗,以確保避電設備的正常工作,保證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2.3 加強配網操作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
隨著電力系統相關知識的不斷豐富,有效保證配電網高質量供電的各種操作規(guī)范都已經趨向成熟,因此在未來配電網的工作中保證配網操作的制度化將成為電網管理中重中之重的部分,在對配網的供電和檢修過程中都需要完全參照各項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另外,在對電網人員的管理上應該建立規(guī)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直接決定了配網供電質量的高低,相關管理人員建立規(guī)范化的巡視制度,讓巡視人員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工作任務,并能按照操作規(guī)范周期性的完成檢修和維護工作,以防止配網供電事故的發(fā)生,確保配網供電的可靠性。
3 10KV配網自動化對配電線路事故的改善
3.1 配網自動化建設目標
電力供電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是配網自動化最理想的目標,也是配電網實現經濟效益的基礎所在。具體內容有:實施統一的管理,本著“嚴格管控、超前規(guī)劃、注重實用”的基本原則,結合電網發(fā)展的實際需求,以提高供電可靠性、強化自動化水平作為其主線,以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精益化作為支撐,通過從上而下的分布實施,滿足城市配網的實際需求。通過服務總線和信息集成平臺,完成核心應用模塊之間的集成,建立精益高效、協同統一的信息交互一體化平臺,實現配電網自動化的全覆蓋,滿足環(huán)網的供電需求。
3.2 配網自動化主要任務
對于10KV配電線路,推動其配網自動化改造,需要以當前的網絡作為基礎,實現N-1的區(qū)域配電網線路的供電安全要求,形成“三遙”的配電網自動化模式。(1)建設自動化主站的設想。在建設配網自動化的基礎上,推進實用化應用,在2015年年初就已經開始投入了實用化的運行之中,在5月份全部線路都投入了事故的自愈功能,這樣就可以實現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的配電網運行管理模式。(2)完善配網自動化。a.職責分明,目標明確。成立配電網自動化建設應用領導小組,成立通信、調度、運檢等專業(yè)組。包含在開展之前,需要組織各個專業(yè)對實用化驗收的細則進一步了解,并且將具體的指標體系分解到各個崗位部門之中,開展自查工作,這樣就可以強化對原因的分析,及時地解決問題,提前編輯崗位說明書、應急處理預案、運行操作規(guī)程,實現系統功能的完善與優(yōu)化,做到整體的提升。b.強化“推廣應用”的管理。通過配電網事故自愈模擬試驗,可對系統進行分析、檢測,做好問題設想及解決方案,切實發(fā)揮配網自動化的功效。另外,在從事數據的共享與調控等工作中,要做到責任明確到位、落實監(jiān)督考核。做好遙控操作方面的管理,對于配網的自動化設備停送電執(zhí)行遙控操作,配網自動化工作計劃隨停電計劃下發(fā),實行剛性管理。c.發(fā)揮運行實效。對于設備的檢查投運工作流程、時間以及管理制度等都做出具體的要求,結合目前開展的分界開關管理、檢修檢驗等專項工作,把智能配網自動化應用有機融入各業(yè)務流程中。(3)系統應用實現目標。a.完善配電網自動化模擬平臺的建立。做好電力設施保護知識的宣傳,在2015年建立了配網自動化模擬平臺,實施動態(tài)模型和實物模擬,最終形成配電網的自動化展示系統。.建立配網調控搶修指揮中心?;谂潆娋W自動化系統,融合95595業(yè)務受理、搶修指揮和配網調控,建立搶修指揮中心,滿足業(yè)務聯動、信息共享和配網運行維護管理于一體的管理模式。c.建立可視化的搶修指揮維護系統。配網的調控搶修指揮應該同指揮系統同步使用,現場的作業(yè)人員需要利用設備來實現與指揮中心之間的音頻和視頻的交匯,這樣就可以滿足現場的安全監(jiān)控、遠程指揮以及運行維護和搶修等功能。
4 結語
總而言之,由于IOKV配電線路本身的運行環(huán)境比較復雜,造成事故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所以,要對事的產生進行認真的分析與總結,找準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通過配網自動化建設,也可以提高10KV配電線路的安全性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