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整個社會對計算機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地位和作用也就越發(fā)凸顯出來。如何加快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背景的變化,是擺在中職計算機教師面前一道急需解決的難題。從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展開分析,重點探討新型計算機教學課堂實施發(fā)展的有效策略。
[關 鍵 詞] 計算機教學;中職教育;新型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1-0107-01
一、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
(一)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猛,信息更新快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已廣泛進入校園,并運用到各種學科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中職計算機課程也不例外。由于現代信息技術本身能夠帶來極為豐富的網絡資源,在信息交流方面也非常開放、及時,因而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但是,當前環(huán)境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速度畢竟太快了,它不僅帶來了新知識的更新換代,而且也帶來了更高的社會需求。尤其是對計算機課程而言,這種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的社會需求表現得更為強烈。因此,在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猛的時代背景下,尋求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
(二)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
中職教育作為以培養(yǎng)社會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專業(yè)化教育,自實施以來,便為社會輸送了大量具備專業(yè)技能的勞動者和技術型人才。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近幾年整個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以往那些技術含量較低的一線勞動者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正面臨著時代的考核與淘汰的危險。因此,為了適應社會和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中職計算機課堂有必要實現新的改革與調整,從企業(yè)和社會的要求出發(fā),結合中職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出更多滿足社會需求的職業(yè)人才。
二、新型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發(fā)展策略
(一)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實用型課程體系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和企業(yè)培養(yǎng)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無論哪個學科的教學,都非常注重學生職業(yè)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新型計算機課堂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應該從職業(yè)技能標準和應用技術等方面著手,設計具體的教學任務。始終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課程內容的選取應該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與市場的實際需要相脫離。比如,教師可以把計算機教學內容分成幾個模塊,包括基礎應用、高級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作、圖形設計、網絡工程和專業(yè)排版等。其中,基礎應用和高級應用應該設置為各專業(yè)學生的必修內容,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來開設;而多媒體創(chuàng)作、圖形設計和網絡工程則為具體的應用內容,可供學生自主選修。這樣設計教學內容的好處是,可以讓學生更加明確計算機教學課堂的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yè)需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學內容。以“多媒體創(chuàng)作模塊和圖形設計模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這部分知識時,可以涉及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和Fireworks等軟件的教學,讓從事平面設計和編輯排版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好這些軟件的應用,從而為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廣告設計與圖形畫像處理等工作打下基礎。
(二)以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為主線,創(chuàng)建有效的教學模式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理論教學應該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而對于其他非必須的理論要點則只需加以了解。畢竟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較快,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對于學生今后的就業(yè)將起到重大幫助。其次,就是要以學生掌握好基本的計算機技能的應用為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尤其是對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更應該提供充足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完成網頁制作、Flash動畫的制作,以及程序代碼的編寫等。而對于那些今后將要從事教師行業(yè)或文職工作的學生,則應該讓他們學會基本的辦公軟件的使用,給他們提供獨立完成課件制作和表格數據統(tǒng)計的機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現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和一些大型的競賽活動,在準備考試和比賽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大部分學生參與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目標并不明確,也缺乏應有的動力,而參加考試和比賽則能夠給他們確定基本的目標,大大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三)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創(chuàng)設以多媒體技術為主導的教學環(huán)境
計算機課程作為與多媒體技術密切相關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也應該充分運用這一技術,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條件比較好的學校,還可以引進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儀器,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具,利用大屏幕投影和網絡等展開直觀教學,給學生營造一個多感官的教學氛圍。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參與課堂討論,增強知識積累。其次,教師還要注重開發(fā)網絡上的優(yōu)秀教學資源,類似于動畫、音像、視頻資料等,都是豐富教學手段的重要資源。它們能夠使以往較為枯燥的計算機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為直觀、形象,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吸收。
參考文獻:
張力.中專學校計算機課程的設置[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