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摘 要] 在職業(y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使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遇到很多的阻礙,在英語學習中成為“學困生”。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想法,對學生的心理方面、行為的表現(xiàn)進行研究分析,找到學生抵觸英語學習的原因。通過適度的心理調(diào)適策略,職高英語學困生能積極調(diào)整好學習心態(tài),更好地在英語方面展開探索學習,學生的英語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關 鍵 詞] 職業(yè)高中;英語學困生;調(diào)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1-0043-01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同,有很多學生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成為“學困生”。在職高學校英語的“學困生”比較多,學生對英語知識接觸的比較少,英語學習不知道從何學起,這些學生在英語知識的掌握上比較片面,學的是“啞巴”英語。這樣的學生對我們的教師來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在英語實際教學中有著很大的教學困難。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給學生增加學習的信心,消除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的英語學習的阻礙作用,從而開啟學生的英語知識大門,讓學生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
一、了解學生心理活動,建立良好師生情感
“親其師,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能促進學生健康陽光的成長、發(fā)展。教師要放下自己的威嚴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多關心學生的學習,關照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有什么困難愿意找老師幫忙,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的發(fā)展。教師和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來進行不同的教學鼓勵,教育語言的使用。教師多與學生談論一些生活上的趣事,讓學生可以放下戒備,把教師當做朋友一樣進行心靈交流。教師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使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英語知識學得更通,表達起來更加的流暢。教師要用自己的真誠來打動學生,使學生突破英語學習的障礙,在學習英語中更努力拼搏,爭取更大的進步。
二、分析學生個性差異,引導學生積極性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好感,增加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多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接受教師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從而把英語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來進行學習行為,把阻礙學生發(fā)展的不利因素消除掉,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得到更大的提高。教師尊重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行為,抓住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教師要慢慢打開學生的心扉,與學生展開良好的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與學生溝通談心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學生,耐心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能把自己的心理想法與教師吐露出來,教師再針對性地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幫助。
三、抓住學困生內(nèi)心,使專注力集中
大部分的學困生在課堂上都不能專注,教師就要積極引導這些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刺激學生,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加入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課堂上把英語知識熟練掌握。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知識充滿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并在英語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教師把利于學生學習的辦法運用到教學課堂上,讓學生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開發(fā),加強學生的參與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吸收更多的知識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四、賦予學生課堂地位,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對于在英語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教師要降低知識難度,讓學生先接觸比較簡單的詞匯和簡單的英語短語交流表達。根據(jù)學生的具體英語水平能力,在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范圍內(nèi)進行課程的教學。學生逐漸掌握了一些英語基礎知識之后,再進行下一個課堂的教學學習,這樣學生對英語學習就能有較大的興趣。例如,在英語教材《職高英語》Unit 3 Section B中,教材中的單詞就有20多個,對于學困生來說是有很大難度的,在學習時教師要分章節(jié),把每堂課上學的單詞作為一天的記憶對象,進行重點學習和記憶。讓學生每天掌握幾個單詞和一些短語,慢慢積累學習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不覺得英語學習那么難了。教師在課堂上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每個課堂知識都是圍繞一種主題進行的,產(chǎn)生的單詞也是這一種類型的,教師可以把單詞的實物拿到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具體的互動學習,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學習時更簡單,掌握的知識更多。
總之,職業(yè)高中教師對英語學困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來教育好他們,讓這些學生可以享受到平等的學習機會,教師與學生一起從基礎知識開始學起,一點一點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來增強英語的表達能力。教師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方式,用好的交流辦法多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科的熱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更大的探索動力。教師留心觀察學生的心理和日常的行為,從學生的行為中找到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引導,讓學生走出心理障礙區(qū)域,在英語學習方面多用心努力學習,使學生的英語表達可以更加流暢,為更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怡,段紹武.學生心理素質(zhì)教育初探[J].湖南教育,2013(16).
[2]詹欣.音樂教學滲透心理素質(zhì)教育的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6).
[3]何鋼.談美術教育中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J].大慶社會科學,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