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7年刑法增設了容留他人吸毒罪,但相關(guān)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尚未出臺。本文以司法實踐中的幾個典型案例為引,從容留對象、容留場所兩大方面對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對法律實踐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對象;容留場所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為。近年來,容留他人吸毒罪類案件逐年增多,一些典型案例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隨著案件數(shù)量的增長,容留他人吸毒罪表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也各有不同,而相關(guān)的一些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又未出臺,無法滿足錯綜復雜的實踐需要。本文將對容留他人吸毒罪司法實踐中面臨的一些理論問題做出探討。在探討前,筆者想列舉兩個司法實踐中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犯罪嫌疑人李某系一吸毒人員,租住了一套單元房,租住以來容留男友彭某和另一吸毒人員兩次在自己的房間內(nèi)吸食冰毒。
案例二:犯罪嫌疑人張某召集多人在某市一賓館內(nèi)聚賭,因張某開房時未帶身份證,借用同行人員楊某的身份證開房,聚賭人員約定從賭博過程中進行抽水,并利用抽水的錢來支付房費,張某等人在聚賭的同時吸食了冰毒。
以上兩個案例涉及到了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容留對象、容留場所等問題。
一、容留對象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對象就是除了實施容留行為的本人之外的其他任何人,但容留吸毒的人和被容留的人之間可能存在著親情、友情等復雜關(guān)系,考慮到這層復雜關(guān)系,有必要對容留對象的范圍進行界定。
1、親屬關(guān)系和同居關(guān)系
對于男女朋友關(guān)系,筆者覺得應當從兩個方面予以考慮:第一,二人是否同居在一起,同居在一起的時間和頻率如何,如果二人是長期的同居關(guān)系,與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關(guān)系一樣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對于這種男女朋友關(guān)系從立法的本意上來講不能作為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對象。反之,如果男女雙方平時是獨自生活,或者只是在偶爾的情況下同居在一起,就需要結(jié)合以下第二個方面予以考慮。第二,容留吸毒的場所的使用權(quán)是歸一人所有還是歸兩人所有?如果二人共同享有對場所的使用權(quán),比如二人共有某房屋,或共同出資租用某場所,對于這種情況,就不存在容留吸毒的問題。反之,如果只是一方所有,或者一方出資,筆者認為,即使雙方是男女朋友關(guān)系,也應當作為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對象。
對于近親屬關(guān)系,有的學者認為:近親屬之間容留不應當作為犯罪處理。這些人之間具有社會學上的親密關(guān)系和國家法律層面上的法律關(guān)系。刑法應當保持謙抑性,尊重社會這種基礎(chǔ)性的親密關(guān)系,一旦過度干預,會致使社會矛盾激化,不利和諧社會構(gòu)建。筆者認為,不能從雙方之間社會學上的親密關(guān)系和國家法律層面上的法律關(guān)系來理解這個問題,近親屬之間雖然存在這種特殊關(guān)系,但不能成為其不受法律追究的理由,其容留吸毒的行為同樣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我們應當考慮近親屬之間是否有共同的生活環(huán)境,如果長期生活在一起,則不能成為容留吸毒的對象,如果近親屬之間沒有共同的生活環(huán)境,同樣可以成為容留吸毒的對象。
2、毒友之間的相互容留
毒友之間相互容留是指幾個經(jīng)常吸毒的人,經(jīng)?;蚺既婚g容留自己的毒友吸毒。對此類案件,容留者是否構(gòu)成犯罪,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均存在爭議。筆者認為,一方面,從立法本意上來看,容留他人吸毒罪并沒有明確把相互容留的毒友排斥在外;另一方面現(xiàn)實社會中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多高發(fā)于毒友之間,嚴重危害了我國的社會秩序。如果不將此類行為作為犯罪處理,勢必有人采取這種方式來逃避刑法的打擊,此類行為也會越來越多,直接的后果是吸毒的人越來越多,這顯然與國家的政策和立法本意不符。因此,筆者認為,毒友間相互容留的,只要構(gòu)成犯罪的,均要追究刑事責任。
二、容留場所
1、臨時場所
案例二中,張某等人在賓館臨時使用的房間是否能夠成為容留吸毒的場所?司法實踐中,如果行為人張某提供的是自己的住宅給他人吸食毒品,認定為容留場所不存在爭議,但行為人臨時取得使用權(quán)或支配權(quán)的房間可不可以理解為場所?有的學者認為,容留他人吸毒的場所應從廣義理解,泛指一切可供吸毒的空間,既包括行為人自己的住宅,也包括行為人臨時取得使用權(quán)或支配權(quán)的旅館房間、娛樂場所的包廂等。筆者同意這一觀點,只要掌握了場所的支配權(quán),無論是長久控制還是臨時控制,都享有著排他的權(quán)利,不應當對這兩種場所予以區(qū)分,不然就有放縱犯罪的可能。但是,對于公園、電影院等開放性場所就不能認定有支配權(quán),不能認定為容留場所。
2、實際控制權(quán)與共同吸毒
首先,關(guān)于容留他人吸毒與共同吸毒的區(qū)分問題。實際上張某等人使用賭博抽水的錢來付房費本質(zhì)上是均攤房費,對毒品及場所費用均攤費用的情形,有觀點認為,應追究訂房者或身份證提供者的刑事責任;也有觀點認為,應追究房費的實際出資者的刑事責任;還有觀點認為,這只是新型毒品的常規(guī)吸食方式,原則上應以共同吸毒行為論處,否則有將吸毒行為犯罪化及變相打擊吸毒行為之嫌。筆者認為,容留他人吸毒罪是為他人提供場所吸食毒品,犯罪分子向他人提供之時必須取得對場所的全部的實際控制權(quán),而對于共同吸毒,吸毒人員是共同享有場所的控制權(quán)。對于均攤費用的情形,張某等人對房間是處于共同使用的狀態(tài),對房間的控制權(quán)也處于一種“均攤”的狀態(tài),所以張某等人不存在互相容留吸毒的問題,否則刑事打擊的范圍過廣。
其次,對場所的控制權(quán)應當是實際控制,而不是虛擬支配。具體到案例二中的楊某,楊某只是為共同吸毒的人員提供了身份證,對房間的控制并沒有排他性,并沒有能力阻止其他吸毒人員的吸毒行為。因此,楊某對房間不具有房間的實際控制權(quán),其行為不構(gòu)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從上我們可以得出,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場所必須是容留者擁有自主控制權(quán)的場所,而且這個控制權(quán)不是形式上的,必須是實際的控制權(quán)。
【參考文獻】
[1] 張明楷. 刑法學[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 劉宗宇, 等. 容留他人吸毒罪相關(guān)問題探討[J]. 法制與社會, 2012(9).
[3] 章經(jīng)華. 容留型犯罪研究[D].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 2012.
【作者簡介】
高翌(1990—),男,漢族,江西九江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