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億珍??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要有利于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fā)展。因此,高中英語課程必須具有選擇性。而課程的多樣化是實現(xiàn)課程可選擇性的基礎。高中英語課程既關注社會的需求,也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礎的前提下,高中英語課程力求多樣化,為每個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使學生在選擇中提高規(guī)劃人生和自主發(fā)展的能力,確立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p>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為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方針,為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讓好學生吃得飽,中等學生吃得好,后進生吃的了,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體會到學習英語帶來的成功的喜悅,增強每一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實施分層教學就是根據(jù)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二、分層教學的特點
分層教學,就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對學科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結合任課老師的意見,自主選擇A、B、C三個層次的教學活動。它的特點是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確定與其基礎相適應又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從而降低了“學困生”的學習難度,滿足了“學優(yōu)生”擴大知識面的需求。分層教學的本質:以個性發(fā)展為本。尊重學生自主選擇,使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農村普通高中英語分層教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分層教學的原則
“課程的多樣化是實現(xiàn)課程可選擇性的基礎。”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新知識的一種認識活動,教學中不同學生的認識水平存在著差異,因而必須遵循人的認識規(guī)律進行教學設計。分層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jù)人的認識規(guī)律,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通過逐步遞進,使學生在較高的層次上把握所學的知識。
“高中英語課程應根據(jù)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要,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泵恳粚哟谓虒W任務的設計要注重形式和語言功能的結合。旨在讓該層次的學生掌握語言形式的同時,培養(yǎng)其自我把握語言功能的能力;每一個階段任務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導入性,每一層次的學生在學習語言形式的基礎上,通過系列任務的訓練,能夠自己進行推理和演繹,從而理解語言功能,并在交際中進行真實運用。
“各個級別的要求均以學生的英語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現(xiàn)為基礎進行總體描述?!闭n程資源的儲備要豐富多彩,活動形式的設計要多種多樣,并講究層次和梯度,使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能有機會自主地選擇,決定學習的最有利時機、內容和學習方式。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語教育教學理念,使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建立靈活的課程目標體系,使之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地區(qū)的英語教學更具有指導意義?!备鶕?jù)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我們通過分層教學研究,對農村高中學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力圖探索形成一套實用于我們地區(qū)的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可行性教學策略與方法。
四、分層教學的實施
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人學習程度、方式、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實施分層次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不同類學生的教學起點、教學進度、以及各階段的教學要求不同,但最終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相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英語運用能力。
當然,學生分層標準一定要科學,切合實際。在學生分層標準的考量下,以問卷調查結論為主,結合學生自主選擇的情況進行分層,學生可以從高層往低層選擇,而不能從低層往高層選擇,任課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紀律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指導學生進行選擇。
教師在充分了解教材后,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根據(jù)教材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對各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jù)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內容,要注意層次和梯度,實現(xiàn)同課異構。分層施教時,可遵循A層“下要保底”、C層“上不封頂”的原則。A層學生降低起點,保證完成大綱最基本的要求。C層學生除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外,還要適當增加其他輔助材料。
課堂教學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主渠。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中各層的教學要求是:C層:課堂教學“高起點、大容量、快反饋”。B層課堂要求:“強基礎、重訓練、快反饋”。A層課堂要求:“低起點、小坡度、快反饋”。對A層次的學生重“灌”,對C層次的學生重“引”,而對B層次的學生則根據(jù)情況采取比較折中的辦法。
分層教學評價,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在評價方法上推行發(fā)展性增量評價,“以入口定出口,從起點看變化”。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反饋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都具有良好的功效。因此無論是在課堂教學的提問、操練、討論環(huán)節(jié)還是在作業(yè)、測試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要進行及時的評價。在堅持承認學生差異性的原則下,給不同學生不同的評價,同時采取不同層次、不同標準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在學習上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讓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