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更加得到重視和應用,促進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多媒體重在設計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活動,根據教學內容的信息類型確定教學形式,選擇和組合使用多媒體,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多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更加得到重視和應用,促進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但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要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合理的使用多媒體,從而真正發(fā)揮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
《物理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將多媒體滲透于物理教學中?!?/p>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多媒體的加入可以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多媒體并不能取代實驗教學的功能。因此要有目的、有選擇地利多媒體,強調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性和實用性。
一、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求知欲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多媒體具有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在導入新課時,應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迅速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如:在《壓強》的導入時,利用多媒體播出紅軍長征過草地時,許多紅軍深陷在沼澤地,最終被無情的沼澤吞沒的片段,隨后,提出問題,紅軍為什么會陷下去?能不能想辦法不陷進去。
2.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常常需要在黑板上寫板書、畫圖,費時又費力;運用多媒體,只需把所需要的內容制成課件,在課堂上按照教學流程把“題、圖”投影出來,既清晰又規(guī)范,節(jié)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加大了課堂傳遞的信息容量,加快了教學進度。
常規(guī)手段進行實驗復習時,教師很難把要求學生掌握的儀器裝置一一畫出,不可能把演示過的實驗再演示一遍。利用多媒體,再現實驗裝置、實驗過程和現象,喚起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利于比較和加深理解記憶,使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化。
例如:復習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死記硬背固然不行,重新利用光具座實驗也費時費力,而且效果也不盡人意。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一倍焦距的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
但是,不能讓多媒體信息量大的優(yōu)點成為“滿堂灌”的另一種形式,課件或鏈接內容不能過于豐富,以至于超出了學生在45分鐘內的接受能力范圍,那么知識只能像放電影一樣在學生眼前一晃而過,所以,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課前準備時,要遵循“適量”的原則,切不可貪多求快。
3.優(yōu)化實驗教學效果。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探究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實驗探究教學是物理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我們即使開展了許多實驗探究教學,或過于復雜,或呈現的時間過短,或實驗持續(xù)的時間太長,學生無法將過程看清,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而利用多媒體技術,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將小空間變大,大空間變小,將長時間變短,短時間變長,將死知識變活,從而突破難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4.建構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多媒體不僅是教師的教具,也是學生作為獲取信息、探索思維、協(xié)作探討和建構知識的認知工具和研究工具,多媒體應該成為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如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和仿真技術的功能,進行虛擬實驗操作演示,特別是對那些耗時長、成功率低、難控制的物理實驗的虛擬,彌補實驗教學中的某些缺陷??梢宰寣W生在網上虛擬的實驗環(huán)境中進行觀察、操作、分析做探索性的實驗,以及運用網絡進行社區(qū)協(xié)作式學習,使多媒體成為情境探究的自主性學習的工具,解決多媒體與物理教學“兩張皮”的現象。
二、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選擇
多媒體的動態(tài)、模擬的特長,能輔助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但不能因此而喧賓奪主,它只能選擇選用。對于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難幫助學生理解而又必須要弄清的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協(xié)同其它教學手段,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物理教學離不開現實的物理情境。學生的直接經驗、學校的實驗室條件,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讓學生做太多的現場參觀,因此,切合學習實際地選擇多媒體教學資源是十分必要的。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收集與選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收集學生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例如:航天發(fā)射、大型船閘、蒙古包外的風力發(fā)電機、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術等能展示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實況錄像。
(2)收集利用快錄、慢錄、顯微攝影等技術手段拍攝的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物理過程的細節(jié),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例如,利用慢錄快放展示色光的混色原理;用快錄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變及運動方向的變化。
(3)收集課堂上難以完成的實驗錄像資料。例如以粗鐵絲作棱,以薄橡膠膜作面做成中空立方體,放到水中表現液體內部各個面的受壓情況。
(4)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使用一些動畫對科學知識進行說明,但不宜過多。它的主要功能應該是幫助學生接觸科學現實。
多媒體軟件以其強大的交互性和超文本鏈接的能力顯示了它在教育教學中的巨大潛力。多媒體重在設計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活動,根據教學內容的信息類型確定教學形式,選擇和組合使用多媒體,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