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彩玉??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的重要任務,然而,從長久的教學看來,現在的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并不是很足,或者有的學生都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來完成學習,不能形成主動積極的習慣,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是沒有幫助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學生知識火藥的導火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就能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高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下面是我在這方面所做的一點嘗試: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學
只有充分激發(fā)了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學習才不是一種負擔,才是孩子們內在的一種享受。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喜好變化快,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他們對漢字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從內心愿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思想單純,天真活潑,愛交朋友,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把教學中的漢字用“幼圓”的形式來表現,這樣他們可以有一種親切感,漢字的學習就好像是他們在和漢字交朋友,這樣他們的興趣自然就被調動起來了。語文教師要順應不同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從生活的實際來出發(fā),巧妙地設計各種情景,讓孩子們對教學充滿興趣。
二、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那么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教學寓教于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想讓小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那也是不現實的。有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小學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是20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但是我們如果能夠轉變單一的教學方法,比如為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我們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形式來開展,豐富教學的授課形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制定出他們喜歡的各種游戲,把教學的內容融于游戲中,采用寓教于樂的形式來開展教學。要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就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在教學中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鞏固識字練習。
四、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情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是從感性到理性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如果單純地進行字、詞、句、篇的教學,師生游離于情感之外,文章就顯得形散神離,枯燥無味了。因此要根據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用環(huán)境去渲染,以情激情,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全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為課堂的主人。如:在教《當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這篇課文時,我從“情”入手、抓住文章的感情線索來組織教學。一方面用教師有感情地范讀來激情,一方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使他們人情。讀完后,學生還沉浸在課文的情境里。教師和學生相視了片刻后,我才讓他們說說他們心理的感受,他們毫不掩飾地說他們的心里一直很激動。我接著問,是什么使你們如此感動和激動。學生回答,是祖國人民對國旗那種深深的依戀和強烈的熱愛感動著他們。我再來問,我在感情的表達上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學生回味了一下,分析我對三次“當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處理不同,一次比一次表達得更強烈。我又追問:為什么這樣讀,由此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主要采用朗讀與品詞句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由動情――入情――激情,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五、以趣結尾,余音繚繞
小學語文課是堂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老師要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一堂高效的課不僅僅是以情感人,情景育人的教學過程,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尾,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要想方設法地找途徑,應不拘一格,形式靈活多樣,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就一定能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金.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科技展望.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