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愛蘭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微課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領域新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握微課的核心理念,更新、優(yōu)化傳統(tǒng)課堂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促進傳統(tǒng)課堂教育的發(fā)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重要課題。基于實際成功的微課教學經驗,從微課的創(chuàng)新地理復習模式出發(fā),綜合分析地理學科利用微課進行復習教學的必要性,同時以初二為研究對象在教學中實施微課教學研究。通過案例研究,微課在地理復習中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構建了高效課堂,也取得了實質性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教學;創(chuàng)新;減輕負擔;高效課堂
隨著微課的興起,相關培訓活動越來越多,而且互聯(lián)網上有關這方面的教程、錄制工具等也為微課制作提供基礎。學習微課技術,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基礎理論,二是技術實踐課?;A理論包括信息化基礎理論、未來課堂、微課的設計流程、類型以及發(fā)展等。技術實踐課包括如何做出一個微課錄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 studio進行視頻和音頻錄制,如何利用edius進行視音頻的編輯,如何利用After Effects進行微課片頭制作。這樣,通過微課程錄制過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的訓練,微課制作技術的水平基本達標。
一、學生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微課學習提供了物質基礎
現(xiàn)在中學生的手機擁有量大,其他手持移動數(shù)碼產品的比例也在逐年大幅度上升。由于微課文件所占空間小,可以靈活地將其下載到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上,并且實現(xiàn)流暢觀看,即使短暫的零碎時間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智能平臺的普及化以及微課技術的成熟,為方便在校中學生對微課的學習,提供了物質保證。
微課具有移動性、普及性、個性化、片段化等特性,實現(xiàn)移動學習優(yōu)勢。黎加厚教授對微課的定義為:微課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是一節(jié)短小的,呈現(xiàn)某個單一的、嚴格定義的教學主題的視音頻,除了具有快速導入、突出主題、精簡小結三個顯著的特點外,并不苛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整。其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并以之為主線統(tǒng)領教學設計、教學使用的多媒體素材,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微課一出現(xiàn)就迅速贏得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熱愛。一方面因為現(xiàn)代人的忙碌導致時間的碎片化,找不出更多的空余時間進行長時間學習。而微課的特點就是短小精煉,現(xiàn)代人碎片化的時間跟短小、精練的微課程結合起來,就像天作之合一樣,既滿足了現(xiàn)代人的學習需求,又不會擠占學習者太多的時間,從而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變得更加可能。另一方面,微課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每個學生的狀態(tài)程度不一樣,理解角度不相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經常是幾個班級在一起上課,不能兼顧每一個人,只能以大多數(shù)人的水平安排進度和難度,勢必會對程度不同的學生造成不公,而微課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學習狀況選擇所需的微課,進行查遺補漏,這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資源拓展。
二、以初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微課輔助教學
作為地理教師,在理解掌握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從總體上把握初中地理課程的知識結構體系,明確各冊各章節(jié)的教學重點,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充分利用微課的特點,錄制出復習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對學生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教學效果較好的微課,來輔助地理復習,對提高復習效率具有極大的幫助。那么,如何制作地理微課呢?
首先,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明確授課的對象:即初二年級的學生。其次,明確制作微課的目的:針對初二年級學生為迎接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在課時緊、復習任務重的情況下,進行地理總復習之用。在明確了對象和目的的基礎上,根據(jù)初中地理新課標的要求,老師對初一、初二年級所學地理知識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梳理,并制作成相應的PPT課件。制作課件過程中要盡可能關注PPT的動態(tài)效果、顏色搭配、解說技巧、趣味性等。同時,保證在內容上具有準確性、邏輯性、知識性。最后,再選擇自己能熟練操作的錄屏軟件錄制成微課。
微課制成后,根據(jù)復習的進度,及時把制作好的微課發(fā)布在我校的校園網站、班級教室的電腦平臺、在線考試平臺和個人的博客網站,方便學生進行移動學習。為了進一步檢測微課輔助復習的效果,初二地理教師和電教老師通力合作,開通了在線考試平臺。在平臺上針對每一節(jié)微課及所復習的內容,精心設置了一些檢測試題。給每個學生發(fā)放注冊網址、密碼,隨時隨地登錄,進行在線測試和微課學習。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