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爾
一、問題的提出
有效教學,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和焦點,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一貫追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勢必會引發(fā)英語教師對有效教學理念及評價標準的反思。筆者就個人教學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的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教學中存在的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教學行為;例如,教學理念陳舊、教學目標定位不準、教材使用不當、教學手段單一等。
二、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課程標準提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其中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
三、教學實例與分析
筆者認為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應深入鉆研教材,多層次利用教材資源,使學生掌握integrated skills,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交叉訓練,讓“讀”為“聽”做準備,讓“聽”為“說”做熱身,讓“說”為“寫”做鋪墊。筆者努力在教學實踐中使教材資源成為落實課程標準的有效載體,從而保證幸福課堂的實現(xiàn)以及教學目標的最終達成。
1.讓“讀”為“聽”做準備
筆者將聽力活動之前的“讀”理解為識讀、跟讀和朗讀。其實“讀”就是一種知識的輸入過程。在聽力活動前務必要夯實詞匯的輸入工作。詞匯是語言的基礎材料,語言離開詞匯就不能生存,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英語教學中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詞匯教學,不通過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那么其他的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都將無法進行?,F(xiàn)以《新目標》初中英語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為例探討“讀”為“聽”做的一些準備。
“聽”前活動:第一步,熱身鋪墊,識讀一些關于學生熟知的明星圖片及舊詞匯(old,young,tall,short,funny,serious等),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第二步,將幻燈片中讀到的對人物描寫的詞匯進行分類,分為兩部分:Appearance 和Personality。第三步,將學生已經(jīng)忘記或不太會表達的詞匯或短語羅列出來并要求掌握較好的學生起來領讀,其余學生跟讀。第四步,將所有與詞匯有關的圖片快速閃過,全班學生快速反應并大聲朗讀出來。
【設計分析】本單元話題是過去和現(xiàn)狀的對比。第一步的教學設計直觀地將學生帶入課堂并復習了一些舊詞匯。第二步的教學設計學生比較喜歡,很容易體驗到成就感。第三步的教學設計使得后進生有了補救的機會,也使得進生有了擔當小老師的成就感。第四步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處于興奮和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狀態(tài),并急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效果。以上四步教學既為復習導入主題,又為之后的聽力教學拉開序幕。
2.讓“聽”為“說”做熱身
在聽力教學中,“聽前、聽中”是必不可少的語言輸入階段,而“聽后”活動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輸出練習。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說英語、用英語”,真實的語言輸入可以使學生所學內(nèi)容得到鞏固,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fā)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自主探究學習。現(xiàn)以新目標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為例探討讓“聽”為“說”做熱身的案例。
“說”前活動:第一步,讓學生將1b中的chores朗讀并進行英翻漢練習。聽完1b后讓學生以完整的句子回答Who will do the chores?一問而不是Peters mom或Peter。第二步,聽完1c之后要求學生以簡短對話的形式告知題中答案,而不是僅僅告知空格上的短語。第三步,附加聽力任務。將課后聽力材料布置成挖空習題。讓學生憑借前兩道聽力的記憶完成此題。若大部分學生做此題有困難,可以讓快進生進行填空并帶讀。
【設計分析】第一步的教學設計有兩個步驟;英翻漢環(huán)節(jié)是確保后進生對知識的復習和鞏固。用完整句子回答打鉤題是為了鍛煉學生用詞生句的表達能力。第二步教學設計旨在讓學生用目標語進行簡單的情景交際,而不是僅僅填個短語就行了。這樣,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就得到提高了。第三步是對前兩步的拓展和拔高;增強了情景交際的真實性和語言交際的多樣性;為學生打開視野,并為之后的口語訓練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
3.讓“說”為“寫”做鋪墊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和寫作同屬書面交際活動,是同一交際活動中的兩個不同側(cè)面,兩者相互依存,并有著共同的認知構建機制。其中,閱讀是自外而內(nèi)獲取、加工語言知識信息的過程,即信息輸入過程;寫作是信息自內(nèi)而外的輸出過程。一般來講,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四種技能中最后學的一種,它比其他三種技能都要難掌握。那筆者為什么認為要讓“說”為“寫”做鋪墊呢?筆者認為可以將閱讀內(nèi)容“說”出來;就是將閱讀內(nèi)容以口頭作文的形式說出來?,F(xiàn)以新目標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為例探討“說”對“寫”的促進作用。
“寫”前活動:第一步,筆者在黑板上畫上兩封信紙模樣的格式;讓學生看完文章2b中的兩封信后請學生上黑板將信頭和信尾補充完整。第二步,做閱讀2c題,是否應當讓青少年做家務的正反觀點。讓學生自行選擇正反方;給學生規(guī)定閱讀時間并要求他們從課文中勾出有利于自己方陣的觀點,然后說給同學們聽。第三步,將下一課時的寫作練習題帶入進來;組織學生進行正反方辯論但前提條件是要用寫作題中的提示句型,如:I think/believe...或I agree/disagree...等等。第四步,再次請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自己的思想說出正反觀點;筆者將學生所述內(nèi)容一一寫在黑板上的兩封空白信中。經(jīng)過和學生的調(diào)整和改良生成兩篇書面表達。
【設計分析】第一步是教學生觀察寫信格式,為之后的寫作做鋪墊。后進生樂于上黑板做這個活動因為相對簡單。第二步是將2c的閱讀填空題變?yōu)殚喿x“說”空題;這有利于學生口頭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步是為了深層發(fā)掘和展示口頭作文;讓學生既吸收了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又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使兩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說和寫都是語言輸出方式;所以,學生只要能說出大量的信息,那么寫作就不成大問題了。
總之,課堂教學改革經(jīng)過了傳統(tǒng)低效課堂→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幸福課堂的歷史發(fā)展進程。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是教的根本。加德納指出,21世紀的教育是什么,是思想考力的教育。啟迪學生思維,做好四項技能的訓練可以彰顯課堂魅力,提高學生素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適切、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有些英語課堂,已經(jīng)熱鬧過度,容易使學生滋生浮躁的心態(tài),有時也未必能帶來很多智慧的內(nèi)涵。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動態(tài)的表現(xiàn),而且也體現(xiàn)在靜態(tài)的思考與想象,以及課堂的留白中。激思啟疑,予學生發(fā)展的時空,可以體現(xiàn)教學的深度和高度,做到動靜相宜、扶放相生。筆者認為作為一線的教師,為了達到有效教學,使學生能體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必須合理利用教材資源,通過對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有效交叉訓練,為學生英語學習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榮炳成,孫勇.“英語教學中實施科學訓練的途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2).
[2]嚴小余.初中英語三段式聽力教學設計的缺失與建議”[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4).
[3]桑力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