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麗
摘 要: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提高物理走班教學課堂效果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效的課堂提問應該精心預設問題、講究課堂提問技巧、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給學生不同的答案以不同的積極反饋。
關鍵詞:預設問題;難易適中;提問時機;思考時間;積極反饋
課堂提問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目標和重難點等精心設計問題來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教師通過課堂提問既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又能有效組織和檢查教學;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既可以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又能知道學生對新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提問,既可以得到思維的方向,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新高考背景下,物理作為走班教學科目,教學班級中學生來自不同的行政班級,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都參差不齊,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話題。
一、精心預設問題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結,即行為是學習者對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且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應用到課堂實踐上,就是教師在精心預設問題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生成適當?shù)膯栴},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參與對話,并及時進行反思與實踐,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故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精心預設問題。
1.根據(jù)教學班學生的物理基礎,課堂提問難易適中
若我們的課堂提問沒有經(jīng)過嚴密的思考和設計,想到什么問什么,往往把握不準難易程度,過難會使大部分學生不知如何回答;過易又會因為缺乏挑戰(zhàn)性而讓學生懶得回答。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出現(xiàn)尷尬或者冷場。這樣的課堂提問不但無法激發(fā)學生思考,而且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但在走班教學中,班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著較大差異,所以我們的課堂提問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某一預設情境,設計幾個有難度梯度的問題,這樣既能夠讓每一層次的學生理解,又讓他們在解決每個問題之后都有所收獲,進而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
2.結合本節(jié)知識點的特點預設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根據(jù)物理學科的特點,可以針對某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引入生活中的科技應用來進行提問,如,在學習“渦流”知識點時,我們就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電磁爐為背景設計問題;(2)為吸引學生注意力,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引經(jīng)據(jù)典,與古詩詞相結合來進行提問,如,在學習《相互作用》章節(jié)時,可以引用《墨經(jīng)》中,“力,刑之所以奮也”來設計問題;(3)好奇心是學習的良好動力,若我們設計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懸念,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那么學生定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于接下來的學習中,物理學科中有大量的實驗素材可以用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如,在學習《探究感應電流的產(chǎn)生條件》時,可以在課前引入實驗:導線與小燈泡構成一閉合回路放在暗箱上方,暗箱里面是可以用開關控制的另一回路,教師在暗箱中控制開關,學生只觀察到小燈泡亮暗變化,教師可以借用學生的好奇心來進行課堂提問;(4)結合教學內容,借助網(wǎng)絡視頻、圖片等信息,利用最近發(fā)生的新鮮事為切入口設計問題,如,在學習《摩擦力》內容時,可以在課前播放視頻“哈爾濱大雪過后幾車相碰”,借用學生的新鮮感、好奇心來設計問題。
二、講究課堂提問技巧
1.把握提問時機
學生在一節(jié)課45分鐘時間里很難做到時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教師應抓住時機利用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思維。(1)利用學生渴望探索新知識的心理,以提問方式導入新課;或者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提問。(2)為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力,落實教學重點,在教學重點處提問來促使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在每章節(jié)的教學難點處,大部分學生存在著思維障礙,這種障礙有時是因為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知識難度存在差異而造成的,有時是因為思維定勢,受某種舊知識負遷移影響造成的,教師在該處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建構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使知識難度呈現(xiàn)梯度,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難點突破。
2.根據(jù)預設問題的特點及目的選擇合適的學生回答方式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生回答的方式一般有兩種:集體回答、個別回答,教師在提問時應兼顧公平和針對性,給予每位學生平等的回答機會,避免把提問范圍只放在優(yōu)生或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身上;同時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問題的難易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問,而不是隨意提問。對物理基礎好的學生可安排回答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這不僅能使被提問的學生思維更加活潑,而且對調動班級學習氣氛有促進作用;對物理基礎相對欠缺的學生,可選擇一些相對容易的問題,即那些經(jīng)學生稍微思考一下也能回答出來的題目,使物理基礎不好的學困生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意提問的姿態(tài)及語氣
在課下與學生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愛屋及烏”這個成語被學生解釋得淋漓盡致,經(jīng)常聽見學生說,這門功課我非常有興趣的,所以聽課非常認真,做作業(yè)時總是先完成這門學科的作業(yè),因為我非常喜歡這門學科的老師,他親切,對我們像朋友一樣。聽到這些,我在想,如果學生對某門學科產(chǎn)生了興趣,有了興趣還怕學不好這門課嗎?學生如果是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上這門學科,那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都很有自己的判斷,他們希望被老師重視,希望老師平等地對待他們,甚至希望和老師像朋友一樣交流,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些,很容易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喜歡,這是他們所謂的義氣。困惑我們的一個問題就是現(xiàn)在教學班級學生人數(shù)較多,他們來自于不同的行政班級,課下我們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有限,很難做到與每一位學生推心置腹的交談,這可能會疏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避免這種后果,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課堂提問的機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1)當我們充滿熱情、激情洋溢地向學生提出問題,這種情緒會感染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時自然也熱情高漲;(2)我們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可以變換一下提問的語氣和語調,讓課堂生動活潑一點,讓學生的思維跳躍起來,讓他們在快樂中感受物理的嚴謹;(3)我們在課堂提問時,還可以走到學生身邊,以好朋友的身份進行提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
三、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
學生回答課堂提問需要一段時間,提問之后馬上反映出來的答案過于草率,不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提問效果。所以我們在提問之后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在等待學生給出答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保持耐心,不要代為回答或者另外找學生回答,前者會讓學生產(chǎn)生思維依賴,后者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長期下去將會讓他們在學習物理中不自信。如果等待之后學生還是回答不上來,或者答非所問、沒回答到點子上,我們可以將問題分解,給予階梯式提示?;蛘呔蛯W生的錯誤回答,繼續(xù)發(fā)問,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表述中不嚴謹?shù)牡胤健?/p>
四、給予學生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反饋
如果學生已經(jīng)回答到點子上或者經(jīng)過教師階梯式提示之后給出了預期的答案,我們應在課堂上給予積極的評價,讓學生意識到他們的回答是完美的,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動力;如果學生沒有回答上來,或者回答完全不在點上,我們應該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如指出他們答案中閃光點的部分,或者給予一個鼓勵的眼神,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對于回答問題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的學生,我們應在課下多多鼓勵,后續(xù)上課的時候先從簡單的問題繼續(xù)提問,發(fā)現(xiàn)回答中的閃光點,馬上表揚,給予積極評價,慢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傅建明.教育原理與教學技術[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2]燕國材.素質教育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3]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合編,心理學基礎[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