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 王曉俐
摘 要 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發(fā)展,展覽溫室的科普、觀賞休閑功能越來越受重視。通過對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生長要素調控、栽培管理、布展應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討,對溫室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些改善措施。
關鍵詞 展覽溫室;栽培管理;布展應用
中圖分類號:S6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60
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是以“水滴”為設計理念,獨具匠心的設計了3個不同形狀的弧形玻璃溫室。分別為熱帶花果館、沙生植物館和珍奇植物館,總面積為12 608 m2。其中熱帶花果館面積5 521 m2,最高達21 m,由風情花園,棕櫚廣場和經(jīng)濟植物區(qū)組成;沙生植物館面積4 320 m2,最高達19 m,分別收集展示了澳洲、非洲和美洲的沙生植物;珍奇植物館面積2 767 m2,最高達16 m,收集展示了表現(xiàn)植物生存和進化的奇特類型,如熱帶雨林現(xiàn)象,食蟲植物,蘇鐵、蕨類、蘭花和鳳梨等。
1 溫室內植物生長要素調控
展覽溫室通過溫室設備操作及時調控溫室內溫度、濕度和光照度的變化,來滿足熱帶植物生長的生長需求。
1.1 光照控制
展覽溫室內一般透光率只有自然光的70%左右,如果玻璃不清潔或老化,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強的50%。溫室內光分布具有前強后弱,上強下弱的變化規(guī)律。所以要根據(jù)不同植物對光照的需求度進行合理配置。夏季可通過遮陽簾、窗外側面涂抹涂料等措施控制光照強度,春秋冬季,可清洗玻璃增加透光度,過暗區(qū)域可安裝補光燈等[1]。
1.2 溫濕度控制
一般當室外最低溫度低于15 ℃時開始加溫,最低溫度15 ℃及以上時停止加溫。加溫時,熱帶花果館白天18~20 ℃晚上15~17 ℃;沙生植物館白天16~18 ℃晚上13~18 ℃;珍奇植物館白天20~22 ℃晚上16~18 ℃。不加溫時,展覽溫室最高溫度控制在30 ℃以下可根據(jù)溫度變化對開窗機進行分組調節(jié)。夏季溫度超過30 ℃或濕度低于60%時打開自動噴霧系統(tǒng)并人工向路上噴水,一般向路面噴水需每天3次以上(沙生植物館無需噴霧)。溫度高于35 ℃可開啟室外玻璃幕墻淋水系統(tǒng)。夏季可全天開窗(下雨大風等情況除外),冬季正常情況下窗口處于關閉狀態(tài)如需降溫只能開頂窗。
1.3 通風換氣控制
展覽溫室內CO2濃度一般白天比室外低,嚴重制約光合作用效率,而夜間CO2含量較高,也會影響到植物正常的呼吸作用。所以通風非常重要。通風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然通風;另一種叫強制性通風。
自然通風通過對開窗機的分組調節(jié)控制,溫度在25 ℃及25 ℃以上可以長時間開窗。溫度在規(guī)定溫度以上25 ℃以下時,每天保證4~6次的通風,冬季一般選擇晴天12:00-14:00稍許開啟側窗通風但不可開迎風口方位的窗口。通風時間根據(jù)當時的具體的溫度而定。強制通風為07:00-19:00開啟循環(huán)風機。當最高溫度小于28 ℃時,開啟垂直風機,向下送風。
2 栽培管理技術
2.1 水肥管理
對展覽溫室內植物應根據(jù)不同種類的生態(tài)習性,天氣情況和土壤干濕度情況進行適期、適量的灌溉,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喬灌木澆水前要做好樹壇,夏季澆水宜清晨、傍晚進行,冬季澆水選在中午進行。澆水要遵循“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2]。對水分和空氣溫度要求較高的種類,應適當?shù)剡M行葉面噴水噴霧(一般低于60%時)。對植物噴水時水霧要保持均勻,并與植物保持一定距離或調節(jié)水流量大小,保證水的沖擊力不會傷害到植物。
對由于陽光照射強、介質透水性高、喬灌木黏性土球難于澆透、冬季加溫等原因造成的容易缺水的植物要注意觀察及時補水。溫室暴雨后要及時觀察溫室地下水水位,水位過高時應盡快排除。雨后及室內濕度過高時應及時觀察溫室頂部是否有漏水滴水,如果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特別是單子葉植物應及時處理。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樹木休眠期和栽植前,需施基肥。樹木生長期施追肥[3]。具體施肥的種類、用量和時間應根據(jù)植物習性、樹齡、生長階段、天氣、樹勢及土壤測試結果進行綜合考慮。喬木和灌木均應先挖好施肥環(huán)溝,其外徑應與樹木的冠幅相適應,深度和寬高均為25~30 cm。一般每7~14 d施1次葉面肥,濃度為0.1%~0.3%。除葉面施肥外,肥料不得觸及植物葉片葉心,以免造成植物燒傷燒死。
2.2 土壤管理
與露地土壤相比溫室土壤易產(chǎn)生土壤鹽堿化、易板結、土壤中有機物易發(fā)霉、冬季土壤溫度低等特點。可通過以下措施改善。
一是澆灌水宜使用收集的雨水或過濾過的純水。二是松土可以疏松土壤、通氣、調節(jié)土溫,促進土壤養(yǎng)分分解,便于樹木根系生長。松土應在天氣晴朗,土壤含水適度(50%~60%)時進行,不得在土壤泥濘狀態(tài)下松土,以免破壞土壤結構。松土深度和范圍以植物而定,以不影響根系生長為限。三是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肥效慢,腐熟的有機肥不會引起土壤鹽分濃度的上升,還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疏松透氣。有機肥必須是充分腐熟的,施有機肥最好避開梅雨季節(jié)。四是冬季土壤溫度低于18 ℃時,可在土壤表面覆蓋樹皮、草簾等保溫材料[4]。五是根據(jù)植物習性對局部土壤改良可選擇粗沙、草炭、腐熟的樹皮、蘭石、椰糠、腐殖土或山泥等介質配制。
2.3 修剪
樹木應通過修剪調整樹型,均衡樹勢,調節(jié)樹木通風透光和肥水分配,調整植物群落之間的關系,促使樹木茁壯生長。修剪一般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進行。一般喬木和灌木的修剪以自然樹型為主。由于溫室的限制,應使個別樹體高度和蓬冠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紤]到展覽溫室的游覽功能,修剪時應從樹冠的豐滿、圓整、分枝均衡考慮,適當抽稀,保留樹體姿態(tài)。
展覽溫室大規(guī)模修剪一般在2-4月份進行,觀花植物于花后修剪,生長期修剪以調整樹勢為主,宜輕修。修剪時,切口都必須靠節(jié),剪口應在剪口芽的反側呈45°傾斜;剪口要平滑,枝條傷口直徑6 cm以上者要涂上硫磺粉等保護劑。對過于粗壯的大枝應采取分段截枝法,以防扯裂,操作時必須保證安全。
3 病蟲害管理
展覽溫室病蟲害的防治原則為“病害預防為主,蟲害以生物調控加藥劑防治為主,盡量減少化學殺蟲劑的噴施”[5]??赏ㄟ^改變光、溫、水、土等環(huán)境因素同時以修剪、增加通風等手段改變病蟲害的滋生環(huán)境。
3.1 蟲害
展覽溫室主要危害的蟲害有蚜蟲、粉蚧、葉螨、煙粉虱、各種食葉類等害蟲。蚜蟲:可使用吡蟲啉1 000倍,或啶蟲脒3 000倍,或阿維菌素1 500倍,或森得保1 000倍,以上4種藥劑交替使用[6]。粉蚧:藥劑可選用葉面和枝干噴施殺撲磷1 000倍,根部灌施阿克泰1 000倍。葉螨:藥劑選用克螨特3 000倍,或噠螨酮2 000倍,或螨危2 000倍,或森得保1 000倍,還可使用綠穎200倍,單獨防治。煙粉虱:煙粉虱主要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首先在主要寄主植物附近張貼黃板,每月在主要寄主上釋放捕食螨,并每周監(jiān)測煙粉虱成蟲量,當黃板上1 d的煙粉虱成蟲捕捉量超過500頭,就需要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艾美樂3 000倍,或畝旺特1 500倍,或噻嗪酮500倍。食葉類害蟲:5月開始,對溫室中的食葉類害蟲定期檢測。在蟲量不大,植株不多的情況下,人工除蟲。藥劑可選森得保1 000倍,或苦參煙堿1 000倍,除蟲脲1 000倍,或蟲酰肼1 000倍。以上藥劑交替使用。
3.2 病害
對于未知病害,需謹慎使用殺菌劑。當溫室內的最低溫度穩(wěn)定在25 ℃以上后,溫室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病害防治,選用阿米西達1 500倍,或凱潤1 500倍,或百泰1 500倍。
4 植物布展應用
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通過假山瀑布、溪澗跌水、峽谷溪流、臺地形的塑造,盡量原生態(tài)硬景素材的選用,通過各種植物的分區(qū)種植和合理搭配營造出了不同地域的景觀面貌[7]。同時也為植物提供了很多可供選擇的微環(huán)境。
辰山植物園根據(jù)植物生長習性選擇不同的布展區(qū)域和布展時間。布展多采用自然式布景,以石、水、木樁、竹片、樹皮或樹枝等材料為主、適當增加具有文化藝術內涵的小品或物件點綴,構造出契合布展主題的景觀框架。同時,結合微地形的改造可進行部分土壤改良和消毒以滿足不同植物對介質的需求[8]。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布展目前有2月 球宿根植物展,4-5月國際蘭花展,6月食蟲植物展,7-8月鳳梨植物展,9月球蘭展、扶桑展,10月多肉植物展、蕨類植物展等。其中國際蘭花展已經(jīng)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球宿根展和多肉植物展也初具規(guī)模。
參考文獻
[1]胡永紅,黃衛(wèi)昌.展覽溫室與觀賞植物[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2]楊慶華,黃衛(wèi)昌,胡永紅.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的建設與思考[J].中國園林,2013(9):81-84.
[3]楊慶華,黃衛(wèi)昌,胡永紅.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J].上海建設科技,2011(2):22-23.
[4]葉春林.寧波天宮莊園展覽溫室熱帶植物栽培技術研究初報[J].寧波農業(yè)科技,2013(3):16-20.
[5]范世方.展覽溫室景觀設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
[6]潘建國.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室內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和管理[J].吉林農業(yè),2011(7):236.
[7]叢燕穎.北京植物園熱帶植物展覽溫室環(huán)境調控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
[8]張書謙,王秀,趙士強.從世園會植物館看景觀展覽溫室的發(fā)展趨勢[J].農業(y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13(7):22-2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