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渝平 黃葵
戶外運動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有人說,運動對于膝蓋的機能是一種鍛煉;也有人擔心,運動會造成膝關節(jié)磨損等,對膝蓋不好。那么對于膝關節(jié)來說,體育運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大家在運動時,究竟該如何保護膝關節(jié)呢?
運動和保護膝蓋那點事兒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運動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楊渝平為運動愛好者們解答了心中的困惑。
膝關節(jié)是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jié)之一。一般來說,扭轉最容易導致膝關節(jié)損傷。像一些扣球的動作,尤其是足球、籃球類運動中一些斜切、轉身、拐彎等動作,都比較容易造成膝蓋受傷。像跑步這種運動,路線是直線,受傷就會比較少。
爬山雖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卻不利于保護膝關節(jié)。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jié)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時,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jié)還要負擔下沖的力量,這樣的沖擊會加大對膝關節(jié)的損傷,使髕骨、半月板、關節(jié)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根本沒有“跑步膝”
經(jīng)常跑步,有些人會擔心有“跑步膝”,這個說法對嗎?楊渝平說,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跑步膝”,起碼在臨床中不講“跑步膝”這個概念。如果感覺到不適,一般就是軟骨損傷、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其實,只要運動量控制好了,跑步很少造成損傷。所有的運動都要適度,其實就是四個字:量力而行。
千萬不要總拿自己跟運動員比。另外,職業(yè)運動員身后通常都有一個強大的醫(yī)療、康復團隊。而這些條件,都是普通人所不具備的。因此,普通體育愛好者要時刻注意:運動是給人們業(yè)余生活增加樂趣和健康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滑膜炎不能治標不治南
楊渝平提醒,如果自己感覺膝關節(jié)疼痛不適,就休息一下,暫時不要運動,休息到疼痛減弱或者消失為止。如果急性損傷比如韌帶損傷,那就最少得休息三個月以上了。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
好多人都說“我得滑膜炎了”,非要治滑膜炎。其實滑膜炎只是一個結果,不是病因,大家應該去治根兒?;ず芴厥?,滑膜其實就是關節(jié)囊的內(nèi)層?;ぱ资怯捎谄渌M織壞了,刺激產(chǎn)生的。如果大家都去治滑膜炎了,最典型的比如說吃滑膜炎顆粒什么的,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不看是不是半月板壞了,也不看是不是韌帶斷了就瞎治,肯定治不好。
急性扭傷,要遵循“警察”原則
楊渝平指出,無論出現(xiàn)哪種膝關節(jié)扭傷,最初的癥狀都有可能是疼痛、腫脹,影響走路和運動。通常經(jīng)過數(shù)天的休息,都會得到暫時的緩解。但很多疾病并沒有實際性恢復,只不過不疼不腫了。所以,建議大家,無論出現(xiàn)什么形式的膝關節(jié)明顯扭傷,都應該到醫(yī)院找專業(yè)的運動醫(yī)學醫(yī)生或者骨關節(jié)科的醫(yī)生看病。要治療,以免耽誤。大家可以在去醫(yī)院之前,先做冰敷、制動休息等保護,通常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于關節(jié)扭傷的應對方法,以前我們認為,受傷以后應該打石膏,完全不能踩地,應該休息。結果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實踐證明,還是適度活動比較好。在疼痛能夠忍受的情況下,適度活動會比完全制動恢復得更快,這就變成了POLICE原則。
非常不建議使用跑步機
楊渝平坦言,很多人尤其是白領,熱衷于辦健身卡,在健身房里用跑步機跑步,或者在家里購置跑步機,一跑就是一個鐘頭。在跑步機上跑步,對膝蓋的損傷到底有多大?非常不建議大家使用跑步機跑步,跑步機對于膝蓋的磨損是特別大的。
跑步機最大的問題,在于它是定速的,你速度稍微慢一步,就從跑步機上掉下來了。但是你想想,一直按照同一個速度,一跑就跑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受得了嗎?如果膝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xié)調性跟不上的話,會對膝關節(jié)的半月板、軟骨形成震蕩損傷。
運動時佩戴護膝也是誤區(qū)
有些人運動時喜歡戴護膝,專家建議最好不戴。只有受傷的人需要戴,正常人能不戴就不戴。
楊渝平說,人們必須讓膝蓋去適應外界這個沖擊,這樣膝蓋才能有勁兒,才能好。一上場就綁護膝,可想而知,膝蓋好不了。沒有適應的過程,那你就永遠不會提高。
哪種運動對膝關節(jié)最好呢?保護膝關節(jié),當然游泳最好了。跑步、走路也可以,最好不要爬山。爬樓梯對于正常人來說沒問題,但對膝蓋不好的人就不太好了。
楊渝平介紹,臺灣地區(qū)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樓梯時,髕骨承受的重量可達到體重的7至9倍。常穿高跟鞋與女性髕骨軟化有很大的關系。髕骨軟化是指髕骨軟骨因磨損、創(chuàng)傷引起的退化、變性,通常表現(xiàn)為膝蓋前方疼痛,按壓髕骨有鈍痛和摩擦感,上下樓時膝蓋疼痛,尤以下樓為甚。
保護膝蓋:不靠護具靠肌肉
生活中如何保護膝關節(jié)、預防膝關節(jié)損傷呢?楊渝平指出一個是注意控制運動量,如果感覺膝蓋疼痛就要休息。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人們想膝關節(jié)不受傷怎么辦?不是靠護具去保護,而是靠肌肉去保護。平時多練肌肉力量,另外還有反應性、敏感性等等。當然,也要學會注意休息,練得太多也不好。除此之外,膝蓋在寒冷的冬天更易受傷,因此冬春季節(jié),還應注意膝蓋保暖。
值得推薦的鍛煉方法是靜蹲,這是在臨床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極其適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鍛煉方法,主要是鍛煉股四頭肌肌肉力量。它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時運動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鍛煉方法。
具體練習方法是:背靠墻,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呈現(xiàn)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于90度。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然后重復進行。每天重復3~6次為最好。
另外,蹲的角度非常有講究,因為維持姿勢的肌肉有“溢出效應”,簡單地說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圍內(nèi)起維持姿勢的作用。所以,靜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來做。例如30、60、90度3個角度,效果則會更好。蹲的時候,最好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角度進行。否則,練習不當會加重損傷。
楊渝平強調,從硬件上來講,建議盡量選擇專業(yè)一點的運動場地和運動裝備。鞋非常重要,要盡量用專業(yè)的鞋,這樣會減少受傷幾率。技巧上來講,盡量按照標準、專業(yè)的動作去訓練,減少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