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印福
摘 要: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教好學生的文化知識,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無論哪個學科都不例外,體育學科的教學也是一樣。教育的本職是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淖鎳ㄔO者和接班人,可見,德是第一位的,教育學生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品行,有才無德是“危險品”。
關鍵詞:高中體育;滲透;德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0-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43
一些教師認為,體育課就是鍛煉學生強健體魄,跟德育教育沒有什么關系。從表面來看,我們所從事的體育教學確實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的體育教學也是一樣??赡苡腥藭枺后w育課上能給學生講什么大道理呢?有什么德育教育呢?其實,說這些話的人都是外行,他們并不真正了解我們的體育教育,甚至連最基本的心理學都不知道。體育課上看似在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難道學生的思想認識沒有變化嗎?情感態(tài)度沒有陶冶嗎?意志品質沒有鍛煉嗎?體質能力沒有增強嗎?所以,我們說體育教育教學中蘊含著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同時,學生德育品行的養(yǎng)成又靠體育教學來實現(xiàn)。因此說,體育和德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體育教學不能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一定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對學生的體育教學中。
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體育教學并非如此。很多體育教師錯誤地認為體育課就是傳授學生運動技能,學生在體育課上把老師教授的各種運動要領學會了就“萬事大吉”了,至于情感方面的要求基本沒有,把體育課中的“育人”上成了單純的“傳技”,將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直接抹去了。這種情況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是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
那么,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如何在體育課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呢?下面筆者就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jīng)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我們經(jīng)常說對學生要進行品行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了達到目的很多教師還到處尋找資料,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但是效果也并不好。其實,教師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教給學生如何學習的過程,也是讓學生認識、了解教師的過程。所以,教師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或多或少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個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至關重要,能產(chǎn)生積極或消極的作用。為了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完美,就要求教師不斷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師德素養(yǎng),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人師表、爭當模范,時時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和楷模,用自己優(yōu)秀的人品去感化學生、啟發(fā)學生、教育學生,從而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試想,學生在這樣教師的教育下,人品、素質等各方面能不得到提高嗎?反之,教師沒有給學生樹立榜樣,形象極差,在學生心中沒有建立起威信,這樣的教師又怎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呢?教師又有何面目去面對學生、教育學生呢?
二、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比如說,剛開始上課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總體動員,在動員中教給學生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怎樣實現(xiàn)目標以及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學生要經(jīng)過哪些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哪些要求,有什么注意事項等這些都要告訴學生,在課程將要結束時,教師要對這節(jié)課進行講評總結。
那么,思想道德教育在哪里呢?在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中要開展游戲和競賽,而游戲和競賽是最能夠培養(yǎng)學生集體意識和拼搏精神的了。在競賽中鍛煉了體質、增強了技能,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勇敢、頑強、拼搏、智慧等優(yōu)秀品質。在隊列隊形訓練中,學生的紀律性、反應能力等都得到了加強。讓值日生歸還體育器械和打掃運動場地也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而特意安排的,因為,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培養(yǎng)了集體意識、熱愛勞動意識和愛護公物意識,這些都是學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
除了以上這些,對學生意志力的鍛煉也很重要。比如,在體育活動中有些學生因為身體等原因在大運動量、高運動強度面前有些退縮,這時教師就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耐力的訓練,使學生逐漸戰(zhàn)勝困難、完成任務。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意志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無形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鍛煉和培養(yǎng)的,教師結合體育教學的活動內(nèi)容特點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滲透。
(一)教師結合體育活動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結合體育教學內(nèi)容特點和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前提條件,是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完成德育滲透的有力保證。在教學中,教師認真?zhèn)湔n,深入鉆研教材可以使學生懂得自覺鍛煉的意義,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體育教材中的游戲都帶有一定的思想性。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體力和能力,又要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勇敢、友愛、合作、互助的良好品質。再比如,通過開展接力賽跑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精神;通過中長跑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通過體操和跳躍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等。
(二)通過榜樣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
學生愛學習,善于模仿,榜樣對他們有很大的感染力,用英雄模范的事跡教育學生的思想,熏陶他們的感情,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對于形成優(yōu)良品質和行為都有特殊的作用。能夠作為榜樣的人物很多,革命領袖、英雄人物、優(yōu)秀教師、體壇名將都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他們的優(yōu)秀事跡,拼搏和為國爭光的事跡,可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教育學生要刻苦鍛煉,樹立為國爭光的良好思想。
總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長期的、反復的、無止境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各種途徑進行滲透,使學生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勞動以及各項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高中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fā),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nèi)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的素質,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yǎng)獨立的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孔贊.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 中國培訓,2016(2) .
[2] 苗岳.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吉林教育,2014(1) .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