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仁
[摘 要] 我國作為農(nóng)業(yè)大國,人口數(shù)量眾多,因此農(nóng)業(yè)對于我國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水稻是我國農(nóng)產(chǎn)品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餐桌不可或缺的食物,提高水稻的種植水平,意義深遠。近年來水稻機插秧技術的不斷推廣和落實,促進了水稻種植的機械化和現(xiàn)代化,有效提升了水稻產(chǎn)量。
[關鍵詞] 水稻 機插秧栽插 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238-01
水稻機插秧技術也就是指,傳統(tǒng)人工水稻栽插由插秧機代替,以此提升水稻產(chǎn)量的一種栽培技術。在很多發(fā)達國家,水稻機插秧技術早已普遍使用,但是我國受經(jīng)濟以及地域等因素影響,近些年才逐漸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的使用,有力提升了生產(chǎn)率,提高水稻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水稻產(chǎn)量的提高,對于推動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1 水稻育秧技術
全椒縣春季溫和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天天高氣爽,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比較適合種植水稻。在水稻育秧階段,可以針對機插秧的具體種植面積,及早落實育秧田塊;同時加強育秧材料的準備工作,進而保證所有準備一一落實。
1.1 品種選擇:水稻品種的選擇,必須保證其能夠適應當?shù)貧夂蚝屯寥拉h(huán)境,保證水稻種子能夠正常生長。全椒縣水稻品種,可以選擇揚兩優(yōu)6號、豐收優(yōu)4號、晚粳稻、以及新兩優(yōu)6號等水稻品種,具有良好的高產(chǎn)性、抗病蟲性。
1.2 適期播種:如果是空茬田,可以選擇每年四月末期進行播種,秧齡一般在二十五天左右;如果是小麥茬,播種時間可以選在5月中后期,控制秧齡時間二十天左右;如果是油菜茬,可以在5月中旬播種,秧齡在二十天左右。
1.3 床土培肥:床土培肥可以從以下五個步驟實施:第一、如果床土堿性較強,可以通過調(diào)酸進行消毒,最好選擇冬天培肥;第二、加強對苗間病害的重視程度,可以選擇藥品對床土進行消毒,春季氣溫低,更加對于足夠重視;第三、如果在冬天沒有及時施肥,而又必須施肥的情況下,應當保證施肥在播種前一個月,對營養(yǎng)土直接拌肥,之后利用蓋膜的方式促使腐熟;第四、底肥嚴禁使用為腐熟的廄肥、碳銨、尿素、以及淤泥等;第五、蓋籽土嚴禁使用培肥營養(yǎng)土。
1.4 床土加工:床土加工一定要選擇在天氣較為晴朗的時節(jié),同時保證土堆水分足夠適應,然后進行過篩。顆粒必須控制在粒徑5mm以下,超過60%以上的土粒粒徑控制在2mm-4mm??梢栽诓シN前對床土加入“苗伴侶”,然后裝盤。
2 大田栽插技術
2.1 精細耕整:(1)時間要盡早,主要是機插小苗秧齡具有較小的彈性,而大田耕整又對水分要求較高,需要盡早開展。(2)整地要平,必須保證前面的平整性,確保高度差控制在3cm以下,表層土壤硬度合適,同時保證田間的除草工作,確保田間清潔。(3)土壤沉實性足夠,通常情況下保證沉實時間在一到二天。同時確保淺水層,防止水層曬干,出現(xiàn)發(fā)僵的情況,移栽前,最好提前半天做好排水工作,水量在1-2cm左右最適宜栽秧。
2.2 施足基肥:機插秧主要是針對小苗進行移栽,在低位分蘗旱發(fā)方面較有優(yōu)勢。對于肥料運籌,需要嚴格遵循前促、中控、后穩(wěn)的原則;在攪拌肥料階段,可以充分同鉀肥、氮肥、以及磷肥的比例調(diào)配。
2.3 合理密植:機插前要按照農(nóng)藝要求,調(diào)節(jié)好相應的株距和取秧量,確保大田達到適宜的基本苗。
機插株距:空茬為14-16厘米;菜、麥茬為12-14厘米。雜交品種每穴1-3苗,常規(guī)品種每穴3-5苗。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栽秧階段必須用清水淀板,薄水淺栽,控制好田間水深,1-2cm左右最佳,栽插深度控制在1.5-2.0cm左右,以入泥為宜,不漂不倒。
2.4 及時管理:如果在栽插結束,發(fā)現(xiàn)有漂秧、缺苗、浮秧、或者斷壟的情況,需要人工補缺,同時做好上水工作,3-4cm最適宜,有利于返青活棵。
3 大田管理
3.1 科學施肥
3.1.1肥料運籌:關鍵技術為平衡配方施肥,前氮后移,減少基肥,增施分蘗肥,巧施穗肥。按照品種、土壤肥力、目標產(chǎn)量的因素綜合考慮。一般中等地力田塊,雜交中秈稻每畝純N 14-16公斤,P2O5 6-8公斤,K2O 10-12公斤;雜交中粳稻每畝純N 16-18公斤,P2O5 8-10公斤,K2O 12-14公斤;常規(guī)粳稻每畝純N 18-20公斤,P2O5 10-12公斤,K2O 14-16公斤。
3.1.2基肥。有機肥在耕前施下,耕后整地前施下45%﹙15:15:15﹚復混肥30公斤。
3.1.3蘗肥。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在栽后5-7天,施用尿素7.5公斤;間隔7天雜交中秈再施尿素12.5公斤+氯化鉀8公斤;雜交中粳稻尿素15公斤+氯化鉀8公斤。
3.1.4穗肥。在烤田覆水后立即施尿素,根據(jù)苗情、天氣、品種等情況酌情安排施用數(shù)量,一般雜交中秈稻尿素3-4公斤,雜交中粳稻尿素5-7.5公斤。抽穗期前后每畝可用磷酸二氫鉀250克兌水30公斤噴施。
3.2 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可以利用抗病品種,以此做到對病蟲草害的有效防治,淺水勤灌、合理密植、適當添加鉀肥和磷肥等施肥措施,使水稻生長環(huán)境不利于病蟲害出現(xiàn),進而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對于藥劑實施,需要在播前浸種、秧田期預防、分蘗期放寬防治、成穗期重點防治的原則。對于病蟲害防治,主要針對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為重點。
4 總結
水稻在我國糧食總產(chǎn)量中占有重大比例,是我國人們餐桌的主要食物來源。水稻的存在,能夠更加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因此,水稻種植中全面使用水稻機插秧技術,科學種植,加強對水稻種子的選擇,優(yōu)育優(yōu)種;同時開展切實可行的水稻田間管理措施,做好施肥防蟲工作,以此全面提升水稻產(chǎn)量。水稻機插秧技術的推廣,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的建設,進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王南.水稻機插秧栽培大田管理技術的幾個關鍵時期[J].新農(nóng)村:黑龍江,2014(4):77-77.
[2]李克虎,余弟峰,戚士章,等.壽縣水稻機插秧大田栽培技術規(guī)程[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1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