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林
今天,我們的一些孩子為什么學習不快樂?為什么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原因錯綜復雜,但不能不說學校教育承擔著更大的責任:文化課學習太重,重到我們的孩子除了考試的課程之外,什么都不學的地步,這樣單調(diào)的極端功利主義教育的結(jié)果是:因?qū)W習時間過長而導致負擔過重,把不少孩子壓垮了;因?qū)W習內(nèi)容太單調(diào)而導致學生把學習興趣葬送了;因來自家庭、學校的強制性、統(tǒng)一性學習負擔過重導致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喪失,把孩子們的學習主體性破壞了,個性化學習更是空間全無。
有人說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guān)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一位名師說過:教育是一門多“心”的事業(yè),用“心”教育學生,用“行”引導學生,用“情”感化學生,用“愛”播撒希望。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愛心、恒心”去澆灌這些稚嫩的花朵,定會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那么我們怎么用心給予孩子快樂呢?
一. 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
教師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的,教師要以服務學生為榮,要熱愛學生。服務意識和愛是教育的兩個方面。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jīng)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發(fā)展,只有真心實意的去愛學生,才能夠精雕細刻的塑造他們的靈魂。”這里說的是,教師要有愛心,才能細心塑造學生,真正愛護學生,而不是追求功利,不只關(guān)心學生的成績。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服務就沒有愛,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熱愛來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只有讓教育充滿愛,普照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開心,讓家長放心,教師自己也問心無愧。只有意識到這點,教師才會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以自己的服務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看到學生紅領(lǐng)巾沒有整理好,我就隨手幫他們整理下;冬天天冷了,有的孩子常流鼻涕,我就主動拿出面巾替他擦去鼻涕,還找出自己孩子的衣服給穿得薄的同學換上,每當做完這些后,孩子們都會沖我可愛的笑著,有的還很不好意思,看到他們那可愛的樣子,我也開心的笑了。所以我深深地體會到一旦教師樹立了服務意識,并努力提供服務時,工作中的許多情況就會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就會提高一個人的幸福感,就會讓你感到工作的樂趣。
二.用心善待學生
人們常說:寬容是金。教育不能沒有寬容,寬容是開辟學生自省和自律的大門,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溫床,是讓學生找到適合位置的最佳通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小學生正在成長之中,心理、生理還沒有成熟,認知水平低下,生活經(jīng)驗缺乏,偶爾犯錯誤在所難免。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負責的行為對待學生,用人格的魅力感化學生,撥動學生心中善的那條弦,讓它彈奏出最美的樂章。正由于每名學生的家庭、智力、 興趣、愛好不近相同,所以學生的表現(xiàn)會千差萬別。有的學生聰明懂事、學習上進、團結(jié)同學、遵守紀律,老師心中自然會喜歡;有的學生資質(zhì)不高、學習較差、打架罵人,老師就會反感,甚至是討厭。作為教師,無論你喜歡或討厭,你必須面對你的學生。教育實踐表明,理解可以給人以友善,給人以鼓舞。我們要拓寬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溝通藝術(shù),才能取得相互間的理解,我們要虛心聽取學生意見,收集學生的感受,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用真誠架設(shè)理解的橋梁。和學生主動接觸,在細心觀察中求了解,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增進雙方理解,以朋友相待縮小雙方間的心理差距,以求真誠理解。
三.寓教于樂,快樂教學
所謂:寓教于樂,我認為是師生雙方都能從教學中獲得快樂。在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時,不僅能產(chǎn)生情感遷移,而且會使注意力特別集中和持久,學習和交往能力也能迅速提高。小學生活潑好動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教師的教法可以直接影響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充分體會到上課的“快樂感”,我盡量做到經(jīng)常更換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盡量讓每一堂課給學生一種新鮮感,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吹綄W生們學得有興趣了,我教起來也就快樂了。最近,我自己學習了一些有關(guān)“愉快教學”的理論:所謂“愉快教學”就是教師用自己的教育和愛心來培養(yǎng)和喚起學生對所學知識和學科的一種積極情感,同時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蘊含的好奇、好問、好學的求知熱情和探索精神給予尊重、愛護和引導,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的教學
四. 在活動中讓學生獲得快樂
我們的課程內(nèi)容豐富多彩,學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主要是起指導、顧問的作用,學生必須親自參與,通過實踐自主完成。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許多活動通常是開放的,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學生只有一次次地嘗試,不斷地創(chuàng)造,不停地積累,總結(jié)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上不同的課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比如說在執(zhí)教“江南水鄉(xiāng)— 周莊”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祖國的風光的壯美,我在課前就布置讓孩子在家長的配合下搜集圖片。孩子們想方設(shè)法找到了許多精美的圖片,孩子們把收集到的圖片辦了一個圖片展,在展覽會上,他們興致勃勃地向同伴介紹圖片中豐富的內(nèi)容。通過活動,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祖國風光如畫,熱愛祖國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通過采用各種方法進行活動,學生饒有興趣地學習、探索、體驗,在學習中生活、成長。
教師的職責就是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給予必要的扶持、正確的引導,使他們在長知識、增能力的過程中盡可能少走彎路。作為教師要尊重、支持、賞識學生,使學生感到被接納、信任,使其經(jīng)歷體諒和鼓勵,使其潛能得到發(fā)展和發(fā)揮,讓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中成長。由于每個學生的先天性、家庭、環(huán)境、經(jīng)歷不盡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必然各異。每個學生都是家庭和社會的希望,每個學生的現(xiàn)在都將影響著國祖國的未來。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體 ”,給學生快樂,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