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冰
感恩,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予你的一切。感恩,是一種偉大的人文精神,在人類歷史上源遠流長;而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本文結合自己從教工作經驗和我校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現(xiàn)狀,談談農村小學如何推薦感恩教育,旨在幫助孩子們知恩于心、報恩于行。
一、現(xiàn)狀:小學生感恩意識缺失
為了了解我校學生的感恩意識現(xiàn)狀,我運用了調查法、觀察法和訪談法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分別涉及感恩祖國、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他人和感恩自然五部分內容。
(一)缺乏對祖國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發(fā)現(xiàn),學生缺乏對祖國的感恩之心,具體表現(xiàn)如下:升旗儀式上不能按照要求肅立、打隊禮;不愛惜自己胸前的紅領巾;對國家大事(如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大閱兵等)不感興趣......
(二)缺乏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在與學生乃至部分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具體表現(xiàn)在: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參與任何家務勞動;自己的書包由父母幫忙整理;初步調查顯示:僅有52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占總人數(shù)的16.3%;有58人知道父母一方的生日,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8.1%;而當被問及“有多少人每年父母或者其他家人給自己過生日”時,參與調查的三至六年級學生全部舉手。這些數(shù)據(j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差如此巨大看著讓人吃驚,想想讓人不由心生擔憂:咱們的小學生根本不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三)缺乏對老師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孩子對老師的說教有厭煩心理,甚至個別學生還背地里辱罵老師......
(四)缺乏對他人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管理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幫助自己的人態(tài)度冷淡,不懂得說“謝謝”......
(五)缺乏對自然的感恩之心
具體表現(xiàn)在:不愛惜身邊的花草樹木,經常有學生隨意踐踏校園里的草坪,不懂得“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二、學校管理中感恩教育的推進
一般來說,感恩教育包括三個層次,即認知、情感和實踐。三個層次不是截然分開的,其中認知是基礎,情感是動力,實踐是目的。
(一)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為感恩教育營造氛圍
小學是人生第一個求學階段,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交給老師來刻畫,通過識恩、知恩教育,可引導小學生明白父母對他的摯愛、老師對他的關愛、同學對他的友愛、社會與國家對他的大愛,使其學會用自己實際的行動回報父母、師長和社會。小學生來到學校,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校園環(huán)境,如果把校園環(huán)境充分利用起來,把它作為一種隱性的課程資源,將對孩子們的身心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感恩教育不能空喊口號,而是要讓老師和學生在正確認識愛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來深化對感恩的理解。首先,在校園里,要營造良好的感恩氛圍。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學校應始終將良好教育氛圍的營造作為一種重要教育資源和教育途徑,強調學生在共同參與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過程中得到熏陶和啟發(fā)。比如,從校園布置著手,從教學樓的標語、圖片,到宣傳櫥窗里張貼的展版,都緊緊圍繞“感恩”這個主題精心設計,以此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述說著感恩的話題;班級里通過黑板報、教室布置比賽,讓學校的每一個班級充滿感恩的氣息;提倡學生設計“感恩畫、感恩卡、感恩詩、感恩報”等一系列作品,讓學校每一個角落充滿感恩、富有生機,散發(fā)感恩的能量。日久天長,這種環(huán)境熏陶的作用不可小覷。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感恩教育開創(chuàng)空間
活動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階段要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各種直觀的事物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育學生感恩祖國時,單純的說教是不可能實現(xiàn)我們想要的教育目的的?!白鎳?,對于山區(qū)的孩子來說很抽象,他們感受不到在偉大祖國的懷抱里生活由多么的幸福,更不用提“感恩祖國”了。我們教育工作者就要恰當?shù)亻_展活動,幫助孩子們認識祖國、深入了解祖國,進而對祖國產生感恩之心。我們可以結合特殊節(jié)日號召孩子們參加一些具體的活動,如: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儀式,當天全國放假1天,學??商崆耙笕w同學在家里看閱兵儀式的直播,然后上學回來交流觀后感,也可以征集優(yōu)秀觀后感在校園廣播站播出;也可以在國慶節(jié)前后組織全校型詩朗誦、故事大王比賽,主題要圍繞“歌頌祖國”,這項活動我們學校每年都組織,從準備階段到最后的比賽、評選階段,都集聚了班主任和學生們的大量精力,這些都是很好的感恩教育方式。
2、活動可以帶動學生共同參與多種有益的行動。
對于小學生而言,豐富多彩的活動的吸引力很大,而用活動來教育孩子的這種方式也是他們愿意接受的方式,可以在很大層面上帶動學生的實際行動。例如: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婦女節(jié)等節(jié)日即將到來之際,號召孩子們給自己的父母及長輩送上最貼心的禮物,具體形式不限,可以給長輩洗洗腳、捶捶背、揉揉肩,可以做家務活,可以自制小賀卡......學校搜集大家的活動照片集體展示于教學樓內,這中感恩教育的效果將是浸潤心靈的!可以利用教師節(jié)為契機,開展主題為“送給老師的祝?!钡陌鄷蛘呤侨<w選排節(jié)目進行文藝表演,整個過程中活動主體為學生,所有的節(jié)目都由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教師只是負責出面協(xié)調表演用的設備等。這樣一個教師節(jié)過去,孩子們對老師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必將上升一個高度。
(三)注重家校協(xié)作,為感恩教育提供保障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總是盡其所能地滿足孩子對物資上的要求,甚至是過度的、不加限制的滿足孩子的欲望,結果不僅沒能如愿地教育好孩子,反倒是增長了孩子的自私與貪欲,這種教育方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怎么能懂得感恩,怎么能懂得體諒他人?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在日常教學中,學??膳c家長密切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每一點滴進步。通過學校的親子互動、家校快遞、感恩演講、感恩征文、感恩畫展、倡議書、發(fā)放獎狀等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促進家校協(xié)同開展系列活動,引發(fā)學生產生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感,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與文明。
例如:定期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總結自己的進步,教師向家長匯報孩子的近期在校表現(xiàn),針對孩子的進步,家長留下真誠、鼓勵的話語和發(fā)自肺腑的對教師的謝意;利用家長會或者日常與家長溝通時,多鼓勵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地表揚。如果孩子在參加母親節(jié)活動時主動要求給媽媽洗腳,但是媽媽一句“哎呀,洗什么洗,你好好學習比什么都強”,或者是孩子在行動中,家長沒能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表現(xiàn)出近乎冷漠的態(tài)度,也許以后這個孩子再也不會采取類似的行動了。所以說,家長的態(tài)度和做法十分重要,對于農村小學而言,家長素質低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學校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并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教育引導。
這樣不僅溝通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還在很大程度上密切了家校間的聯(lián)系。通過一段時間家校共同教育,學生的感恩活動的開展即扎實又有效。
總之,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對人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滲透,需要良好的校園文化分為的熏陶,需要各種活動為載體,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讓學生在學習、活動和生活中加深對感恩的認識,接受考驗,得到鍛煉,喚醒感恩之心,激起責任感,從而為他們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