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軍
鄒城市中醫(yī)院檢驗科,山東鄒城 273500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的檢測價值
邱軍
鄒城市中醫(yī)院檢驗科,山東鄒城273500
目的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量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腎?。―N)的早期診斷和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方法糖尿病患者153例,按DN分型標準,分為3組:尿蛋白正常組、尿微量白蛋白組、臨床尿蛋白組,對照組48例,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其血清中CySC、HCY、和β2MG的含量。結(jié)果尿微量白蛋白組、臨床尿蛋白組與尿蛋白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CysC、HCY和β2MG在輕微腎功能損傷時,有較好的反應靈敏度,聯(lián)合檢測可以提高早期腎病檢出率,為DN早期診斷、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糖尿病腎??;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早期診斷
糖尿?。―M)是一種常見內(nèi)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并發(fā)癥多且嚴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嚴重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據(jù)報道,我國DN占糖尿病總?cè)藬?shù)的30%以上[1]。DN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的腎臟病有關(guān)癥狀和體征不明顯。雖然臨床上檢測糖尿病腎病的指標較多,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受多種因素影響,難以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該文對該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3例DM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進行檢測分析,探討其在DN早期的診斷及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糖尿病科收治的病人153例,均符合WHO確定糖尿病診斷標準。按DN分型標準,由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MA)換算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為3組:①尿蛋白正常組(UAER<30 mg/24 h尿〉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齡(47±9.5)歲。②尿微量白蛋白組(UAER 30~300 mg/24 h尿)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齡(48±8.9)歲。③臨床尿蛋白組(UAER> 300 mg/24 h尿)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齡(48±9.9)歲。④對照組48例,該院健康體檢人員,排除DN且無其他類型腎病,男25例,女23例,年齡(48±8.7)歲。4組檢測對象均按要求1個月內(nèi)未服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
1.2標本采集
所有對象均清晨空腹(禁食8~12 h)采集靜脈血3 mL 3 000 r/min離心分離血清,標本在2 h內(nèi)完成測試。
1.3儀器與方法
1.3.1儀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2方法β2MG、CySc采用免疫比濁法,HCY采用酶法。CySc、HCY試劑由重慶中源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β2MG試劑由浙江美康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尿蛋白正常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尿微量白蛋白組、臨床尿蛋白組與尿蛋白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隨著尿蛋白的增加CysC、β2MG、HCY的含量值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見表1。
表1 尿蛋白正常組、尿微量蛋白組、臨床尿蛋白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檢測結(jié)果(±s)
表1 尿蛋白正常組、尿微量蛋白組、臨床尿蛋白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檢測結(jié)果(±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尿蛋白正常組比較,#&P<0.01。
組別CysC(mg/L)HCY(U/L)β2MG(mg/L)對照組(n=48)尿蛋白正常組(n=51)尿微量蛋白組(n=53)臨床尿蛋白組(n=49)0.95±0.35(1.30±0.39)△(2.07±0.58)#(3.95±1.54)&9.45±5.3(12.4±6.5)△(21.8±10.5)#(31.5±16.6)&1.56±0.45(2.40±0.58)(3.25±1.24)#(6.02±1.69)&
DN是DM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是由于DM引起的微血管病變使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其濾過功能損害;另外,糖代謝紊亂促使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腎小管上皮組織肥大、腎小管基底膜受損和炎癥反應,導致腎小管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2]。DM的腎臟損害起病隱匿,早期無典型的臨床癥狀。目前,衡量腎臟功能損害的主要指標是腎小球濾過率(GFR),臨床常用BUN、Scr來衡量,GFR下降到30%~50%時,BUN、Scr才會有明顯變化,此時,已有60%~70%的有效腎單位受到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因此,BUN、Scr敏感性低,不適合作腎臟早期損害的檢測指標[3]。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之一,是一種非糖基化的小分子蛋白,分子量13 KD,含120個氨基酸殘基,由體內(nèi)所有有核細胞分泌產(chǎn)生,無組織特異性,其生成速率恒定。CysC由于分子小可被腎小球自由濾過,并且在近曲小管幾乎完全重吸收并降解,且不被腎小管分泌,因此,腎臟是清除循環(huán)中CysC的唯一器官[4]。血清中CysC的濃度是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而不受任何外來因素如性別、年齡、運動飲食等的影響,能敏感地反應腎小球濾過率的輕微變化[5]。因此CysC可反映腎臟早期損傷的內(nèi)源性指標,對診斷早期腎功能損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的代謝中間產(chǎn)物,在細胞內(nèi)由蛋氨酸脫甲基生成,70%的HCY從腎臟排出。正常腎臟可產(chǎn)生與腎小球濾過等量的HCY,使HCY在血循環(huán)中保持量的動態(tài)平衡,這種平衡的維持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腎功能的正常,無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還是腎小管上皮細胞HCY代謝功能異常均可影響血HCY的濃。腎臟即是HCY的排泄器官,也是其代謝器官,正常腎臟能使HCY通過轉(zhuǎn)氨基和硫基途徑被代謝。DM時,由于高血糖和糖基化終產(chǎn)物等因素影響,患者存在廣泛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異常,使腎微循環(huán)障礙,蛋白濾出,影響腎小管HCY代謝,使HCY升高。增高的HCY可加重腎小球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損害,促進腎臟系膜細胞的增殖,從而導致腎臟功能受損,高HCY可能是DN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6]。β2MG是由淋巴細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內(nèi)源性低分子量蛋白,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1.8 KD,由100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多肽,其廣泛存在于血漿、尿液、腦脊液、唾液以及初乳中,含量極微,正常人的合成率及從細胞膜上的釋放量相當恒定。Β2MG僅有腎臟排泄,其相對分子量小,可自由通過腎小球,99.9%的β2MG在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為氨基酸,故正常情況下β2MG的排出量保持穩(wěn)定水平[7]。當血中β2MG水平升高表明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或濾過電荷增加,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因此,β2MG水平變化可及時準確地反應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情況[8]。
CysC、HCY和β2MG與DN病關(guān)系密切,由表可知,尿微量白蛋白組、臨床尿蛋白組與尿蛋白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其濃度與DN的腎臟損害程度是平行的,隨尿蛋白含量增加濃度也相應增加,表明這3項指標在腎臟功能受輕微損傷時,就有很好的反應靈敏度,是反映腎臟早期損傷的可靠指標。因此檢測血中CysC、HCY和β2MG水平,可以提高腎病早期檢出率,為DN早期診斷、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1]馬強,吳永貴.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4,18(6):30-33.
[2]姚學紅.糖尿病腎病的腎小管損傷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5):534-535.
[3]練小芬,陳輝.丁胺卡那對腎功能早期損害的實驗指標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8):915.
[4]林立平.早期DN患者血清CysC變化[J].山東醫(yī)藥,2009,49(7):79.
[5]劉海燕.檢測血清CysC與β2微球蛋白在診斷慢性腎臟病患者早期腎功能受損方面的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1):25.
[6]龍訓琴.探討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意義[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3,24(4):23.
[7]羅偉波.血清β2微球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2):1873-1874.
[8]許妍.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4,35(11):2353.
R587
A
1672-4062(2016)09(b)-004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8.049
2016-06-18)
邱軍(1974-),男,山東鄒城人,本科,主管技師,主要從事臨床生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