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摘要】建筑結構設計是評定建筑工程安全與否的重要指標。在實際建筑工程中積極進行良好的建筑結構設計研究,形成有效的建筑結構類型,才能保證建筑的安全性能,才能更好的推動建筑行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建筑結構;安全隱患;設計;規(guī)范
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涉及到多方面因素,需要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從不同角度進行綜合考慮、分析,找到最為有效的結構設計質量與安全控制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質量與安全。
1、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必要性
建筑的結構安全性是衡量建筑結構設計合理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安全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建筑主體出現(xiàn)開裂和坍塌的能力。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如果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講,它是一種建立在統(tǒng)計學基礎上,對相關信息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總結,并結合實際的施工設計情況和施工水平、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狀況以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等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分析。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是建筑企業(yè)信譽的直觀體現(xiàn),企業(yè)負責人要借助資源優(yōu)勢和專業(yè)優(yōu)勢,增加其可控性。項目負責人要將工作重心放在設計層面,并以此為導向,為后期良好施工和資金合理應用做鋪墊。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各項要素都有其不同的輻射范圍,它們對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效用十分明顯。
2、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隱患
2.1缺乏整體牢固性
通常情況下,建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它的局部部分建筑的質量問題也很關鍵。建筑是一個由門窗、電梯、陽臺、樓道等很多要素綜合起來的整體。將它們分解開來,單一的質量問題,并不會對建筑整體結構產生較大干擾。但是從整體進行論證,它又是另一屬性的相關內容和信息。設計人員必須要參與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結構設計中,對結構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密切關注,將其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2抗震能力較弱
現(xiàn)在很多建筑結構的抗震性還是很弱,相關企業(yè)在建筑結構設計時為了能夠有效控制成本、節(jié)約材料開支。通過采用減少鋼鐵的用量和混凝土結構用量的方法,從而實現(xiàn)了片面的減少資本投資,提高了利潤的目的,通常這種情況會導致建筑結構的主體性能減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筑結構安全問題。
2.3結構缺乏耐久度
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只是局限于建筑結構本身,不注重對氣候、地形等外部干擾因素進行考慮。使得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過于傳統(tǒng)和單一,靈活度不足。設計人員并未根據(jù)地區(qū)情況,結合當?shù)貧夂?,在結構設計中進行靈活的變通,使得建筑結構設計過于局限,很難有所突破。
3、提高結構設計安全性的措施
3.1重視抗震設計
抗震設計是保障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它能夠確保在地震背景下,將房屋的破壞力度降到最低。抗震設計意識,可以提高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安全性水平,設計師能夠準確的定義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而規(guī)劃出可行的設計方法,確保建筑抗震設計具有實踐性的優(yōu)勢。設計人員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要結合地域性因素對抗震設計這一節(jié)點進行重點把握,將其納入建筑結構整體布局中,對設計脈絡進行清晰的梳理,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數(shù),將地震期間的建筑結構危害降到最低。
3.2提高自身設計水平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與推進,越來越多科技含量更高、更為智能的設計軟件得以推出,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精良的結構設計軟件。設計師應當不斷適應這種發(fā)展潮流與發(fā)展趨勢,要多去學習那些先進的設計軟件的用法與功效,并且將這些軟件更多的用到項目實踐中來。
3.3嚴格遵循建筑規(guī)范設計
設計規(guī)范主要服務于建筑設計,它以統(tǒng)一的標準,對設計人員進行約束,以降低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確保其標準性。設計人員要以設計規(guī)范為標尺,對自身的設計行為進行約束,將外部干擾因素降到最低,對與設計規(guī)范相沖突的設計行為進行約束,以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指數(shù)。
3.4正確運用軟件確保工程結構安全
各種結構的計算程序可以為計算提供很好的手段,要想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并在施工圖中
應用,除了程序的準確性外,還與輸人數(shù)據(jù)的正確性和結構簡化的合理性及程序選用的正確性,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必須根據(jù)工程設計經驗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根據(jù)其正確與否作為設計的依據(jù)。
3.5注重建筑結構計算設計
一個科學的建筑結構設計不僅僅是要和建筑實際施工設計相一致,更需要對建筑結構有一個精確的設計分析,采用最為科學的計算方法來設計出最佳的結構承載力。建筑結構設計屬于理工范疇的概念,其設計過程中包含很多計算方面的要素。例如,應力、承載力等。設計人員要將實際建筑工程情況作為參照指標,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借助專業(yè)的設計知識和工程類指標進行相關計算,對其結構承載力進行確定,然后以此為標桿開展具體的設計活動,確保每一個設計細節(jié)都能夠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要求相匹配,并以此為基礎,對相關設計行為進行支配,保障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
3.6加大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監(jiān)督力度
很多的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它們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安全監(jiān)督工作的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對于施工單位來說,要切實的加強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就需要重點強化安全監(jiān)督力度,確保結構設計的安全性。
3.7應用新技術
無論哪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都需要技術的不斷應用以及創(chuàng)新,尤其是在現(xiàn)代建筑行業(yè)和電子技術的結合,促使建筑結構計的內容越來越復雜,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結構設計的難度。設計單位要結合當前建筑市場格局,加強與科研機構的交流和合作,為建筑結構設計爭取契機,將新型設計理念和科研成果應用到建筑結構設計中,以最大程度保障其安全性。同時,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也要注重網絡媒體的參與性,避免設計方法和技巧過于單一,最大程度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可行性,滿足舒適、美觀、實用等多項設計訴求,確保以有限的資源爭取無限的建筑結構設計空間。
結語:
隨著現(xiàn)代建筑市場的不斷活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的使用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項目負責人和設計人員要立足于建筑工程全局,在結構設計過程中,對其相關要素進行綜合考量,并采取具體措施,對建筑工程的各項功能和安全性進行驗證,使其滿足結構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齊建民.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幾點建議[J].科技資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