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朐縣老年大學
分層組建微信群探索管理新形式
□山東臨朐縣老年大學
今年以來,臨朐縣老年大學積極探索學員學習交流的新途徑,依托時下流行的即時交流工具——微信,分層組建微信群,作為教學管理的新手段,為學員搭建了學習交流的新平臺,拓展了老年遠程教育新途徑。
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老年朋友對微信比較感興趣。為此,我們積極加以引導,分層組建了17個微信群,實現(xiàn)了在校學員、教師、學校工作人員全覆蓋,搭建起了老年朋友學習交流新平臺。
一是抓好試點今年年初,我們先將已開通微信的學員、教師組織起來建立了臨朐老年大學第一個綜合交流群——駢邑情未了。微信群建立后,師生們在群內交流學習心得,對學校工作建言獻策,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促進了學校工作。
二是建立班級交流群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我們提議由各專業(yè)教師、班長發(fā)起,以專業(yè)或班為單位建立微信群。僅用一周時間,就先后組建了琴韻悠悠(電子琴)、國樂飄香(二胡)、古韻唯美(葫蘆絲)等10余個學習交流群。
三是建立學校管理交流群由老年大學校長發(fā)起,老年大學工作人員、教師、班長參與,建起教學管理微信群,隨時探討交流班級管理、教學方法等。
為了讓學員們能用、愿意用微信,我們堅持多措并舉,抓好培訓引導,讓更多老年人熟練使用微信。
一是舉辦智能手機和微信使用知識培訓班聘請專業(yè)人員,將智能手機、微信等相關知識制作成簡單易懂的PPT課件,通過直觀的形式對學員進行培訓,使其熟悉各自智能手機的操作方法,掌握微信及微信群的使用方法。目前,已舉辦3期培訓班。
二是印制微信操作手冊在舉辦培訓班的基礎上,印制微信操作手冊2000冊,發(fā)放給學員和各基層教學點。操作手冊對微信的注冊、登陸,微信群信息查看、發(fā)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學員對照手冊就能輕松學會使用微信。
三是個別輔導對于個別年齡大、理解慢的學員,由工作人員或操作熟練的學員手把手地進行輔導,直至其能夠獨自操作。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微信也不例外。為讓微信群充滿正能量,我們針對微信群日常使用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制定了微信群規(guī),與各位微信好友“約法三章”。群規(guī)內容為“一必須三鼓勵六禁止”:“一必須”即微信群成員必須實名制;“三鼓勵”即鼓勵積極參與聊天、發(fā)貼、發(fā)照片或視頻,鼓勵成員友愛、團結、平等、尊重,鼓勵成員熱情參與、文明發(fā)言、分享快樂、傳播正能量;“六禁止”即禁止長期潛水不發(fā)聲,禁止有歧視、攻擊、騷擾、過激等不良言行,禁止發(fā)布任何危害國家利益的內容和涉及黃賭毒等話題,禁止發(fā)布和轉發(fā)未經核實的廣告求助信息、慈善信息和商業(yè)信息,禁止對外泄露群內好友個人資料信息和照片信息,禁止發(fā)布與本群專業(yè)學習無關的內容。
微信群建立后,在老年大學管理、教學、學員交流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搭建了學校管理新平臺學校通過微信群下發(fā)各類教學安排、通知等,以往需要一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xiàn)在只需幾分鐘即可,既節(jié)約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以前當面征求學員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收效甚微,今年使用微信群共收集到有關教室設施完善、教學方法改進等各類意見、建議20余條,其中12條被學校采納。
二是建起了空中新課堂葫蘆絲班是我校新開設的專業(yè),為記住動作要領、吹奏技巧,班長用手機拍攝了老師的授課視頻上傳到微信群內,學員們可以隨時觀看。許建軍老師在群內及時為大家答疑解惑,用“微信”指導大家練習。國畫班白興安老師定期在國畫班群內發(fā)布作業(yè),上傳個人作品供學員們欣賞臨摹,受到了學員們的歡迎。
三是架起學員交流新橋梁茶余飯后,老年學員通過微信,可以交流學習心得、學習方法、請教問題、共享美文美圖。老年學員劉興坤高興地說:“加入微信群太好了,就像老師、朋友在身邊,學習交流真方便?!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