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稅收理念也逐漸發(fā)生著重要的變化,體現(xiàn)著不同時代的特色。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國公共財政體制下稅收理念的轉變,重點分析了稅收理念轉變對稅收建設產(chǎn)生的影響,針對性地提出了幾個適應稅收理念轉變的對策,希望為后期稅收建設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公共財政;稅收理念;稅收
稅收理念并非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涵蓋了稅收人、征稅人以及用稅人等各個方面,代表的是人們對稅收的理解和認同感。稅收也并不是一個一層不變的概念,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稅收理念也會隨時做出調(diào)整和改變。同時,每種稅收理念下面都有著各自相對應的觀念、制度以及管理行為。盡管稅收理念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建立起一種與公共財政體制相匹配的稅收理念,因此,稅收涉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關系也較為混亂,嚴重影響了稅收的健康。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稅收理念的轉變,針對轉變研究相應的應對措施,然后幫助我國建立起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的稅收體系。
一、公共財政體制下稅收理念的轉變
生產(chǎn)型財政模式導致人們對稅收的認識并不全面,甚至還產(chǎn)生極其復雜的認識。首先,一方面,人們畏懼稅收,另外一方面又厭惡稅收,在這兩種情緒的引導下,人們會采取各種各樣的行為應對稅收。稅收機關和相關的職能部門也更多的只是注意使用自己的權利,而對于自己應該承擔的義務則選擇了忽視,這種情況就直接導致了稅收理念的偏差,各種違背稅收制度的行為層出不窮,嚴重危害了整個經(jīng)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
后來,隨著社會的逐漸發(fā)展,生產(chǎn)型財政也慢慢地被公共財政取代,人們開始重新認識稅收的本質?,F(xiàn)代公共財政對于稅收的本質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強調(diào)了其公共屬性,并且明確了政府和個人的職能分工。這種認識給稅收進行了全新的定義和解釋,同時也梳理清楚了社會成員與稅收之間的關系,對于權力和義務也進行了詳細的概括。稅收本質的變化也導致稅收理念的改革,稅收理念從此呈現(xiàn)出了嶄新的面貌,人們對稅收的認識也發(fā)生了重要的改變,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稅收模式開始逐漸在社會上形成。
二、稅收理念的轉變對稅收建設的影響
1.確立納稅人主體地位
實際的納稅過程中,納稅人的義務身份體現(xiàn)的較為明顯,但是相應的權利身份并沒有得到合適的體現(xiàn),這也是現(xiàn)代稅收理念的缺失。按照現(xiàn)代稅收理念來理解,公共財政應該是屬于納稅人的財政,因此,納稅人在承擔義務的同時,也應該享受相應的權利。稅收相關的制度對這種納稅人應該享受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和說明,主要從基本的需求出發(fā),包括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從納稅人應該享受的公共服務、整個稅收使用的過程監(jiān)督以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方面進行歸納和總結,全面的維護了納稅人的基本權益。最重要的是,根據(jù)這些方面的制度去保障納稅人的自尊和積極性,激勵他們按時、按量納稅,確保稅收的持續(xù)健康。
2.強調(diào)稅收成本管理
根據(jù)稅收的實際情況,成本可以分為“遵從成本、行政成本以及制度成本”等三個方面。首先是遵從成本,這方面主要是指納稅人按照相關的行政機關的要求而產(chǎn)生的費用支出,這種支出在西方理論中又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和闡釋,主要包括時間成本、貨幣成本以及心理成本,這些方面數(shù)值的高低也直接關系著納稅人的遵從力度,因此,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行政成本,主要是征稅機關在征收稅收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成本,這種成本與稅收征收的行政效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制度成本,主要是國家在制定相關的稅收政策的過程中投入的有關成本,這部分成本包括了費用和制度等等。整體說來,稅收理念的整體改變也導致全新的納征關系的建立,而要想建立健康穩(wěn)定的納征關系,就必須注意各種成本的控制。因此,對于公共財政的稅收理念的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稅收成本的管理。
3.重視稅收公平問題
稅收公平是現(xiàn)代稅收理念的關鍵?,F(xiàn)實社會中,由于人們并沒有較強的稅收意識,因此也經(jīng)常忽視稅收征管效率與稅收公平之間額關系。其實,對于稅收理念來說,稅收應該注重多個方面的公平,一方面是稅負,另外一方面還關于管理層面。因此,我們應該在實際納稅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各種公平,樹立健康的納稅認識。
4.關注政府用稅的透明度
公共財政理念是現(xiàn)代稅收理念的表現(xiàn),因此我們也應該抓住公共財政理論的精髓,理解國家財政的本質。作為納稅人,在承擔自己納稅義務的同時也享受的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比如知情權,也就是說自己有權利指導自己所納的稅主要是用在哪些地方了。盡管用稅的情況不能完全解釋清楚,那么也必須將具體的使用取向進行交待。也就是說,財政應該保證用稅的透明,讓納稅人真正地了解稅收的具體使用情況。
三、適應稅收理念轉變的對策建議
1.保障納稅人權利的對策措施。
納稅人的權利主要是從納稅人的主體地位來進行體現(xiàn)的。首先,憲法中應該將納稅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基本權利進行解釋和說明,然后充分地明確納稅人的各項基本權利;其次,建立合理的監(jiān)督機制。通過一些合理的手段,建立公開透明的監(jiān)督機制,保障納稅人對稅收使用情況的知情權,并且建立各種通道維護監(jiān)督體系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再者,權利救濟制度也是不容忽視的。建立健全稅收救濟制度,有利于幫助納稅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時解決各種爭端。
2.降低稅收成本的對策措施
稅收成本如果過高,則不利于稅收征收的順利進行,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積極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稅收的成本。首先,利用設計簡潔的稅收表格代替復雜的申報手續(xù),明確納稅的方式和行為;其次,規(guī)范納稅人的中介服務,盡可能地提供高效的服務,方便納稅。再者,針對納稅人的獨特心理,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心理成本;還有,科學地設置有關的納稅管理機構,加強彼此的工作銜接和溝通;最后,制定相關的稅收制度,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維護稅收公平的對策措施
稅收公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維護稅收公平。首先,稅負的公平必須引起重視,因為,稅負涵蓋了多個方面,對于整個稅收體系都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其次,稅收環(huán)境必須優(yōu)化,確保管理公平。針對管理方面,應該采取一些現(xiàn)代化的管理手段,確保稅收納征的雙方能夠及時地了解信息,互通有無。稅收的執(zhí)法部門更要肩負起重要的職責,公平的采取一切行動,確保稅收的公平性。
4.促進政府誠信用稅的對策措施
政府是社會成員繳納的稅收的主要使用者,因此,政府的使用稅收的行為應該保持著公開透明的狀態(tài),讓納稅人進行監(jiān)督和約束,這也是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政府使用稅收的時候,必須謹記自己的角色,依法使用各種稅收,確保每一筆稅收都能夠用到實處。同時,政府也應該樹立嶄新的市場觀,認真核算財政支出的各種成本,保證每一筆財政支出的合理性。同時,也必須將自己所有的用稅行為放置在公開透明的機制下,接受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監(jiān)督??梢愿鶕?jù)稅收的征收情況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的現(xiàn)狀,酌情建立合理科學的用稅預算機制,同時嚴格設置財政制度,加強信息的公布與監(jiān)督,確保信息的透明與公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稅收理念一直扮演著較為關鍵的角色,因此,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稅收理念改革對稅收建設的影響,同時,從多個方面入手,積極順應稅收理念的改革。
參考文獻:
[1]王濤.推進新農(nóng)村建設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思考[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23(4):119-120.
[2]費琳琪.發(fā)揮稅收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中職能作用的探討[J].遼寧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5):27-28.
[3]孫新宇.擴大我國居民消費需求的稅收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4(09):23-45.
[4]王蕾.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稅收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5(07):33-36.
[5]朱艷紅.試論資源型城市生態(tài)重建中的財政稅收政策支持[J].現(xiàn)代商業(yè),2014,20:58-59.
[6]儲德銀,閆偉.稅收政策與居民消費需求——基于結構效應視角的新思考[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12(03):11-17.
作者簡介:晁京華,1975年11月,女,河南省濮陽市水利勘測設計院,經(jīng)濟師,研究方向:財政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