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燁,劉鄭琦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
寧波軌道交通軌道振動預測研究及優(yōu)化
程燁,劉鄭琦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055)
在軌道交通初步設計階段地下線軌道減振設計中,對距外軌中心線兩側10~60 m范圍內的環(huán)境敏感點,往往采用踏勘、工程類比等經驗方法進行設計,具有一定的誤差。在采用《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城市軌道交通》(HJ453—2008)振動預測模型的基礎上,參考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經驗,研究適用于寧波軌道交通地下線軌道振動預測模型,并采用計算機語言實現預測模型程序化以提高設計效率。在初步設計階段,振動預測的標準化、自動化,對穩(wěn)定區(qū)間軌道高度,細化概算投資,減少設計反復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線;振動預測;計算機程序
在城市軌道交通初步設計階段,軌道減振設計多根據沿線踏勘調研、建筑物離線路距離、工程類比等因素進行設計,存在著一定誤差,無法對減振方案、區(qū)間軌道高度、概算投資提供嚴謹的設計輸入,甚至在環(huán)評報告批復后產生較大的設計反復。
城市軌道交通振動的產生和傳播與列車的構造、行車速度、軌道及隧道結構、沿線地質條件等諸多因素有關。本文在采用《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城市軌道交通》(HJ453—2008)(下簡稱《導則》)振動預測模型的基礎上,參考其他城市有益經驗,完善《導則》修正量取值范圍較大等不便,研究適用于寧波軌道交通地下線軌道振動預測方法,并采用計算機語言實現預測過程程序化以提高設計效率。
1.1預測范圍
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線多經過學校、居民區(qū)、醫(yī)院、實驗室等地段,需要采取一定的減振措施以減小列車運行對沿線環(huán)境敏感點的影響,避免居民投訴[1]。《導則》8.1.4條[2]規(guī)定,列車運營期間振動預測包括對距外軌中心線兩側10~60 m范圍內敏感點振動預測、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軌中心線兩側10 m范圍內敏感點二次結構噪聲預測(線路下穿敏感點)、距外軌中心線兩側60 m范圍內文保目標振動速度預測。
地下線在選線初期就多沿既有道路或規(guī)劃道路敷設,盡量避開文保目標,故線路直接下穿敏感點、靠近文保目標等情況較少,即使存在以上情況,往往采用較高級別減振措施,措施技術成熟,方案穩(wěn)定,變數不大。然而,距外軌中心線兩側10~60 m范圍內分布著沿線超九成的敏感點,且敏感點種類繁多,住宅、商業(yè)、學校等星羅密布,振動預測工作量最為繁瑣,工況最為復雜,對軌道減振設計影響最大,故本次研究以此為重點。
1.2預測公式及參數
《導則》附錄C推薦了列車運行時振動的基本預測模型,該模型在運用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3],例如沒有明確振源取值、未考慮線路曲線修正等。本文以預測敏感點垂向Z振級最大值VLzmax為評價量,參考北京、上海等振動預測經驗[4-6],研究適用于寧波軌道交通地下線軌道振動預測模型。
寧波軌道交通不同線路間地下線軌道結構、設計參數保持一致,車輛為B型車(軸重≤14 t),6節(jié)編組,普通地段采用60 kg/m鋼軌、彈性扣件、預應力混凝土長枕式整體道床。
1.2.1振動預測公式
依據《導致》中預測模型和預測思路,現提出列車運行時敏感點垂向Z振級最大值VLzmax預測式,見式(1)和式(2)。在該模型中,振動預測結果是在振動源強上考慮不同工況條件加以修正而得到的。
(1)
(2)
式中VLzmax——敏感點垂向Z振級最大值,dB;
VLzmax,0——列車振動源強,dB;
C——修正項,包括:速度修正CV、軸重修正CW、軌道結構修正CL、輪軌條件修正CR、隧道結構修正CH、距離修正CD、建筑物類型修正CB及曲線修正CQ,單位均為dB。
1.2.2修正參數
(1)振動源強VLzmax,0。源強的確定主要有3種方法,一種是采用地方標準,如《北京市地鐵噪聲與振動控制規(guī)范》(DB11/T838—2011);一種是運營線路實測數據,如廣州地鐵;一種是利用已有資料,目前大部分城市軌道交通采用該種方法[7]。
寧波軌道交通目前沒有針對軌道振動預測的地方標準或指導性文件,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已運營,但其車輛滿載率較低,且運營時間較短實測數據較少,無法利用現有數據作為振動源強取值依據。上海與寧波同處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均為沖積平原,土層地質特點類似,且上海軌道交通運營多年,地鐵振動從規(guī)范到實測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故本次所用振動源強取值將依據寧波前期線路環(huán)評情況,引入上海經驗。
《城市軌道交通振動和噪聲控制簡明手冊》3.1.2[8]條列出了上海地鐵運行振動源強,見表1,表中數據基于現場測試數據得到,對應的軌道條件為:列車速度60 km/h,線路采用60 kg/m鋼軌,無縫線路,彈性扣件和普通整體道床。
表1 軌道交通車輛運行振動源源強(鉛垂向最大Z振級)
《上海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guī)劃(2010~2020年)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中上海地鐵地下段列車振動源強采用87.4 dB[9]。
綜上,確定寧波市軌道交通地下線振動源強為VLzmax,0=87.4 dB。
(2)速度修正CV。CV=20lg(v/v0),其中:v0為源強參考速度,可知v0=60 km/h;v為接近敏感點對應區(qū)段列車通過時的平均運行速度。
(3)軸重修正CW。CW=20lg(w/w0),其中:w0為源強參考軸重,可取w0=16 t;w為所預測車輛軸重,w=14 t。
(4)普通地段軌道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長枕式整體道床,無縫線路,車輪圓整,鋼軌表面平順,隧道結構為單圓單線,則軌道結構修正CL、輪軌條件修正CR、隧道結構修正CH均為0。
(5)距離修正CD。敏感點至外軌中心線水平距離大于5 m時,CD=-20lgR+12,其中:R為敏感點至軌頂面外軌中心線的直線距離,R=sqrt(L2+H2),L,H分別為敏感點至外軌中心線水平距離、至軌頂面垂直距離。
軌道減振措施需涵蓋振動最不利情況并延伸一定長度,考慮到沿線多為一定規(guī)模的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故L取值為敏感點至外軌中心線水平最近距離,H取值為敏感點處隧道埋深,可由線路平縱斷面圖得到。
(6)建筑物類型修正CB。根據《導則》可知,Ⅰ類、Ⅱ類建筑物對應修正值波動較大,且均為負值,使得振動預測結果偏??;Ⅲ類建筑物對應修正值為-3~+3 dB,工程實施過程中Ⅲ類建筑物多考慮拆遷。
對于居住區(qū),應取值保守,充分留有設計余量,避免居民投訴[10],對于Ⅰ類、Ⅱ類建筑物,CB可取0[11],對于不拆遷的Ⅲ類建筑物,CB取+3。
(7)曲線修正CQ?!秾t》中未考慮線路曲線地段對振動的影響,曲線地段鋼軌磨耗會加重列車通過時的振動[12]。寧波經濟發(fā)達,中心城區(qū)商業(yè)、住宅密布,地下水系、河流豐富,且歷史文化遺址較多,故軌道交通線路小半徑曲線較多,振動預測曲線修正不能忽略。
參考北京市地方標準《北京市地鐵噪聲與振動控制規(guī)范》(DB11/T 838—2011)[13],當線路為直道或彎道曲線半徑R>2 000 m時,修正量為0 dB;當線路為彎道500 m 代入參數,經整理后,可知軌道振動預測模型如下 VLzmax=98.24+20lg(v/60)- (3) 2.1振動預測模型計算 寧波已運營地鐵線路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工程缺乏實測數據,在建項目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工程、5號線一期工程環(huán)評報告已公示。 施工圖設計階段軌道減振設計應以環(huán)評報告的預測為依據,因而初步設計階段利用精確度較高的振動預測模型可以極大地提高設計效率[14]。利用本文振動預測模型對寧波軌道交通在建項目敏感點進行預測,并將計算結果與對應環(huán)評報告進行對比[15-17],結果見表2。其中,敏感點編號取自環(huán)評報告,建筑物類型通過沿線調研綜合判定。 表2 寧波地鐵振動預測模型與各工程環(huán)評預測結果對比 3號線一期工程環(huán)評報告振動源強對應的軌道條件、測點距軌道距離等與本文模型相同,但其取值為84.2 dB,比本模型低3.2 dB。報告中敏感點附近列車運行速度接近于真實情況,也考慮了曲線修正,預測結果比本文模型預測結果低約3 dB,主要是振動源強取值較低造成的。 4號線工程、5號線一期工程環(huán)評報告振動源強參考了上海軌道交通,取值、軌道條件等與本文模型相同。環(huán)評報告所用運行速度均取設計最高時速,且沒有考慮曲線修正,本文模型預測結果與報告預測結果基本一致,其誤差范圍約為-2~+1 dB。 各線環(huán)評報告所用源強、修正條件等不同,使得寧波軌道交通不同線路間地下線軌道減振設計有所差異,不利于線網設計標準、減振措施的統(tǒng)一。 對距外軌中心線兩側10~60 m范圍內的敏感點,本模型預測結果與上述環(huán)評報告預測結果基本一致,其誤差范圍較小,具有一定精度,足以滿足初步設計階段軌道減振設計的使用要求,也對寧波后續(xù)線路地下線軌道振動預測提供有益的參考。 2.2振動預測模型程序實現 通過輸入敏感點對應區(qū)段列車通過時的平均運行速度v,敏感點距外軌中心線水平最近距離、隧道埋深L、H,通過踏勘、調研判斷建筑物類型修正CB以及通過線路條件判斷曲線修正CQ,可計算得出敏感點因列車運行產生的垂向Z振級最大值VLzmax。對該過程進行程序化設計,分為3部分即輸入數據、判斷參數及計算振動預測值,其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振動預測模型程序化流程 通過常用計算機語言,利用預測模型程序化流程即可實現振動預測程序化、智能化。選取5號線一期工程V46敏感點為例,輸入運行速度、距離要素、建筑 物類型,通過敏感點所處曲線半徑大小判斷出曲線修正后,即可由計算機輸出振動預測值為69.4 dB。 在《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城市軌道交通》(HJ453—2008)振動預測模型的基礎上,總結、優(yōu)化并得出了適合寧波軌道交通地下線軌道振動預測模型,實現預測過程程序化,主要結論如下。 (1)《導則》中推薦的振動預測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應結合振動測試、參數優(yōu)化等有益經驗,并結合工程所在地實際情況得出相適應的振動預測模型。 (2)振動預測模型預測結果應盡量接近環(huán)評報告,得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振動預測模型,對后期線路初步設計階段軌道減振設計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3)振動預測是在確定振動源強的基礎上,考慮不同工況條件加以修正而得到,采用計算機語言將振動預測程序化可大大提高設計效率,減少人工計算出現的各種失誤。 [1]王羽杰.廣州地鐵4號線北延段工程軌道減振方案比選[J].鐵道標準設計,2012(11):15-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部.HJ453—2008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城市軌道交通[S].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8. [3]李憲同,張斌,戶文成,等.北京地鐵環(huán)境振動預測中源強選取的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2,15(8):80-83. [4]高廣運,朱林圓,李衛(wèi)華,等.上海地鐵1號線人民廣場振動測試與分析[J].地震工程學報,2014(3):429-433. [5]孫麒云,張鶴年.城市軌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動實測與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11(7):98-101. [6]李憲同,張斌,戶文成,等.北京地鐵環(huán)境振動預測中源強選取的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2,15(8):80-83. [7]辜小安.城市軌道交通環(huán)境影響評價中地下線路振動源強取值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鐵路節(jié)能環(huán)保與安全衛(wèi)生,2013,3(5):211-216. [8]孫家麒.城市軌道交通振動和噪聲控制簡明手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9]上海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guī)劃(2010—2020年)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R].上海: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2009. [10]劉力,王文斌,陳曦,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引起建筑物內振動超標治理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5,59(8):150-155. [11]謝詠梅,劉揚,辜小安.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線振動環(huán)境影響分析[J].都市快軌交通,2012,25(2):59-63. [12]王洪剛,肖宏,彭華.地鐵小半徑曲線鋼軌波磨影響因素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13,57(8):59-62. [13]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DB11/T 838—2011北京市地鐵噪聲與振動控制規(guī)范[S].北京: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2011. [14]韓義濤.城市軌道交通減振降噪分析及工程措施[J].鐵道工程學報,2010,27(2):85-88. [15]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R].寧波: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2014. [16]寧波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寧波市軌道交通4號線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R].寧波: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2015. [17]寧波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寧波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R].寧波: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2016.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f Track Vibration Prediction of Ningbo Rail Transit CHENG Ye,LIU Zheng-qi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Ltd.,Beijing 100055,China) In the vibration-reduction design of underground track at preliminary design stage of urban rail transit,the reconnaissance,engineering analogy and other empirical methods are often adopted to address th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oints within the range of 10~60 m away from the outer rail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er line,which may have a certain error.Based on vibration-reduction model of Guidelines,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vibration-reduction methods applied to underground track of Ningbo rail transit with reference to the experiences of Beijing,Shanghai and other cities,and use computer language to fulfill programmed prediction model for better design efficiency.At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tage,standardization and automation of vibration prediction play an important rule in stabilizing track structure height,and specifying investment budget,and reducing repeated design. Urban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line; Vibration prediction; Computer program 2016-03-21; 2016-05-04 寧波軌道交通減振降噪專題研究(SJ5111) 程燁(1985—),男,工程師,2008年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E-mail:jaba2008@tom.com。 1004-2954(2016)10-0001-03 U213.2 A 10.13238/j.issn.1004-2954.2016.10.0012 振動預測模型計算及程序實現
3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