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品月 黃惠橋 李月明 黃翠青 韋敏儉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模式在急診??谱o士臨床實踐培訓中的應用
陶品月黃惠橋李月明黃翠青韋敏儉
目的:探討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PTC)模式在急診??谱o士臨床實踐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通過建立PTC工作站,將參加急診??谱o士培訓的3期共52名學員采用PTC模式對其進行培訓,比較培訓前后學員的創(chuàng)傷急救知識、專項操作、授課成績、情景演練考核結(jié)果,分析PTC教學模式下學員的培訓效果。結(jié)果:采用PTC模式對學員進行培訓,52名學員培訓后急救知識、專項操作、授課能力、情景模擬考核成績均合格,培訓后學員的考核成績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PTC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對我國急診??谱o士培訓模式的一種探索和補充,能有效提高學員的應急處置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急救培訓方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急診??谱o士;PTC模式;臨床實踐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7.057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PTC),是由世界初級創(chuàng)傷委員會發(fā)起的,以麻醉、急診、院前急救醫(yī)師為主要培訓對象,以規(guī)范化、標準化、實用化程序和措施處置各類創(chuàng)傷患者為主要培訓內(nèi)容,旨在提高臨床醫(yī)師應對創(chuàng)傷病例患者的緊急處置能力,解決第一時間內(nèi)對創(chuàng)傷病例進行及時、規(guī)范、有效醫(yī)治問題的一項國際繼續(xù)教育項目,也是當今世界范圍內(nèi)最有影響力的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之一[1]。近年來,自然災害及意外事故頻發(fā),急診科是創(chuàng)傷救治的重要部門,而急診護士在其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急診??谱o士,必須具備精湛的急救技術(shù),準確的應急能力,才能在緊急情況下臨危不懼,協(xié)調(diào)配合搶救[2]。目前國內(nèi)對急診??谱o士培養(yǎng)尚在起步階段,無統(tǒng)一、固定模式。我院自2013年成為我省急診??谱o士臨床實踐培訓基地以來,共接收3期52名學員,為了更好地完成急診救護及突發(fā)事件的搶救任務,全面提高急診護士快速反應能力,我科嘗試運用PTC模式對急診??谱o士進行臨床實踐培訓,以期為急診??谱o士培訓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鑒和參考依據(jù)。本模式的引用,得到了學員的積極參與和高度評價,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2014年7月我院急診科進行1個月臨床實踐的急診??谱o士學員共3期52名作為研究的培訓對象。納入標準:在護理學院完成了為期1個月的理論學習并通過考核的學員。52名學員中,男5名,女47名。平均年齡(29.0±4.5)歲。工作年限(8.9±4.2)年。來自省內(nèi)三級甲等醫(yī)院34名,三級乙等醫(yī)院6名,二級甲等醫(yī)院12名,本科30名,大專22名。主管護師16名,護師32名,護士4名。副護士長職務以上有7名,其余45名無職務。
1.2培訓方法
1.2.1培訓教師的選拔培訓老師除了具備帶教??谱o士的資質(zhì)外,另需參與PTC培訓,并取得“中國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培訓合格證書”及“中國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教師培訓合格證書”。
1.2.2培訓內(nèi)容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手冊”為教材,包括學員模塊和師資模塊,前者主要包括系統(tǒng)、快速地評估傷情,頭部、胸腹、骨盆、脊柱等部位嚴重創(chuàng)傷的識別和處理、轉(zhuǎn)運指證及轉(zhuǎn)運前處理等理論學習內(nèi)容,以及氣道管理、呼吸支持、循環(huán)支持與止血等實踐技能培訓;后者主要包括教學理念和能力培訓等。
1.2.3培訓方式(1)學員模塊。建立PTC工作站,按培訓要求,對培訓內(nèi)容進行整合,充分做到理論與操作及實踐有效結(jié)合,采用PTC中的講座,技能傳授,情景模擬的方式對學員進行培訓。首先,每天利用1~2 h進行相關(guān)知識講座,隨后用大約2 h的時間以技能傳授的方式(教師操作→教師操作并講解→教師操作、學員講解→學員操作并講解)進行標準示教與講座相關(guān)的、學員需要熟練掌握的操作項目,然后,學員利用3~4 h的時間分組到急診各區(qū)域重點觀摩學習當天講座的相關(guān)知識,晚上書寫總結(jié)、體會。實習期內(nèi)的每周五,培訓老師按編排好的腳本進行模擬場景,由4個培訓老師分別擔任醫(yī)師、護士、患者、旁觀者角色進行標準操作示教,然后學員分組以組內(nèi)不同角色身份進行反復練習,演練時始終遵循ABCDE檢查順序:A(氣道)-B(呼吸)-C(循環(huán))-D(神經(jīng)功能障礙)-E(全身檢查)。(2)師資模塊。臨床實踐初期安排有1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及授課技巧專題講座。
1.3觀察指標
1.3.1創(chuàng)傷急救知識考核分數(shù)培訓前后采用同一套題對學員進行考核,30道單項選擇題,15 min答題,總分30分。
1.3.2創(chuàng)傷急救技能考核分數(shù)培訓前進行摸底考核,培訓后考核專項技能操作,培訓前后考核的項目相同??荚嚲谖以杭痹\科舉行,由固定老師按“55項臨床護理技術(shù)操作標準”以及“PTC專項操作評分標準”統(tǒng)一評分,滿分100分。
1.3.3授課考核分數(shù)培訓前后,要求每個人準備5 min的PPT講課,可以自我介紹,或者介紹自己所在的醫(yī)院,沒有規(guī)定內(nèi)容,學員可以自由發(fā)揮,5位老師按“廣西醫(yī)科大學授課評分表”進行逐項打分,總分100分,綜合5位老師所打分的平均分為該學員的授課得分。
1.3.4情景模擬演練考核分數(shù)PTC培訓前后進行情景模擬演練考核,評價學員對ABCDE的落實情況。ABCDE五步驟每步驟各20分,總分100分。
1.4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培訓前后學員理論、操作、授課成績比較(表1)
表1 培訓前后學員考核成績比較(分,±s)
2.2PTC培訓前后情景演練考核得分情況比較(表2)
表2 培訓前后情景演練考核得分情況比較(分,±s)
3.1PTC模式是急診??谱o士培訓的一種新途徑我國急診??谱o士培訓尚處于初期起步階段,培訓時間短,多則6個月,少則2個月。我院將全區(qū)內(nèi)急診??谱o士培訓采用全脫產(chǎn)的方式,進行為期2個月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的培訓,學員經(jīng)過1個月理論學習并通過考試后即進入臨床實踐。作為全區(qū)急診??谱o士的培訓基地,我院為在短短的1個月時間里,盡可能提高學員的理論及技能水平采用PTC模式進行培訓,因PTC模式具有培訓時間短,包括2天的專業(yè)課程及1天的教師課程,但培訓效果優(yōu)的特點,其目的在于培訓醫(yī)護人員面對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的緊急處置能力,與急診專科護士培養(yǎng)目標相一致。結(jié)果顯示,培訓后學員的創(chuàng)傷急救知識、專項操作成績、授課成績、情景模擬考核得分均較培訓前提高,說明PTC模式對提高急診??谱o士的急救水平、技能操作、授課能力具有促進作用。
3.2PTC培訓模式提升了學員的應急處置能力PTC推崇的理念是任何患者都可以采用ABCDE 5個步驟進行評估,以確?;旧С?。PTC能幫助醫(yī)護人員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救治,從氣道到呼吸再到循環(huán),在保證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情況下,完成全身評估,可以有效提升護理人員快速、系統(tǒng)救治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的能力,為培養(yǎng)專業(yè)化急救護理隊伍提供有力保障。PTC遵循的原則是優(yōu)先采用快速、簡便、創(chuàng)傷小的救治方法,如在管理氣道時要求首先選用提頦法或托頜法,而不是忙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處理張力性氣胸時首選粗針穿刺排氣,而不是胸腔閉式引流;指導學員通過常用的視、觸、叩、聽等基本臨床手段發(fā)現(xiàn)危及生命的傷情,采用PTC提出的AVPU神經(jīng)系統(tǒng)評估法(A為清醒,V為無應答,P為疼痛刺激無反應,U為無反應)評估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以及通過觸摸動脈搏動的方法快速判斷傷者的血壓情況即能觸摸到橈動脈搏動,提示收縮壓>80 mmHg,能觸膜到股動脈搏動提示收縮壓>70 mmHg,能觸膜摸到頸總動脈搏動提示收縮壓>60 mmHg。根據(jù)救治現(xiàn)場的情況善于就地取材,最大限度救治傷者。向?qū)W員強調(diào)只要是創(chuàng)傷患者均視為頸椎損傷患者,必須首先實施頸椎保護,而后再進行其他的救治。結(jié)果顯示,PTC培訓后學員的情景演練考核得分較培訓前高,這也說明了PTC培訓后ABCDE 5個步驟落實更到位、更規(guī)范,這對患者來說能及時解除危及生命的問題,對醫(yī)護人員來說則能形成一套標準化的處理流程,提高學員的處置能力。
3.3PTC培訓模式提高了學員的授課技能PTC的課程設計里有專門的師資培訓模塊,由資深的老師向?qū)W員傳授授課的技巧及PPT的制作,這對于學員來說也是有益的,因為好的授課技巧,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僅對PTC培訓模式的效果進行了一個短期的評價,長期效果尚不明確,可進行跟蹤調(diào)查研究,且應在學員所在的醫(yī)院,由護理部成立質(zhì)量管理小組,進行垂直管理,構(gòu)建并實施專科護士繼續(xù)教育管理體系,保障繼續(xù)教育學習效果。
急診??谱o士培訓工作是一個不斷更新、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3],因其尚無統(tǒng)一的培訓模式,是在摸索中前進。近年來已提出有多種方法和模式,包括情景演練法[4]、技能競賽法[5],多向性交往模式[6]、全程動態(tài)責任管理模式[7]等,均取得一定成效。PTC培訓模式是對我國專科護士培訓模式的一種探索和補充,該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學員的急救知識、操作和授課技能水平,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能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自信心。因此PTC教學模式值得推廣運用于急診??谱o士培訓。
[1]任倩.急診科護理人員分層次??婆嘤柕姆椒靶Ч治鯷J].當代護士,2010(12):166-167.
[2]王芝,姜梅,許燕,等.專科護士院內(nèi)繼續(xù)教育管理體系的實施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2):103-104.
[3]向莉,楊瑤.急診??谱o士培訓中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0,8(31):2880-2881.
[4]丁蕾,田豐.情景演練法在急診??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4):113-114.
[5]楚基偉.技能競賽在急診??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9):70-71.
[6]許燕,楊麗萍,馮薇,等.多向性交往模式在急診急救??谱o士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2):3950-3951.
[7]趙禮婷,周穎,牛小秀.全程動態(tài)責任管理模式在急診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教學中的實施效果[J].全科護理,2015,13(3):282-283.
(本文編輯劉學英)
Application of primary trauma care mode in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 of specialized emergency nurses
TAO Pin-yue,HUANG Hui-qiao,LI Yue-ming,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53002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imary trauma care (PTC) mode in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 of specialized emergency nurses.Methods:Established PTC work station, conducted training on 52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pecialized emergency nurse training of the 3 phases with the PTC mode, compared trauma care knowledge,special operation, teaching achievement, scenario exercise examination result of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and analyz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tudents under the PTC teaching mode.Results:First aid knowledge, special operation, teaching ability and scenario exercise examination result of the 52 students after the training of PTC mode were all qualified, students’ examination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PTC teaching mod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an exploration and supplement for specialized emergency nurse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I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emergency handling ability, and it is an effective first aid training method, for which it i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Specialized emergency nurses;PTC Mode;Clinical practice
530021南寧市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急診科
陶品月:女,碩士在讀,主管護師
黃惠橋
廣西急診與醫(yī)學救援人才小高地開放性課題(GXJZ201430)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