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江蘇連云港 222001
母嬰分離的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
王燕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江蘇連云港222001
目的 以調研的方式對處于母嬰分離狀態(tài)的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探討護理干預對糾正該類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正面意義。方法 于2015年1月—6月,經便利抽樣采集90例該院婦產科母嬰分離的高危妊娠產婦納入研究視野。于剖宮產術后1 d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產后焦慮和抑郁狀況。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接受整體性護理,再次評價產婦心理狀況,并記錄護理滿意率、母乳喂養(yǎng)率。結果 新生兒出生孕周短、妊娠合并癥及產婦人格特征等是母嬰分離的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的獨立因素。護理后7 d,研究組SAS、SDS分值分別為(36.04±9.03)、(44.96±10.21)分,對照組分別為(41.32±7.45)、(49.33±7.62)分,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母嬰分離作為應激源會使高危妊娠產婦產生不良的應激反應,對此類產婦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降低其心理應激反應,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護理干預
[Abstract]Objective Research-way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mental problems in maternal separation state is analyzed as a basis to expl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rrect such maternal mental stat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Methods In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5,by a convenience sample collected 90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cy,maternal hospital maternity maternal separation into research perspective.In cesarean section 1d wer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to assess postpartum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research group received holistic nursing,maternal mental health evaluation again,and record the care satisfaction rate,rate of breastfeeding.Results Short gestational age birth,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matern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re independent of maternal separation of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mental problems.After nursing 7d,the Study Group SAS,SDS scores were(36.04±9.03)、(44.96± 10.21)points,respectively,in the control group(41.32±7.45)、(49.33±7.62)points,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Maternal separation as a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stressors cause adverse stress reaction to such mothers give spec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improve breastfeeding rates.
[Key words]Maternal separation;High-risk pregnancy women;Psychological problems;Nursing intervention
伴隨著醫(yī)學水平的提高,高危孕產婦的比例隨之上升。畢竟與適齡產婦不同,高危妊娠產婦面臨著較高的圍產期死亡率、高危兒和難產兒發(fā)生率,許多新生兒甚至一出生即轉入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母嬰分離使產婦直接形成一種應激源,而對患兒狀況的擔憂和產婦自身的機體狀態(tài)又會加重不良心理應激,出現顯性的焦慮、抑郁情緒[1]。研究證實,產婦持續(xù)的負性情緒會對產后泌乳造成不良影響,進而降低母乳喂養(yǎng)率,甚至可能形成嚴重的抑郁癥[2-3]。該文以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問題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為課題,2015年1—6月在該院便利抽取的90例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進行護理干預,評估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在該院產科住院分娩的90例母嬰分離的高危妊娠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產婦符合如下標準:①符合高危妊娠的診斷標準,分娩方式為剖宮產;②新生兒無先天性疾病,孕周>28周,出生體質量>1 000 g,Apgar評分≥4分,出生后即刻送入NICU;③無產后嚴重并發(fā)癥、身心疾病等;④知情同意。排除干預過程中新生兒病情惡化、死亡;新生兒出院時間>6周或自愿放棄治療的產婦。
1.2分組
以護理方式作為分組依據,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研究組平均年齡(32.4±3.2)歲;平均孕(36.3±2.4)周;平均分離時間(3.4±1.4)d;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專)18例,大專及以上1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31.2±3.5)歲;平均孕(37.2±2.3)周;平均分離時間(3.3±1.5)d;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中專)16例,大專及以上1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研究方法
1.3.1了解產婦基本資料 以影響高危妊娠產婦心理情緒的危險因素為目標,了解產婦基本資料,包括年齡、職業(yè)、家庭經濟狀況、妊娠計劃、有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等。新生兒基本資料,包括出生孕周、出生體質量、出生即刻Apgar評分、轉入NICU原因等。
1.3.2評價工具及應用 ①產后焦慮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反映患者焦慮情緒狀態(tài)、人格特質性焦慮傾向程度。依照國內常模水平,SAS≥50時表明出現焦慮傾向;②產后抑郁采用抑郁量表(SDS)評價,依照國內常模水平,SDS≥53時表明存在抑郁傾向。以上兩個評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1.4方法
護理干預方式選擇對照組給予圍產期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活照料、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整體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4.1心理干預糾正應激情緒 母嬰分離后,母親進入心理空窗期,極易發(fā)生情緒敏感、多變,需要盡快轉移注意力或填補精神空缺。①密切關切產婦情緒,注意分析引起產后情緒問題的原因,如人格因素、身體因素、并發(fā)癥等,根據危險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②母嬰分離后盡快將產婦轉入單人病房或無嬰兒的病房,適當播放輕音樂轉移注意力;③發(fā)揮家庭支持角色,始終確保有家屬配合,彌補親情空檔。
1.4.2加強母嬰互動建立產婦自我充實感和價值感嬰兒信息及時反饋至母親,作為一種刺激源對產婦形成情緒正向表達十分有效。護理人員要及時向產婦反饋新生兒的動態(tài),尤其是治療效果。在傳遞過程中,由資歷高的婦產大夫向產婦講解嬰幼兒疾病預防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傳達信任、積極的信號,幫助產婦消除顧慮[4]。此外,適當允許和鼓勵乳汁充足的產婦進行哺乳或將奶水送至新生兒,目的是幫助產婦建立價值存在感。1.4.3乳房護理,促進泌乳 母嬰分離期間,對產婦乳房護理是絕佳的時機,既有助于促進泌乳,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還能幫助產婦建立新生兒回歸的信心,這對緩解產婦焦慮抑郁情緒有積極的意義。①乳房熱敷,于分娩后30 min開始,1次/2 h,20 min/次,溫度45℃;②乳房按摩,雙手拇指、中指和無名指指腹從乳房底部沿著乳腺管順時針方向循環(huán)按摩,5~10 min/次;③手動擠奶,于按摩結束后手動擠奶,用拇指、食指內側向胸壁反復擠壓、放松直至擠出奶汁,1次/3h[5]。
1.5指標觀察
回歸分析導致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包括產婦和新生兒兩方因素。以護理干預對母嬰分離后高危妊娠產婦焦慮、抑郁變化為目的,對比母嬰分離后1 d、7 d SAS、SDS評分。通過問卷調查并記錄護理滿意率和母乳喂養(yǎng)率。
1.6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資料百分比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χ2檢驗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導致母嬰分離的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多元分析
以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狀態(tài)-特質焦慮量表(SAI)評分為因變量,以產婦和新生兒基本資料、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新生兒出生孕周等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新生兒出生孕周短、妊娠合并并發(fā)癥及產婦人格特征等均構成獨立影響因素。
表1 導致母嬰分離的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多元回歸分析
2.2兩組護理干預后SAS、SDS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干預1 d,焦慮、抑郁分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7 d焦慮、抑郁分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護理干預后1d、7d SAS、SDS評分情況,分]
表2 兩組護理干預后1d、7d SAS、SDS評分情況,分]
組別SAS護理后1 d 護理后7 d SDS護理后1 d 護理后7 d研究組對照組t P 45.21±17.12 46.18±16.44 0.831>0.05 36.04±9.03 41.32±7.45 11.432<0.05 53.22±11.13 54.20±10.43 0.973>0.05 44.96±10.21 49.33±7.62 9.662<0.05
2.3護理滿意率和母乳喂養(yǎng)率比較
產后30 d隨訪并問卷調查,全部產婦均獲得隨訪。研究組40例,護理滿意36例(90.0%),母乳喂養(yǎng)34例(85.0%);對照組護理滿意30例(75.0%),母乳喂養(yǎng)27例(67.5%),兩組護理滿意率和母乳喂養(yǎng)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
嚴格意義上說,母嬰分離本身即是一種應激源,是激發(fā)高危妊娠產婦產生不良心理反應的“導火索”。不過,該研究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一些潛在的因素也對處于母嬰分離狀態(tài)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及其干預效果有著影響。①新生兒出生孕周大小,構成獨立影響因素[6]。對于孕周<37周的早產兒,母嬰分離狀態(tài)下產婦形成的心理問題甚與足月兒母親[7]。早產兒母親承受著異于足月母親的心理打擊,這些打擊會轉化為危機源,不斷蓄積焦慮、抑郁能量;②產婦的人格特征。人格特征作為一種客觀因素,直接影響著個體面對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8]。研究發(fā)現,特質性焦慮患者心理應激強度相較于狀態(tài)下焦慮患者更為嚴重,這意味著母嬰分離期焦慮特征產婦更容易出現焦慮傾向;③妊娠并發(fā)癥[9]。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直接影響胎兒發(fā)育,是導致高早產率、高新生兒窒息、高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生率的重要原因,這無疑會使母嬰分離期產婦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會轉化為負性情緒[10]。
3.2護理干預對改善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積極作用
護理干預對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既有情緒狀態(tài)的正向呈現,也表現為應對方式選擇。SAS、SDS是評價焦慮、抑郁狀態(tài)比較客觀的工具,該研究顯示經護理干預后7 d,研究組SAS、SDS降低至(36.04±9.03)、(44.96± 10.21)分;對照組也分別降低至(41.32±7.45)、(49.33± 7.62)分,提示經護理干預后產婦心理狀況趨于好轉,說明護理干預可改善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應激狀態(tài),不過護理方法不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該文嘗試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介入、信息反饋、乳房按摩等護理內容,結果從SAS、SDS改善幅來看,研究組改善效果要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更利于改善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情緒狀態(tài),進而形成積極的情緒反應,這與王秋宇等[10]報道整理護理改善妊娠高危產婦不良情緒有效率90.0%的結果大體一致,即心理介入有助于促使母嬰分離狀態(tài)下產婦形成積極的正向情緒反應,或避免出現負性情緒反應。
綜上所述,產婦孕周、人格特征、妊娠合并癥等是影響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問題的獨立因素,應針對以上特殊情況的高危妊娠產婦進行護理干預,以降低不良情緒應激,促進圍產期產婦身心健康。
[1]劉連群,李建湘,羅琳雪,等.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對剖宮產母嬰分離產婦泌乳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0):81-82.
[2]楊紅艷,張波,段志英,等.早產母嬰分離產婦產后護理新模式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106-108.
[3]劉書華.護理干預對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身心狀態(tài)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12):74-77.
[4]單玲,席時清,孫境,等.催產素滴鼻對促進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9):4833-4834.
[5]鄭婉文.護理干預對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心理狀況的影響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8):14-15.
[6]胡艷玲,萬興麗,蘇紹玉.應用PDCA持續(xù)提高新生兒母嬰分離時的母乳喂養(yǎng)率[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z2):82-83.
[7]葛圓,雪麗霜,覃桂榮,等.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多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197-199.
[8]叢云鳳,趙紅,樸麗,等.認知行為干預對減輕母嬰分離早產產婦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1):3409-3410.
[9]葛圓,雪麗霜,覃桂榮,等.全人護理模式在母嬰分離產婦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54-356.
[10]王秋宇.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5):6198-6200.
High-risk Pregnancy,Maternal Mental Problems Maternal Sepa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ANG-Yan
Obstetrics,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001 China
R5
A
1674-0742(2016)08(c)-0157-04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4.157
2016-05-28)
王燕(1978.12-),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母嬰危重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