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叮鈴鈴”下課了,班長毛毛一聲:“請大家30秒鐘內,整理好桌椅,有序集合,30、29、28、27……”只見孩子們從教室里魚貫而出,快速、有序地到自己固定的集合位置按標準的軍姿站好。這時體育委員順手遞給最先站好隊的五名同學每人一張面值“兩元”的螞蟻幣。
“老師!老師!您看看我寫的哪個字最好。我的字這次可以賣多少個螞蟻幣了?”……
咦,螞蟻幣?這是什么東西?提起螞蟻幣,還得從我們班的班級文化說起。談及班級文化建設,首先就要確立一個班級或一個團隊的精神。那么什么樣的團隊精神能帶動一個班級的發(fā)展,使學生努力學習,奮發(fā)向上呢?……一系列問題提出后,我?guī)ьI全班學生到校園里觀察小螞蟻。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雖然螞蟻是一種最平凡也是最卑微的小動物,但它們的精神卻讓人類肅然起敬。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反復斟酌,最后,大家一致認為螞蟻的“自主自覺、勤奮刻苦、未雨綢繆、團結協(xié)作、各盡其責、全力以赴”等團隊精神比較適合我們的班情。于是,在跟全班同學討論后,我們確定班名為“陽光小螞蟻班”。
有了明確的班級文化建設目標,在班級管理上,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
一、班級環(huán)境文化建設
教室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一個幽雅的、健康的環(huán)境,無不影響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知識才能的增長。故而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是班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異乎尋常的意義。在布置教室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充分地理解美的形式中蘊涵的文化內涵、情感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室布置的育人功能。所以在設計小螞蟻班的班級的文化墻時,我們做了以下調整:
1.在黑板的上方貼上班級精神的關鍵詞“未雨綢繆全力以赴”,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螞蟻勤奮刻苦、自主自覺、堅忍不拔的精神,讓他們懂得只有百折不撓,竭盡所能,不向困難低頭,才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2.在教室后邊墻上設計“力爭上游”小組合作比賽欄目。在每張帶有小魚圖案的卡片里貼上本小組每個學生的照片,讓學生知道他們都是班級各小組的一員,是一個團結的整體,都要像螞蟻一樣團結起來,為小組和班集體增光添彩。
3.教室左后方的墻上是每個學生的“爭卡奪章”成長記錄,學生可以每時每刻都對照自己的成長足跡,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揚長避短。所以,欄目的小標題叫“我的足跡”。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要真正重視教室環(huán)境布置,那它就會像春雨一樣,發(fā)揮特殊的作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二、班級活動文化建設
班主任不僅要關愛學生,以實際行動讓學生懂得什么是愛,愛集體,愛他人,愛自己,還要引導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讓學生懂得關心他人,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關心,使自己融入群體之中,團結一致,勁往一處使,建設一個具有螞蟻精神的班級。
針對班級實際,結合學校的活動,抓住學生的愛好,我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內外的文體活動:
1.開展課前古詩文誦讀活動。由教師每周選擇經典古詩文供學生在課前誦讀。
2.開展每天一句名言活動。由學生輪流在黑板的一側寫出“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3.上好每周的班會課活動。按照學校的要求,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安排班會主題。
4.上好“閱讀課”活動,養(yǎng)成讀書習慣,多寫讀書筆記,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5.手抄報展覽。
6.變廢為寶小創(chuàng)作。
7.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文藝、美術等課外第二課堂活動,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這些活動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的螞蟻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了集體榮譽感的學生,自然就會在各個方面有進取心,而有進取心的學生,就有了進步的可能,也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班級的整個改變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反復,有的甚至是反復多次,這就要求班主任有相當?shù)哪托?,有螞蟻的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集體是全班同學共同的“家”??茖W、民主、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班級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良好班風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證。“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除了學生自覺外,還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學生行為的隨意性,并發(fā)揮懲處歪風、激勵后進、獎勵先進的作用。
1.制定班級公約,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班級公約是全班學生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禮儀、學習常規(guī)、基本規(guī)范、衛(wèi)生值日等多個方面,是班級學生活動的行動指南,在制定班級公約時要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廣泛聽取每位學生的意見、建議,最后表決形成定案。
2.完善獎勵制度,激勵學生競爭意識。自從學校開始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自主教育試驗后,我便把一日常規(guī)細化為孩子們容易理解的許多目標關鍵詞。如:衛(wèi)生方面的標準是“整潔、定點定位”,路隊方面的標準是“前后左右對齊,不說話”,集合的標準是“快靜齊”等。
既然我們設計、發(fā)行了螞蟻幣,就應該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使用螞蟻幣的機會。于是,我規(guī)定學校里的桌椅、板凳、衛(wèi)生工具、黑板、地板、跳繩等都是有償使用的,只有各小組共同努力掙夠每周基本的螞蟻幣值,才能夠正常地在班里學習、活動。
總之,班級文化建設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但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與實踐興趣,而且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