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錄瑞
三合村位于千陽縣東北部塬區(qū),距縣城6千米,轄6個村民小組,394戶、l447口人,耕地l864畝,其中蘋果l400多畝,掛果面積800多畝,今年掛果園畝均產果2050千克,畝均產值9600元,該村趙自來、趙潤德、趙華勤、魏軍煥、趙維華等5戶為試驗園,面積26畝,畝均產量2950千克,畝均收入1.2萬多元,在5戶蘋果高效益的拉動下,掀起今秋栽果熱?,F三合村已成為聞名全省的蘋果專業(yè)村。被國家供銷聯社命名為“一村一品”示范村,成為全縣“一村一品”和省級蘋果生態(tài)村發(fā)展典型和樣板。
1.加強創(chuàng)新培訓,增強務果技能
常年聘請縣果業(yè)中心果樹專家,在蘋果管理的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培訓和指導,推廣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高效低毒低殘毒農藥、生物農藥、施用農家肥和沼液、沼渣等綠色無公害生產技術,經過一年培訓,如今的三合村果農個個都是蘋果作務行家,人人都成了致富能手。他們在務好自家果園的同時,還外出到周邊等地承包果園,并經常到周邊鄉(xiāng)村進行技術指導和修剪、病蟲害防治、嫁接等服務,帶動了全縣果品產業(yè)的轉型升級。
2.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果品質量
三合村不斷引進蘋果新技術,近年來,他們先后引進矮砧蘋果栽培技術、有機果品生產技術、“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蘋果標準化技術、生物病蟲防控等技術,使果品的優(yōu)質果率南75%提高到85%以上。商品果率南85%提高到95%以上,平均畝增效550元。標準果園的建立為蘋果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途徑。
3.實行“一引七改”,生產高端果品
在技術措施上狠下功夫,實施了“一引七改”的現代果業(yè)生產模式,為三合村的蘋果南傳統(tǒng)果業(yè)向現代果業(yè)邁進奠定了基礎。
“一引”是引進新優(yōu)品種,提高果品質量和產量。良種是科學技術的載體和實現農業(yè)現代化的核心,三合村的5戶果業(yè)人也深知良種的重要性,他們對老果園進行技術改造,引進了玉華早富、富士冠軍、煙富3號、禮富、嘎拉等新優(yōu)品種,淘汰了秦冠、紅玉等老品種,果園產量南原來的l500~2000千克/畝,提高到了3000~3500千克/畝,優(yōu)質果率南原來的50%提高到了85%以上。采取的“七改”措施是:
一是改喬化種植為矮化種植,改變了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實現了現代蘋果矮砧密植早果豐產栽培制度。
二是改不套袋生產為全套袋生產,顯著地提高了果實品質和效益。
三是改單一施肥為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配合,各種徽量元素補充的配方施肥,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提高了樹勢,增加了對病蟲的抵抗力。
四是改放任不拉枝為強拉枝標準化整形。根據高紡錘樹形的整形要求,采取強拉枝技術措施,培養(yǎng)規(guī)范的高光效樹形,有效地解決了果樹生長與結果的矛盾,造成有利于樹體、果實生長發(fā)育而不利病蟲繁育的環(huán)境。
五是改果園不灌水為全園滴灌。全園安裝滴灌設施,根據土壤墑情,及時補充水分,促進樹體生長發(fā)育。
六是改化肥土施為水肥一體化管理。根據樹體營養(yǎng)需求,結合滴灌進行肥水一體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實現了精準施肥,達到了以水調肥、以水促肥,以肥養(yǎng)樹,以樹促花,以花促果、以果增效的效應,奠定了豐產壯樹基礎。提高樹體抗病蟲力。
七是改以化學防治為主為農業(yè)、物理、生物、化學綜合防治,減少了農藥殘留,維持了生態(tài)平衡,提高了果實安全系數,生產出了無公害的綠色果品——放心蘋果。
4.取得效果
4.1采取黃板防蚜效果
春季4月25日和秋季9月30日分別用黃色粘板處理蘋果園,設置黃板密度為10、18、30和55塊/畝,每個處理5畝左右,春季發(fā)生高峰期調查,各個處理蟲梢率沒有明顯差異,6月16日每個處理區(qū)隨機摘取4塊黃板,帶同檢查黃板上昆蟲種類和數量,平均每塊黃板誘到蚜蟲分別為87.6、75、110和96.5頭,不同處理之間誘集數量差異也不大。秋季處理后經過田間調查,每畝懸掛18~50塊黃板,蚜梢率下降明顯。通過1年的觀察,認為蘋果園早春懸掛黃板對蚜蟲防治作用不大。
4.2配方施肥效果顯著
過去磷鉀肥施用總量不足、氮磷鉀肥比例不平衡、有機肥和化肥結構失調、對徽量元素養(yǎng)分重視不夠、施肥的區(qū)域性差異大、農民缺乏正確的施肥指導以及盲目施肥等問題比較普遍。導致果形不佳、大小不均、病蟲斑點較多、農藥殘留量偏高,果品生產效益下降,除受果品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外,栽培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為此采取各種措施提高蘋果產量和品質,是該村果業(yè)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今年我們抓好以蘋果園的養(yǎng)分管理為重要措施。實行千克果1.5千克羊糞腐熟肥或工廠有機肥,生產經驗證明,施肥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產措施。揭示了該村“紅富士”蘋果園的施肥及果實品質狀況,以期為果業(yè)生產中的科學施肥和品質改善提供指導。
4.3明確了該村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為病蟲害防治積累了經驗
(1)通過加強病蟲害管理進一步明確了蘋果腐爛病、輪紋病、炭疽病、黑點病和霉心病等蘋果主要病害的侵染規(guī)律和發(fā)生機制。進一步觀察測試了蘋果樹腐爛病病菌從皮孔、芽眼等處侵染的情況,明確了皮孔和芽眼不是腐爛病侵染的主要位點。
(2)明確了腐爛病菌從剪鋸口侵染所需要的條件。
(3)發(fā)現蘋果樹腐爛病發(fā)生與葉片營養(yǎng)平衡關系密切,葉鉀含量影響腐爛病擴展程度。
(4)明確了蘋果果實輪紋病病原構成及致病性特點。
(5)明確了輪紋病病菌從剪鋸口侵染所需要的條件。
(6)試驗發(fā)現大蒜等對二斑葉螨有明顯的忌避作用。對大蒜秸稈乙醇提取物以不同劑量對二斑葉螨和山楂葉螨的觸殺活性和驅避活性進行測定。結果表明:提取物濃度越大,對兩種葉螨的觸殺活性越強,因此,以大蒜秸稈為原料制取防控葉螨和某些病害的產品,用于果樹或其他作物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具有一定的潛力。2016年將繼續(xù)優(yōu)化方案并跟蹤試驗示范。并創(chuàng)立新媒體技術服務與推廣平臺。以“中國蘋果病蟲害防控信息網”為平臺,繼續(xù)為果農提供信息服務
(7)經病蟲害綜合防治,使病蟲害率南7%降到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