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一、巧法消毒密封瓶
問:有什么好方法給瓶子消毒?
答:我們在自制果醬時需要提前給瓶子消毒。方法是首先準備一個密封瓶,用冷水清洗干凈,之后把密封瓶放在鍋里,加入足量冷水沒過瓶子,大火煮制水開后,繼續(xù)煮10 min。關火,將煮好的瓶子倒扣在案板上,控干水分,然后往瓶子里倒入少量白酒,用手握著瓶身,使瓶子傾斜成45°角,把瓶子轉一圈使白酒遍布瓶子內(nèi)壁的每一個角落。最后把瓶子里的白酒倒掉,就能徹底消毒使用了。
二、海綿蛋糕開裂原因有兩種
問:海綿蛋糕為什么會開裂,或者中間有個大包?
答:這一般都不會出現(xiàn)。海綿不比戚風和輕乳酪,因為不是蛋白打發(fā)的蛋糊,膨脹力沒有那么大,所以不容易出現(xiàn)開裂的問題,萬一真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不外乎是兩種原因:一種是你的烤箱溫度偏高,快速膨脹以至于開裂;第二就是可能在配方中加入了泡打粉一類的膨發(fā)劑。有些人的配方是網(wǎng)上亂尋來的,出處并不嚴謹,有些人也會因為自己在拌面糊的過程中感覺消泡比較嚴重,為了不浪費蛋糊,所以想加點兒泡打粉來補救,雖然這種情況不常見,但也是有的,這勢必會造成蛋糕體中間鼓一個大包或者開裂的現(xiàn)象,因為泡打粉與蛋糊自身的膨發(fā)力是不一樣的,且膨脹是不均衡的。
三、包美昧包子有竅門
問:怎樣包包子更好吃?
答:一般的經(jīng)驗是做包子的面要比饅頭軟一些,軟面延展性好,可以包入更多的餡料;其次準備肉餡時,甜面醬是一味非常好的調(diào)味劑,如果你覺得自己做的餡總是缺點味道,可以試著加一大勺甜面醬,味道絕對不一樣;再次,肉餡拌好后放入冰箱完成腌制的步驟,可以更入味,但記得一定要覆蓋保鮮膜;最后,堿面也就是食用堿,需要先碾細再用,因為堿面很容易結塊,而且很難散開,如果這樣揉進面里,成品會有“黃疙瘩”,所以要碾細后再揉進面團。
四、廚房里的各種補救措施
問:自己做菜時常掌握不好分寸,一不小心調(diào)料放多了,有沒有補救的方法呢?
答:如果做菜時不小心放鹽過多,可以放點糖或者少量味精來調(diào)和一下;如果是煲湯的話,時間要求不那么急,不妨將一些洗凈的生土豆切片,或者把一塊水豆腐切成若干小塊放入,便可使湯味變淡。大米也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將一把大米用布包好放入湯內(nèi),同樣可達到均衡成味的效果。
如果是不小心醋放多了,比較快捷的方法是加適量白糖,即可調(diào)和過酸的口味。炒菜時不慎將辣椒放多了,最簡便的方法是再多加些原材料,可以有效地緩解過辣的口味。白糖通常是除了調(diào)過甜以外其他調(diào)味太過的“緩沖劑”,同樣也能中和過辣口味的菜。一般的炒菜,放入一只雞蛋同炒,辣味也可大大減輕。
如果是太苦的菜,比如炒苦瓜,口味很苦,也可加點白醋或糖,都可以除去苦味。
對于過于油膩的湯,稀釋和加醋都可以讓膩感減輕,還可將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扯碎后撒入湯中,不但去油膩,而且口味更佳。
五、炒木耳不用怕“炸鍋”
問:炒木耳如何不炸鍋?
答:很多主婦能接受涼拌木耳,但卻很害怕炒木耳。因為油熱之后放入木耳,就像是往鍋里扔了好些個小炮仗一樣,噼哩啪啦的,有時木耳還會從鍋里蹦出來,著實有點嚇人。如何處理好呢,用鍋蓋蓋上還是用鏟子扒拉幾下?其實都不用,嘗試這個辦法就很簡單。首先,在鍋中倒入水,水量以能沒過木耳為準。水開后,倒入泡發(fā)洗凈的木耳;等水再次煮開后,改成中火繼續(xù)煮1~2 min,撈出木耳,充分瀝干水分;接下來,就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炒木耳了。
因為木耳如此焯水之后,在浸泡過程中吸收的大量水分會被排出一些。所以,在炒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xiàn)炸鍋的現(xiàn)象。另外,木耳是卷曲狀的,有很多的“小凹槽”,焯燙之后的木耳,放入漏網(wǎng)中瀝干后,要再把漏網(wǎng)多顛幾下,這樣有助于讓“小凹槽”中的水也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