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華
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實驗背景下的學校管理必須與時俱進,用新的教育思想來打開學校發(fā)展的新局面。為此,我校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一個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兩個基本點,以創(chuàng)建“書香禮儀”特色學校為核心,落實我校的教育質(zhì)量綜合改革實驗工作。
一、立足教育綜合評價改革提出新理念
新學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繼續(xù)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每周開設禮儀大課堂;少先隊大隊部依托德育校本課程,構筑以禮儀教育為抓手的少先隊活動新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六年的小學生涯中完成“學生禮”,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童真童趣為依歸,要求學生全員參與。三月份開展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活動;四月份結合讀書節(jié)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活動;五月開展警校共建,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革命傳統(tǒng)報告會,法制講座活動,后期開展以“書香禮儀”特色文化為主題的慶六一展示活動。本學期,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校的讀書節(jié)活動,從策劃到主持,相應的工作都打算交給學生,教師退到幕后?;顒忧耙獜V泛征求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自己設定內(nèi)容,活動中讓他們自己唱主角,從主持、表演到頒獎,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
二、構建符合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理念的管理運行機制
通過學習教育綜合評價改革,我們認識到: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是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實驗的關鍵。準確理解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的理念,建立實施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管理運行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結過去,我們提出了“尊重生命,夯實基礎,打亮孩子人生的底色”的辦學理念。在學校管理中,我們注重挖掘?qū)W生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我們倡導個性化的發(fā)展,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寬松的工作氛圍,為教師提供一個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才能的舞臺,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三、生本教育是有效途徑
2014年暑期,我有幸結識了郭思樂教授,我校部分教師到廣州參加生本教育學習,此后每學期都安排生本教育培訓,以此為契機,促進學校管理和老師教育觀念的轉(zhuǎn)變。
這兩年,我校在專家的引領下,開展了“生本教育”實驗,在進行生本教育改革之初,我們做了深入細致的研討。各學科組外出培訓的教師,回來都要做學習匯報,消除教師對生本教育的懷疑、抵觸心理。我們先在青年教師中實驗,以“前置性作業(yè)的設計”和“小組合作學習”為突破口,探索生本課堂模式。通過實驗,教師認識到:前置性作業(yè)的設計,就是最高的課堂預設。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都不陌生,但實施效果卻有好有壞,我們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例如,在獨立自學階段,學生的作業(yè)態(tài)度不端正,質(zhì)量不高;在小組交流階段,優(yōu)生搶著發(fā)言,小組研討結束時,不懂的學生還是不懂;在小組展示階段,展示的內(nèi)容沒有經(jīng)過篩選,展示的不是關鍵內(nèi)容,不是重難點內(nèi)容,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在研討課上,大家都會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設想,其他教師也會給出相應的建議?,F(xiàn)在,生本課堂得到了教師的充分認可,效果顯著。
通過生本教育培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教學改革的推進,必須“兼容并包”,善于吸納先進的經(jīng)驗。正如郭教授說的,我們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狀態(tài),深信生命潛能的激發(fā)會回報我們想要得到的一切:“快樂”“素質(zhì)”“成績”。
新形勢召喚新理念,更需要努力實踐與反思,在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改進我們的工作。
(作者單位:安徽安慶市舒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