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兵
【摘要】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乃至對大學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改善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理解水平低下等問題,成了當務之急。文章作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一系列物理教學方面的模式創(chuàng)新,改善原有的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推進開放式教學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學方案創(chuàng)新與實踐
物理屬于探析自然本質的學科,在提高學生自然科學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因此,在日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提高學生物理成績作為物理課堂教學的全部,還應該多從學科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帶領學生感受物理世界的嚴謹與奇妙。我們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高中生的物理知識學習興趣,讓升學率不再成為唯一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標準。
一、 物理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建設
隨著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實施,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手段在物理教學中愈顯得不堪重負,傳統(tǒng)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物理學的教學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著積極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作為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不能一味地為了應試,為學生講解大量的課堂練習題。那樣不僅會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也會使得學生失去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程教學模式方面推進課程內容的創(chuàng)新,更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興趣的培養(yǎng),循序漸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基礎來進行小組學習,注重學生對物理原理的理解,允許學生對掌握的知識分享給組內成員,提高學生學習的滿足感。另外課外時間可以在班級內編寫“物理知識報”進行張貼,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中的參與感。通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素養(yǎng)。
二、 改善教學思路,促進教案設計方式的創(chuàng)新
教案是高中物理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書面材料,教師講課的思路、節(jié)奏、經驗全部融入了教案當中,因此想要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從教案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角度入手。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知識的層層遞進,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與消化物理知識,并且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也要不斷根據學生的反饋來優(yōu)化教學安排,最終形成最優(yōu)的教學方式。但教案的設計無論如何創(chuàng)新,教師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fā),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思維,通過教案的設計與推進來把握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最后切記不可照搬照抄其他教師的物理教學教案,教案的設計應該是獨立且個性的,每一個物理教師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都有著不同的看法,講解過程也可能有較大差異,如果借用其他教師的教案,就可能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思路換亂,課堂節(jié)奏難以把握等問題發(fā)生。
三、 課堂管理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形成差異化教學
課堂管理一直是很多教師忽略的問題,不少教師認為只要有著優(yōu)秀的教學思路,清晰明了的講解,就可以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殊不知,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在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可能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如果班級內超過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就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就可能造成課堂教學氛圍的混亂。所以教師應該在講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時刻注意課堂管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學生作為個體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唯一性,都是富有朝氣、活力的學生。有些物理教師為了保證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就會將學生當成整齊劃一的“木偶”。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一套模式教會所有的人,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被當成了沒有朝氣的知識容器,失去了主觀能動性與積極參與性。強制性的統(tǒng)一教學方式方法也使得很多學生開始認為物理知識是抽象、枯燥、難以理解的。因此,教師在保證課堂教學紀律的前提下,應該將學生的差異化管理融入課堂管理過程當中,事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教育背景等,根據學生的反饋把握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
四、 推進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地點的創(chuàng)新,實踐開放式教學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認為物理課程的學習只需要教室內以及實驗室內就可以完成100%的教學內容。但長期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方式,使得本來就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識學習更加難以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很難取得好的物理成績。而物理知識作為自然科學方面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和課堂之外的實際事物緊密相連,如果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抑或是結合多媒體視頻、音頻的教學也依然會使得一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實驗室有趣的儀器通常造價較高,學生也必須嚴格在教師的提醒下進行操作,這樣學生也失去了動手實踐的樂趣。因此,要想徹底改變,我們必須在授課過程中實踐開放式教學,如有條件的學校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物理知識的博物館、知識館;允許一定的時間內學生自主學習與理解,之后教師承擔輔助作用,進行物理知識滲透教學。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物理知識的基本原理,并因為親自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與認識,樹立了繼續(xù)學習的信心。
總之,在應試教學的大環(huán)境下,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多年未變。但高中階段的學習并不單單為了應付高考,也是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應該加強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制訂更具特色和實用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素養(yǎng)。物理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也要注重總結與提煉,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與思路,提高現(xiàn)階段的物理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