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微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學(xué)生的全面發(fā)展?!贝嗽?,學(xué)生如此,幼兒亦如此。
[關(guān)鍵詞]童年;兒童詩;想象;詩情畫意
第一次有做兒童詩教學(xué)研究的想法,是201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浙江省金師附小教育集團的童詩博物館,聽了一節(jié)情趣盎然的童詩課。我突然覺得,如果能在校園里、課堂上讓孩子們處處感受到詩情畫意的味道,這樣的童年該是多么簡約而豐滿。
2015年,我由于工作調(diào)動,從小學(xué)調(diào)入了幼兒園工作。迎合著時代的變遷,國內(nèi)大部分幼兒園開始進行科學(xué)幼小銜接,轉(zhuǎn)型游戲課程、活動課程、區(qū)域活動的開發(fā)、實踐與研究。與此同時,集體教學(xué)課改轟轟烈烈,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架勢,許多幼兒園開始紛紛嘗試“國學(xué)熱”、“角色扮演熱”、“社會實踐熱”、“科學(xué)技術(shù)熱”……改革是時代的必然,特色也是立足改革的一個助推器,做什么特色呢?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選擇了兒童詩。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學(xué)生的全面發(fā)展?!贝嗽?,學(xué)生如此,幼兒亦如此。
兒童詩對于幼兒來說,是最易接受的語言文字作品,它常常通過凝練、形象的語言去抒發(fā)濃烈的情感,朗朗上口又韻味十足。為了拉近詩歌與幼兒的距離,我精心做了第一次嘗試——舒蘭的《蟲和鳥》。
《蟲和鳥》
——舒蘭
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一只一只夾在繩子上,
繩子就變成了一只多足蟲,在陽光中爬來爬去。
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條一條夾在繩子上,
繩子就變成一群白鷺鷥,在風(fēng)中飛舞、飛舞。
這是一個兒童生活中多么純真的想象,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晾曬,竟能如此有靈性。
都說詩要伴著畫,為了讓畫風(fēng)更樸實,我把夾著襪子和手帕的繩子請進了活動室,并請風(fēng)婆婆幫助手帕跳起舞來。在孩子們新奇的目光中,我知道我已邁開了成功的第一步。這第二步,我要逐步打開她們想象的翅膀。我俯下身子,親切地問道:“寶貝,你說這夾著手帕的繩子像什么呀?”
“像夾了許多小紅旗?!币晃荒懘蟮暮⒆娱_口了。
我連忙走到她身邊,送上了一個熱情的擁抱,點了點她的小額頭:“你呀,可真了不起,比喻得特別像!”
這一鼓勵,說話聲此起彼伏,像站著一排小燕子,像小姑娘的小裙子被風(fēng)吹起來了,像柳樹姐姐的長頭發(fā)……
我喜不自勝,知道這第二步,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我把手指挪到嘴邊“噓”了一聲,輕輕說道:“你們說的都對,有個小朋友,說它像白鷺鷥,像一群小白鷺鷥在說悄悄話呢!你們覺得像嗎?”隨即,我用投影點出了一幅小鷺鷥的圖畫。孩子們瞪圓了眼睛,驚訝地“哇”了起來,還有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用力地點頭示意。
下面的誦讀,不費吹灰之力,自然水到渠成。
行將結(jié)束,我趁熱打鐵:“寶貝,你們說,除了洗襪子、洗手帕,還能洗什么?”
“洗手套!”余芯蕊興奮地叫了起來。
我顯得很驚訝:“親愛的,你會自己洗嗎?”在我鼓勵的目光中,她堅定地點了點頭。我再問:“你覺得,它像啥?”
“就像……我的小手掌?!?/p>
我靈機一動:“孩子們,你們的小手掌,能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呢?”
第二場激烈的討論開始了,洗菜、捶背、澆花、拿東西……
我拍了拍手,示意孩子們坐好,領(lǐng)著他們念:我把自己洗好的小手套,一個一個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能干的小手掌,排著隊幫爸爸媽媽做家務(wù)。
原來,我一直以為詩意教育只是基礎(chǔ)教育階段老師的一個夢,只停留在我們自己的美好想象上,沒想到,一個簡單的嘗試,真的讓我體會到夢醒時分。這些半開的花兒,竟讓我看到了人生最美的綻放。我終于知道,孩子們的童年原本就詩情畫意,是我們用錯誤的方法抹掉了那純真的情和意。
參考文獻:
[1]舒蘭《蟲和鳥》.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