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袁南生
歐美社會中的“無趣族”
文_袁南生
近年來,歐美社會中出現了一個被稱為“無趣族”的新群體,“無趣族”人士大都富有理想,創(chuàng)業(yè)成功,家境富裕,生活簡樸,鄙視奢侈,熱衷慈善,關注環(huán)保,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正能量作用。了解和借鑒無趣族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生活方式和社會影響,對于我們不無啟迪作用。
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一家醫(yī)院,蓋茨夫婦看望生病兒童
“無趣族(YAWN)”這個詞來源于英國倫敦的《星期日電訊報》,是年輕(young)、富有(wealthy)、普通(normal)幾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的縮寫。它的意思是“富有但過著普通日子的年輕人(young and wealthy but normal)”。
“無趣族”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傻,但他們很多人的夢想都很大膽。他們這一群人,20多歲、30多歲、40多歲的都有,他們最大的理想是改變世界,拯救地球,最大的特點是拒絕奢侈,身體力行,悲天憫人,以富濟貧。
“無趣族”的代表人物可以說都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人物。例如,微軟的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被公認為是“無趣族”的掌門人,2014年2月25日,胡潤發(fā)布了2014全球富豪榜,比爾·蓋茨以4100億元人民幣榮登榜首,重新奪回世界首富的稱號。曾經有人計算過,蓋茨的財富可以買31.57架航天飛機,或者344架波音747。
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發(fā)明人馬斯克是無趣族的典型代表人物。作為最成功的夢想家、發(fā)明家、實踐家和慈善家,馬斯克40歲時就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在40年里,他成功地把自己從南非人變成美國人;成功地設計并賣出一款視頻游戲(在他12歲時);獲得兩個學士學位;參與設計并賣出網絡時代第一個內容發(fā)布平臺;擔任美國最大的私人太陽能供應商Solar City的董事長;參與創(chuàng)立和投資Paypal——世界最大的網絡支付平臺;參與設計能把飛行器送上空間站的新型火箭,價格全世界最低,研發(fā)時間全世界最短;投資創(chuàng)立生產世界上第一輛能在3秒內從0加速到60英里的電動跑車的公司,并成功量產,最后三件事,任意一件放在普通人身上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他在13年內悉數完成。他創(chuàng)立的一家私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他創(chuàng)立的全球最大在線支付平臺“Paypal”和純電動汽車獨立制造商Tesla Motors這三家公司,如今都運營良好。
雅虎的創(chuàng)辦人楊致遠和eBay的創(chuàng)辦人皮埃爾·奧米迪亞也是“無趣族”。“無趣族”最近最吸引眼球的爆炸性新聞是全球圍觀臉譜網(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克為愛“裸捐”。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日,扎克伯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為了慶祝女兒的降生,扎克伯格與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承諾將他們持有的臉譜網 99%股份(按照臉譜網當前股價計算,約450億美元)捐出,用以發(fā)展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家大衛(wèi)·格魯斯基評論說:“無趣族”的生活方式很好。社會階層的流動不會停止,經歷過反物質主義的嬉皮士運動和崇尚物質主義的雅皮士運動后,社會的精英階層似乎恢復了常態(tài)。
不過也有一些英國記者對“無趣族”頗有微詞,抱怨他們活得太累。芭芭拉·艾倫在《觀察家報》上如此寫道:“通過比較,無趣族更加貼進草根,他們的普通生活顯得太矯情?!?/p>
馬斯克與他的火箭
一是拒絕奢侈。“無趣族”雖然都是億萬富翁,但卻是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一個群體。作為“無趣族”的掌門人,比爾·蓋茨一方面把巨額財富投入慈善事業(yè),另一方面自己穿著隨便,像一個大學生。
有人經常說出這樣一個故事來說明他的消費觀,有一次,他開車應約去見一個朋友,到了目的地,停車場都停滿了。服務生建議他把車停在貴賓區(qū)。貴賓區(qū)的停車費自然比一般場地的停車費高,蓋茨覺得把車停在貴賓區(qū)和普通區(qū)沒有什么區(qū)別,卻要花比較多的錢,這純粹是浪費,因此不肯同意。蓋茨的那位朋友見狀,便提出由他支付多出來的停車費,但蓋茨還是不同意。他說,我不是缺這些錢,而是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把車停在貴賓區(qū),白白多花停車費,至于這多出來的停車費是你付還是我付,都改變不了浪費的事實。
蓋茨沒有名牌西服,甚至還有人曾發(fā)現過他穿的牛仔褲上破了一個小洞,乘飛機也是坐經濟艙,幾乎不坐頭等艙,更別說是私人飛機。蓋茨的故事聽起來就像是一個現代版的“阿巴公”。
二是熱衷慈善?!盁o趣族”雖然富甲王侯,但他們不是守財奴,他們的事業(yè)更加寬廣,人道主義救援、公共服務、優(yōu)生優(yōu)育都在他們關注的范圍以內。股神巴菲特是有名的“摳門”富翁,他的身價估計有570億美元,排在世界富豪榜的前列,從2006年7月起,捐出財富的85%,大約有370億美元作為慈善之用。他現在還住在50年前花31500美元買的老房子里面,但卻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慈善事業(yè)。
谷歌的軟件工程師西恩·布雷格斯菲德是另一個代表。2004年他從西雅圖搬到印度,幫助當地興建一個軟件研發(fā)中心。為了幫助印度街頭乞討的青少年,他離開了軟件業(yè),開辦了兩家網站,為這些數目龐大的流落街頭的潛在勞動力介紹工作。他的長期目標是減少印度的貧困人口。
菲利浦·鮑勃是“無趣族”的另一個典型代表。2000年,這個47歲的德克薩斯企業(yè)家,向嘉信理財集團出售了他的在線交易公司CyberCorp,獲得了4億美元的收入。但是他仍然住在德克薩斯奧斯丁小城郊的老房子里。他們夫婦把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家庭慈善基金“一線希望”(Glimmer of Hope)上面。該基金會在埃塞俄比亞打了很多深水井,興建了很多學校和醫(yī)療機構。
最體現無趣族價值觀的是由美國首富比爾·蓋茨和股神沃倫·巴菲特聯合發(fā)起的“捐贈承諾”行動,這一行動自2010年6月發(fā)起,至今已有40位億萬富翁承諾把自己的過半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yè)。其中蓋茨夫婦承諾把大多數財富用于夫婦倆創(chuàng)辦的慈善基金會,而巴菲特打算只留自己財富的1%。
三是促進環(huán)保?!盁o趣族”都是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們的企業(yè)既重經濟效益,更重社會責任,不遺余力地推動環(huán)境保護?!盁o趣族”與雅皮士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提倡環(huán)保,著裝、汽車都務求環(huán)保。為了促進汽車環(huán)保,2014年6月,世界最著名的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宣布,特斯拉不會針對任何使用該公司專利的人發(fā)起訴訟。這也就意味著,其他汽車公司可以沒有障礙地使用特斯拉的技術制造電動汽車。埃隆·馬斯克近段時間逢人就說,他要在火星退休。他創(chuàng)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在加州霍桑鎮(zhèn)設廠,廠內1500個工程師正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工作。
“無趣族”代表人物、著名電影導演大衛(wèi)·卡梅隆,竟然在家里裝了排風機而不是空調。“無趣族”喜歡去農貿市場買東西,他們隱沒于蕓蕓眾生之中,依舊住著老房子——盡管賺了大把的錢。美國第二大冰淇淋制造商Ben&Jerry的創(chuàng)辦人本·科恩和杰里·格林菲爾德以及英國美體化妝品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安妮塔·羅迪克都成功地將全球環(huán)保理念融入他們的事業(yè)。
從“無趣族”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雖然我們不像他們那樣腰纏萬貫,但我們可以借鑒他們對金錢、節(jié)儉、創(chuàng)新、幸福、責任、擔當和奉獻的態(tài)度,畢竟,金錢一方面是掙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省出來的。以下四點對于我們應該很有啟示意義。
一是確立利澤天下的財富觀。無論是比爾·蓋茨,還是巴菲特,還是扎克伯克,這些“無趣族”的世界級大腕都深受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財富福音”的感召,深信財富的最高境界在于為社會帶來福祉。
如何對待財富 是商界巨子們需要正視的問題,也是全社會每一個人必須正確對待的問題。18世紀中葉,美國一個著名的布道家約翰·衛(wèi)斯理說:我們要拼命地掙錢,拼命地省錢,拼命地捐錢??▋然呢敻挥^集中詮釋了這“三個拼命”的思想,是“無趣族”的思想基礎之一??▋然敲绹鴮崢I(yè)建國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早進入造鐵業(yè)并率先認識到鋼的價值,他締造的鋼鐵帝國產量曾經達到了美國鋼鐵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被視為美國商業(yè)歷史的奠基人??▋然闹赂慌c所有白手起家、夢想成真的實業(yè)家并無二致,但其性格特質讓他顯得與眾不同。
卡內基在商業(yè)生涯中,曾撰寫過數部圖書和大量文章,這其中包括了商業(yè)隨筆、游記、自傳,他的著作思想為現代美國人樹立了財富準則??▋然?3歲的日記里曾寫道:“對金錢執(zhí)迷的人,是品格最卑賤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賺錢的事業(yè),有一天自己也一定會墮落下去,假使將來我能夠獲得某種程度的財富,就要把它用在社會福利上面。”卡內基1889年在《財富的福音》這本書里面說:“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辈⒎侵挥袖撹F大王這樣認為,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唯有奉獻社會才能去除心中的自私,使得人類靈魂的偉大之處得到解放。”
1901年,卡內基將自己的全部產業(yè)賣給摩根,所換得的巨額金錢使他成為世界首富,他當時的財產總額達到1000億美元。實際上,在卡內基達到財富頂峰之前的很長時間里,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便開始了他捐贈自己財產的策劃。他的一生捐資建了數千座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等社會公共文化設施,這從他的綽號“圖書館圣徒”中可以窺見一二。他的捐贈遍及美國與歐洲大陸,遠到非洲和拉美??▋然谏皫缀鯇⒆约旱呢敭a捐獻一空,還成立了基金會為他身后的慈善事業(yè)鋪就道路,這些基金至今發(fā)揮著作用。可以說,他是正確認識財富的典范。
二是樹立匹夫有責的責任觀?!盁o趣族”之所以值得尊重,在于他們在處理好私人關系的同時,盡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他們穿環(huán)保衣服、開小排量汽車、住老房子,在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他們身體力行。他們用錢造福地球,造福人類社會?!盁o趣族”的事例有力地說明了有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亂花錢、浪費資源并不光榮,而少用錢,節(jié)約能源卻能感覺到快樂。
三是樹立量入為出的事業(yè)觀。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不管你現在手里有多少錢,別花還沒有掙到的錢,也不要胡亂投資。學學“無趣族”的富翁們制定好開始的預算是個好想法。
四是樹立知足常樂的生活觀?!盁o趣族”大都是在過去一二十年間迅速崛起成為億萬富翁的。他們很少把錢用在購買游艇、名牌時裝和私人飛機上,他們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不大喜歡住在諸如希爾頓之類的高檔酒店,普通大眾還真不能簡簡單單地用暴發(fā)戶來形容他們。他們和美國電影《華爾街》中大聲叫囂“貪婪有理”的雅皮士代表、銀行家戈登·哥特不一樣,無趣族們的境界要高尚得多。錢買不到快樂,不是百萬富翁卻想達到百萬富翁的消費層次,這是不可取的。欲壑難填的時候,個人的良心就會失去,更談不上盡到社會責任。所以,我們應該摸著自己的口袋籌劃錢的去處。
面對這一現象,面對歐美社會中的“無趣族”,我們不妨冷靜地做一番思考:為什么無趣族中的億萬富翁一方面省吃儉用,另一方面熱心慈善,中國的某些土豪一方面揮金如土,另一方面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卻難以到位?為什么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fā)達國家,美國不少億萬富翁也遠離奢侈品,為什么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卻成為奢侈品消費的第一大國?
扎克伯格也好,比爾·蓋茨也罷,對于“無趣族”熱心慈善的行為,總有那么一些中國人懷疑他們是在避稅,是在作秀,是動機不純。這么說的依據是:西方的遺產稅非常高昂,可以超過遺產的一半。除了遺產稅之外,股票等資產要變現還需要繳納高額的所得稅,但若這些資產進入了基金會用于公益事業(yè)則是免稅。毫無疑問,不能否認做公益的動機有多面性。但我認為有理想有情懷有資源有擔當的人,仍是主流。以巴菲特為例,其個人捐款總額達到了數百億美元,難道只是為了避稅嗎?扎克伯克都裸捐了,難道只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