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林建寶沈道軍羅易
光伏灌注樁基礎核算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林建寶*沈道軍羅易
山地光伏電站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基礎與支架的牢固性與穩(wěn)定性,本文以具體項目為例,詳細介紹了微孔灌注樁基礎的計算。
山地光伏基礎的設計;微孔灌注樁;光伏支架基礎設計
隨著人類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國家大力貫徹落實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對于光伏來說,綠色是光伏企業(yè)的新動力和新的增長點。然而,隨著近年光伏的大力發(fā)展,好的土地利用越來越少,山地光伏成為未來光伏方向的突破口。山地光伏其質量好壞主要取決于基礎與支架的牢固性和穩(wěn)定性,根據(jù)山地的土壤層狀況不同,基礎樁基主要形式有微孔灌注樁基礎、鋼管灌注樁基礎。本文通過實例詳細介紹微孔灌注樁基礎的計算。
1.1項目背景
本項目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某區(qū)山地,山地海拔高差200 m。山地光伏場地大部分區(qū)域屬于基巖區(qū)表面,有很多碎石和雜草,雜草高度不超過400 mm,碎石深度在0.3~1 m,強風化層約3 m,基巖層有很高的強度與抗變形能力。根據(jù)地勘報告建議,比較適合混凝土的微孔灌注樁。
1.2項目技術參數(shù)
光伏支架形式采用單立柱形式,組件采用1652 mm×994 mm×40 mm,單塊組件重量為0.12 kN/m2。該區(qū)的基本風壓為W=0.55 kN/m2,活載為0.3kN/m2,體型系數(shù)為μs=1.3,高度變化修正系數(shù)為η=1.5。根據(jù)地形勘察報告,基巖第一層碎石側阻力標準值為100 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80 kPa;基巖第二層砂巖礫巖側阻力標準值為130 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400 kPa;該地區(qū)凍土層為1.4 m。樁基直徑暫定200 mm,埋深1.4 m,樁基以上部分為0.4 m,采用C30混凝土澆筑。
按照樁基技術規(guī)范,樁基礎的可行性必須滿足抗拔承載力要求、水平承載力及位移要求、樁基豎向承載力要求。
2.1支架風荷載計算
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主要受力結構計算式為[1]:
風荷載標準值:
式中,μz為高度變化系數(shù)。
WK組件恒載=0.12 kN/m2
WK支架恒載=0.05 kN/m2
支架上拔力主要是承受風荷載作用,光伏組件總長為3.324 m,支架跨度為3.1 m,則根據(jù)《光伏發(fā)電站設計規(guī)范》[2]可得:
圖1 基礎截面圖(單位:mm)
圖2 單陣列排布圖(單位:mm)
2.2抗拔樁基承載力驗算
根據(jù)樁基相關規(guī)范,承受拔力的樁基應滿足下列公式要求:
式中,NK1為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基樁上拔力;GP為基樁自重;Tuk為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式中,qsik為樁側表面第i層土的抗壓極限側阻力標準值(第1層為100 kPa,第2層為130 kPa);ui為樁身周長;Li為樁身長度;λi為抗拔系數(shù)。
樁直徑d=0.20 m;樁身進入地面1.4 m,其中,第1層為碎石層,L1=1.0 m,第2層為基巖層,L2=0.4 m。樁身混凝土采用C30[3]。
表1 抗拔系數(shù)λi
由式(2)知,NK1=7.5 kN,<25.273 kN,滿足式(5)的需求,則φ200的灌注樁埋深1.4 m時,抗拔力滿足設計要求。
2.3樁基水平承載力與位移計算
根據(jù)樁基設計規(guī)范,受水平荷載較小的單樁基礎和群樁中基礎應滿足式(7)要求:
式中,Hik為在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基樁i樁頂處的水平力;Rh為單樁基礎或群樁中基礎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
依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4],當樁的水平承載力由水平位移控制且缺少單樁水平靜載試驗時,應滿足下列計算:
其中,Rha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α為樁的水平位移系數(shù);xoa為樁頂允許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為0.01 m);Vx為樁頂水平位移系數(shù);EI為樁身抗彎剛度,可由式(9)得出。
其中,EC為混凝土彈性模量,為3.0×104N/mm2;Io為φ200灌注樁的截面慣性矩,可由式(10)得出。
式中,do為扣除保護層厚度的樁直徑;Wo為截面模量,可用式(11)得出:
式中,ρ為樁身配筋率(樁身配筋率需≥0.65%);αE為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E鋼筋=2×105N/mm2,則:
如圖3所示,混凝土直徑為200 mm;縱筋為直徑16 mm,共4根;箍筋直徑為8 mm,間距為100 mm。
圖3 灌注樁截面圖
滿足設計要求。
所以,根據(jù)式(11)得:
根據(jù)式(10)計算出φ200灌注樁的慣性矩:
根據(jù)式(9)計算樁身抗彎剛度:
Vx樁頂水平位移系數(shù)主要受樁的水平位移系數(shù)影響:
式中,m為樁側土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根據(jù)規(guī)范《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表5.7.5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4],m取29.5;b0為樁身的計算寬度,m,當圓形樁直徑d≤1 m時,
根據(jù)規(guī)范《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中表5.7.2[4],樁頂最大彎矩系數(shù)Vm和樁頂水平位移系數(shù)Vx如表2所示。
表2 樁頂最大彎矩系數(shù)Vm和樁頂水平位移系數(shù)Vx
αh=1.71×1.4=2.4,根據(jù)線性插值法計算得到Vx=3.525。根據(jù)公式(8):
根據(jù)式(3),支架的水平荷載為6.8 kN,遠小于單個樁基的水平承載力。φ200 mm灌注樁水平力滿足設計要求。
2.4樁基豎向承載力計算
根據(jù)軸心荷載效應標注組合作用下NK2≤Ra:
其中,Ra為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Quk為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K為安全系數(shù),取2。
式中,qpk為樁側極限端阻力標準值(第1層為180 kPa,第2層400 kPa);li為土壤層深度(第1層為1 m,第2層為0.4 m);ui為樁身周長,
ui=0.2×3.14=0.628 m;Ap為樁端面積,Ap= 3.14×0.12=0.0314 m2;ψsi、ψp分別為樁側阻力、端阻力,其尺寸效應系數(shù)如表3所示。
表3 樁側阻力、端阻力尺寸效應系數(shù)
由于我們土壤層均為碎石與基巖強化風化石,則:
樁基豎向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通過以上計算,φ200 mm灌注樁既能滿足抗拔要求,也能滿足水平承載力要求及豎向承載力要求,且余量充足,按道理可以優(yōu)化截面;但是考慮到山區(qū)的海拔高差相差200 m,局部處在風口的瞬時風壓遠遠大于設計風壓,且考慮到山體的施工難度,現(xiàn)場的施工質量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所以,從安全角度考慮,最終還是選擇φ200 mm的灌注樁滿足該項目地的設計要求。
[1]GB 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S].
[2]GB 50797-2012,光伏發(fā)電站設計規(guī)范[S].
[3]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4]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S].
2016-03-23
林建寶(1984—),男,本科、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光伏系統(tǒng)支架設計方面的研究。jianbao.lin@astronerg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