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運建 況 娥
湖北房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房縣 442100
?
急性腦梗死血小板聚集及活化指標變化的臨床研究
戢運建況娥
湖北房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房縣442100
目的探討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指標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01—2014-04收治的7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的75例為對照組,利用相關檢測儀器觀察2組在血小板聚集性和血小板活化指標p選擇素、膜GPⅡb/Ⅲa、CD62P等活化指標含量變化情況。結(jié)果對照組在血小板聚集率為(71.94±5.92)%,觀察組為(89.68±10.42)%;對照組聚集時間為(4.53±0.24)s,觀察組為(3.12±0.45)s;在血小板活化指標上,對照組P選擇素為(31.42±6.71)%、GPⅡb/Ⅲa為(44.85±8.23)%、CD62P為(3.29±1.04)%;觀察組p選擇素為(61.94±10.35)%、GPⅡb/Ⅲa為(76.83±10.34)%、CD62P為(14.63±3.28)%,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明顯升高,聚集功能明顯增強,患者處于高凝狀態(tài),是造成急性腦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
急性腦梗死;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活化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其發(fā)病機制是由于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造成血流減慢,血小板處于黏附狀態(tài),一旦腦病小動脈缺血、缺氧則會引起腦組織軟化壞死。研究[1]稱,血小板活化是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重要危險因素,特別是對伴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脂代謝異常等患者中,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對其有深遠影響性。本次研究就基于以上觀點,進一步觀察急性腦梗死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指標對該疾病的影響性,以期更好的有針對性治療該疾病,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1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2012-01—2014-04收治的7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的75例為對照組。2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參考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標準[2],即持續(xù)性胸痛至少30 min,至少兩個相鄰胸前導聯(lián)ST段抬高超過0.2 mV或Ⅱ、Ⅲ、aVF導聯(lián)中至少2個導聯(lián)ST段抬高超過0.1 mV及血清CK-MB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水平2倍以上。均排除肝、腎功能損害,近期急性感染、免疫性疾病、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等,排除患有血液病、近期有出血傾向等危險者。
表1 2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1.2方法觀察組在治療前抽取外周靜脈血,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抽取靜脈血2.7 mL,以109 mmol/L枸櫞酸鈉抗凝,血小板活化指標P選擇素、膜GPⅡb/Ⅲa則抽取靜脈血2 mL,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抗凝。對照組以上指標抽取同觀察組。
血小板聚集功能采取血小板聚集儀(美國Helena公司,型號Agg-RAM),所有檢測試劑均為配套設備,誘導劑為腺苷二磷酸,濃度為5 mmol/L,操作進行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血小板活化指標選擇美國Bc公司生產(chǎn)的流式細胞儀,試劑均為單克隆抗體,P選擇素由藻紅蛋白標記,GPⅡb/Ⅲa則由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均嚴格按照試劑操作步驟進行。CD62p采用PE熒光抗體,為藻紅蛋白標記的抗P2選擇素單克隆抗體,輕輕混勻,避光室溫孵育15 min,各管加入1 mL冷固定液,充分混勻放置于2~8 ℃冰箱中30 min,采用流式細胞儀進行操作。
對2組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指標進行比較,2組在血小板聚集率、聚集時間,血小板活化指標P選擇素、GPⅡb/Ⅲa、CD62P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表2 2組血小板聚集指標比較±s)
表3 2組血小板活化指標比較±s,%)
血小板聚集功能是血小板重要生理特性,是血小板和血小板之間黏附和聚集作用下形成的結(jié)果。血小板相互之間聚集成團,參與了止血和血栓形成過程,血小板聚集后增強了血栓的形成,而血栓又能通過磷酸化進一步激活血小板,從而造成血栓形成。王引明等[3]報道,在正常人中,機體血液中的凝血、抗凝和纖溶系統(tǒng)處于動態(tài)平衡,抗凝血酶作為一種絲氨酸蛋白抑制物,是主要的凝血抑制因子,其滅活凝血酶、纖溶酶等多種凝血因子是防止血栓的重要物質(zhì)。胡瑛等[4]稱,腦血栓形成后,血液循環(huán)中的抗凝血酶迅速被激活為凝血酶、激肽釋放酶等,促使xa等凝血因子滅活,避免其他部位發(fā)生凝血,故凝血時間會縮短。從結(jié)果看出,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顯延長,凝血時間明顯縮短。
通常情況下,P選擇素表達水平較低,甚至不存在表達。研究稱,P選擇素在多個病理生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這些均表明,血栓前狀態(tài)存在血小板活化,P選擇素會明顯增高。而P選擇素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小板活化、內(nèi)皮功能受損[5]。研究[6]還稱,P選擇素反映了活動性炎性反應,同時說明疾病存在斑塊不穩(wěn)定情況,結(jié)果顯示出P選擇素會明顯升高,這說明了該指標參與了急性腦梗死過程。
CD62P是目前臨床上最有特異性的血小板活化指標,是膜表面P選擇素脫落物,有較好的相關性。當血小板從靜止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榫哂泄δ艿幕罨“鍟r,其形態(tài)、生化代謝等均會發(fā)生改變,而隨著顆粒內(nèi)容物釋放,顆粒膜蛋白和開放管道系統(tǒng)膜融合而整合為活化血小板質(zhì)膜[7]。當血小板受到膠原、凝血酶、腎上腺素等刺激后,CD62P就會迅速表達在血小板上,以高濃度形式存在至少1 h,其后會迅速和表面受體和相應的配體結(jié)合,介導血小板單核細胞、血小板中性粒細胞等黏附,促使血管活性物質(zhì),氧化代謝產(chǎn)物等釋放,啟動血栓形成全過程。CD62P作為血小板表面重要黏附因子參與了血小板之間,血小板和內(nèi)皮細胞之間的黏附,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起到重要的參與性作用。研究[8]稱,在急性腦梗死中,血小板會大量活化,CD62P會被大量釋放,抗血小板治療1個月后CD62P表達程度會下降,當和正常人比較仍處于較高一個狀態(tài),這說明了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是急性腦梗死的標準治療方法。故CD62P是急性腦梗死演變重要物質(zhì)。
GPⅡb/Ⅲa是細胞黏附受體整合家族中一員,其內(nèi)含有纖維蛋白原、纖維連接蛋白等黏附蛋白特異性結(jié)合位點。童保文等[9]研究,GPⅡb/Ⅲa是以三級結(jié)構存在血小板膜表面,當血小板活化后GPⅡb/Ⅲa結(jié)構就會發(fā)生改變,暴露出纖維蛋白原等結(jié)合點。王輝等[10]報道則認為,GPⅡb/Ⅲa會識別配體中RGD氨基酸序列和配體結(jié)合,同時纖維蛋白原也會發(fā)生改變,形成橋鏈,造成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同時會跨膜信息傳遞,造成血小板進一步活化和釋放。結(jié)果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GPⅡb/Ⅲa會明顯升高,和報道結(jié)果是一致的,均說明了GPⅡb/Ⅲa是急性腦梗死病情演變的重要因子。電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在低切變率上,纖維蛋白原分子會和至少2個GPⅡb/Ⅲa結(jié)合,促使纖維蛋白原在血小板間參與聚集,而在高切變率上,則和vWF因子結(jié)合,促使血小板活化,從而促使GPⅡb/Ⅲa受體暴露,造成血小板聚集反應,導致血小板血栓形成。故GPⅡb/Ⅲa是介導血栓形成的通道[11]。
綜上,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活化指標P選擇素、膜GPⅡb/Ⅲa、CD62P等參與了急性腦梗死的疾病演變過程,在臨床上可作為疾病診斷和治療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
[1]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達血小板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1、P選擇素的改變及其意義[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2,18(5):335-337.
[2]彭宇生,王鵬,鄧劍,等.急性腦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檢測及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3,26(8):512-514.
[3]王引明,劉春風,馮萍,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細胞聚集體的變化[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2,19(6):408-410.
[4]胡瑛,朱藍玉,張冬,等.急性腦梗死血小板活化狀態(tài)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2):108-110.
[5]成亞琴,柯開富,曹茂紅,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單核細胞-血小板聚集體水平的改變[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2,21(5):389-391.
[6]張長春.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作用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
[7]熊麗麗,魏文寧,馬懷安,等.應用流式細胞術檢測血小板聚集及活化功能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5(20):3 041-3 043.
[8]趙香梅,高傳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支架植入術后應用替羅非班對血小板聚集率、活化凝血時間和抗凝血酶Ⅲ的影響[J].臨床薈萃,2012,25(9):750-753.
[9]童保文,林志鴻,謝良地,等.兔頸動脈球囊損傷后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4(8):1 162-1 166.
[10]王輝,劉剛,羅順德,等.蓮心堿對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2,26(6):768-772.
[11]吳培堂,陳貝?。畤a(chǎn)和進口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2,50(33):90-92.
(收稿2015-09-22)
R743.33
B
1673-5110(2016)18-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