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敦煌?藝絕莫高
讀著余秋雨《文化苦旅》對莫高窟的描述與贊美,欣賞朋友古典舞中反彈琵琶的優(yōu)美身姿,都不止一次激起我對敦煌文化的濃厚興趣與無限憧憬。今天,終于來到了久負盛名、坐落在沙漠之巔的莫高窟!
一路的塵土飛揚與石窟里緊鎖的門窗都讓我有些失望,從外觀看真沒有龍門石窟與云岡石窟那么宏偉。大漠本身就干燥,加上年代久遠,真是沒想象那么震撼,何為藝術繁榮?何為莫高興盛?
跟著講解員一個個窟走下來的時候想法完全改變,暗自埋怨自己為什么不早點來?不早點來!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它并非炫麗的外表為何能引起世界關注,因為它是人性的,深層的蘊藏。在這兒看到美,看到宗教天地,尤其它是中國文化千年的標本,我嘆息、我扼腕、我哭泣、我不知何去何從……
莫高石窟對于佛經(jīng)都有清楚的記載與體現(xiàn),每個章節(jié)都像圣經(jīng)一樣有解釋,而且是那樣清楚。雖然過了千年,但還有石窟700余個,雕塑3000余身,壁畫4500余平方米??邇?nèi)繪、塑佛像及佛典內(nèi)容說明著一切,更作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說明著一切!
石窟里壁畫中的飛天不僅僅是藝術形象的體現(xiàn),它與靜止僵化的佛像相融合,使佛場更隆重,讓聽法護法更多元化,讓佛教的色彩更濃烈。
神與佛都是讓人用功德之心對社會對他人有一定貢獻。用宗教行為約束制約人們罪惡的滋生。讓人們知道善意、忠誠會得到上天的眷顧,實際是一種向心力與凝聚力。
我的一位做古典舞蹈編導的好朋友,曾經(jīng)多次自費來莫高石窟,一住就是半個月,專門研究飛天舞蹈造型。她曾經(jīng)對我說她太喜歡石窟里的飛天了!尤其是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柔和的色彩,飛動的線條,每每看到墻壁之上的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像隨風飄拂的長卷。那婀娜身姿、舒展和諧的表情,都給人一種優(yōu)美而空靈的想象空間,令人隨之舞動……
她說飛天的反彈琵琶在漢唐非常盛行。琵琶作為樂器本身就很難操作,而且是在高速旋轉的情況下舞動并反彈。從她們面部輕松的表情和動作的高難來看,是有張力與爆發(fā)力的??梢姰敃r飛天是個個身懷絕技,舞藝超群的。
在大漠古城里穿上那套嶄新的像為我度身定做的漢服時,真的有一種穿越的感覺。仿佛自己就是漢代的女子或飛天,不自覺地甩袖起舞把劍弄清風,不自覺唱起:“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觀賞著祖先為我們留下的融建筑、雕塑、壁畫三者于一體的立體藝術,真是無限榮耀!曾經(jīng)在梵蒂岡圣保羅大教堂的西斯庭里看到米開朗基羅的壁畫,上千個人物畫得惟妙惟肖,每個人物的表情眼神都不一樣,曾經(jīng)為亞當與夏娃那若即若離的手指而癡迷著。曾經(jīng)為貝尼尼的人物雕刻下那些女人裙子褶皺與手部細節(jié)處理得逼真而叫絕。對西方能工巧匠的崇拜、贊嘆,溢千言表!
當看到釋迦牟尼講法,生病,圓寂的所有圖畫時更是為之驕傲,為之自豪!這不僅僅是佛經(jīng)的深奧被解開,其藝術底蘊更是不容置疑。我們現(xiàn)代的“小品”就來自佛經(jīng),用很短的時間講述清楚一個故事就是“品”。簡單明了,通俗易懂。
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石窟里蘊藏的絢麗瑰寶,是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典藏。這些作品跟歐洲藝術巨匠比較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摘自《一路林紅》2015年8月,作家出版社 路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