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軍
(紫金礦業(yè)集團穆索諾伊礦業(yè)簡易股份有限公司)
?
某含銅磁鐵礦石選銅試驗
金軍
(紫金礦業(yè)集團穆索諾伊礦業(yè)簡易股份有限公司)
針對某低銅磁鐵礦石開展了選銅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5.43%的情況下,以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為脈石礦物的抑制劑,MA為銅礦物的捕收劑,MIBC為起泡劑,采用1粗2精2掃閉路浮選流程處理礦石,可獲得銅品位為19.51%、銅回收率為69.20%的銅精礦。
浮選硫化銅礦石磁鐵礦
礦產(chǎn)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對礦產(chǎn)資源進行綜合回收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保障我國礦業(yè)資源安全。硫化銅礦物的常用捕收劑有黃藥類、硫氮類、硫胺脂等,脈石礦物的常用抑制劑有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羧甲基纖維素等,起泡劑主要有甲基戊醇(MIBC)、松醇油等[1-8]。本試驗將對某低銅磁鐵礦石進行選銅工藝條件研究。
礦石屬含銅磁鐵礦石,金屬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其次為黃銅礦,黃銅礦以致密塊狀集合體或星散狀分布在脈石礦物及磁鐵礦中。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見表1。
表1 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 %
由表1可知,礦石中的有價元素為Fe、Cu,品位分別為47.28%和0.11%,其他元素沒有回收價值。
由于礦石為低銅磁鐵礦石,為保證銅的高效回收,且控制磁鐵精礦硫含量,因此,宜采用浮選選銅、浮選尾礦弱磁選選鐵流程處理該礦石。本文將對銅浮選工藝條件進行研究。
2.1條件試驗
條件試驗采用1次粗選流程。
2.1.1磨礦細度試驗
礦物單體解離是浮選分離的必要條件之一,合理的磨礦細度才能獲得較好的浮選指標。磨礦細度試驗的抑制劑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用量為1 000+600 g/t,捕收劑丁基黃藥為60 g/t,起泡劑MIBC為3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1。
由圖1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粗精礦銅品位下降,銅回收率先升后降。綜合考慮,確定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5.43%。
2.1.2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用量試驗
水玻璃+六偏磷酸鈉是硅酸鹽礦物和含Ca、Mg脈石礦物的良好抑制劑,同時還是礦泥的良好分散劑,適宜的抑制劑用量可以很好地、選擇性地抑制脈石礦物。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0.074 mm占75.43%,丁基黃藥用量為60 g/t,MIBC為30 g/t,試驗結(jié)果見表2。
圖1 磨礦細度試驗結(jié)果●—品位;■—回收率
表2 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用量試驗銅粗精礦指標
由表2可知:隨著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銅品位上升,銅回收率下降。綜合考慮,確定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的粗選用量為1 000+600 g/t。
2.1.3捕收劑種類試驗
捕收劑種類試驗的磨礦細度-0.074 mm占75.43%,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的用量為1 000+600 g/t,捕收劑用量均為60 g/t,MIBC為30 g/t,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捕收劑種類試驗銅粗精礦指標 %
由表3可知:以丁基黃藥、Z-200和MA為捕收劑,可得到回收率相近的銅粗精礦,但MA對銅礦物的選擇性捕收效果較優(yōu)。因此,選擇MA為浮銅捕收劑。
2.1.4MA用量試驗
MA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0.074 mm占75.43%,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用量為1 000+600 g/t, MIBC為3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2。
圖2 MA用量試驗結(jié)果●—品位;■—回收率
由圖6可知:隨著MA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銅品位下降,銅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MA用量為50 g/t。
2.2開路試驗
開路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jié)果見表4。
圖3 開路試驗流程
從表4可見,采用1粗2精2掃開路流程處理該礦石,可獲得銅品位為20.18%,銅回收率為54.52%的銅精礦。根據(jù)精、尾礦銅品位,確定精、掃選次數(shù)均為2次。
2.3閉路試驗
在開路試驗基礎(chǔ)上進行了閉路試驗,試驗流程見圖4,試驗結(jié)果見表5。
由表5可知,采用圖4所示的流程處理該礦石,可獲得銅品位為19.51%、銅回收率為69.20%的銅精礦。
表4 開路試驗結(jié)果 %
表5 閉路試驗結(jié)果 %
(1)某含銅磁鐵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其次為黃銅礦,黃銅礦以致密塊狀集合體或星散狀分布在脈石礦物及磁鐵礦中。礦石中的有價元素為Fe、Cu,品位分別為47.28%和0.11%。
圖4 閉路試驗流程
(2)以MA為銅礦石浮選的捕收劑,水玻璃+六偏磷酸鈉為抑制劑,MIBC為起泡劑,采用1粗2精2掃、中礦順序返回流程處理礦石,可獲得銅品位為19.51%,銅回收率為69.20%的銅精礦。
[1]湯景.冬瓜山蛇紋巖含銅礦石難選原因初探[J].有色礦山,1996(5):31-34.
[2]崔權(quán)祥.鉬銅綜合回收浮選工藝技術(shù)總結(jié)與分析[J].有色礦山,1998(3):30-33.
[3]魏連海.提高礦石回收率的途徑[J].金屬礦山,1988(2):34-35.
[4]胡真.西部某低品位硫化銅礦選礦工藝流程的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04(6):14-17.
[5]印萬忠,吳凱,王紀鎮(zhèn),等.破碎方式對紫金山銅金礦石可磨性及浮選的影響[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321-326.
[6]曾懋華,姚亞萍,奚長生,等.某難選銅鉛混合精礦的分離試驗研究[J].金屬礦山,2006(4):19-22.
[7]焦芬,覃文慶,何名飛,等.捕收劑Mac-10浮選銅硫礦石的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09(3):48-50.
[8]張英,王毓華,湯玉和,等.某低品位銅鎳硫化礦浮選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09(3):40-42.
Copper Selection Experiment on a Copper Bearing Magnetite Ore
Jin Jun
(Zijin Mining Group Musonoie Mining Simple Co. Ltd.)
Copper selec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low copper content magnetite o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grinding fineness of 75.43% passing 0.074 mm, sodium silicate and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as gangue inhibitor, MA as copper collector, MIBC as frother, via one roughing-two cleaning-two scavenging closed circuit flotation process, copper concentrate with 19.51% copper and recovery of 69.20% was obtained.
Flotation, Copper sulfide ore, Magnetite
2016-06-26)
金軍(1988—),男,助理工程師,364200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紫金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