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姜毅
(隴東學院能源工程學院)
?
云南騰沖某極難選銅礦選礦試驗*
何姜毅
(隴東學院能源工程學院)
對云南騰沖某極難選銅礦石進行了一系列的選礦試驗。結果表明,該礦石為高氧化率、高結合率、高含泥的極難處理混合銅礦石。當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0%,以新研制的GN-09為調(diào)整劑,硫酸銨、乙二胺磷酸鹽和Na2S為活化劑,異戊基黃藥+丁胺黑藥為捕收劑,采用1粗3精2掃流程處理,可獲得銅品位為8.32%、含金4.80 g/t、含銀341.90 g/t,銅、金、銀回收率分別為46.17%、67.51%、43.92%的初級銅精礦。
混合銅礦石硫化浮選GN-09異戊基黃藥
銅是用量僅次于鐵、鋁的金屬,被廣泛用于電氣、機械制造、航空航天、國防等工業(yè)領域。然而隨著資源的消耗,易選銅礦越來越少,礦石向貧、細、雜方向發(fā)展,因此,加大對復雜難選銅礦石的開發(fā)研究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復雜難選銅礦石的處理方法主要有氨浸[1-2]、酸浸[3-4]、細菌浸出[5]、選冶聯(lián)合[6-7]、硫化浮選[8-9]、離析—浮選等方法[10]。
云南騰沖某銅礦石為高結合率、高氧化率復雜難選銅礦石。目前,選礦廠采用浮選工藝處理,在藥劑用量非常大的情況下,精礦銅品位僅為7%~7.5%、回收率僅為40%左右,技術經(jīng)濟指標均不理想。為改善選礦廠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對有代表性礦石進行了選礦工藝研究。
礦石中的主要礦物為方解石、透輝石、輝石、含鐵輝石、石英和鈣鐵石榴石;主要氧化銅礦物為藍銅礦和孔雀石,膽礬少量,主要硫化銅礦物為鋅黃錫礦。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銅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 %
注:Au、Ag的含量單位為g/t。
表2 礦石銅物相分析結果 %
從表1可以看出,銅是礦石中主要回收元素,金、銀有綜合回收價值;礦石中堿性脈石礦物CaO與MgO總含量為47.70%,因此該礦石不適合酸浸。
從表2可以看出,氧化銅占總銅的64.93%,其中結合氧化銅占總銅的25.97%。
礦石性質(zhì)分析表明,該礦石結合率高,氨浸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礦石中含有大量的堿性脈石礦物,因此也不適合酸浸。探索試驗確定的銅回收工藝為浮選工藝。
2.1粗選條件試驗
粗選條件試驗流程見圖1。
圖1 條件試驗流程
2.1.1磨礦細度試驗
磨礦細度試驗的活化劑硫化鈉用量為1 000 g/t,異戊基黃藥為1 000 g/t,調(diào)整劑硫酸銨為500 g/t,試驗結果見圖2。
圖2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品位;■—回收率
由圖2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粗精礦銅品位下降,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0%。
2.1.2硫化鈉用量試驗
硫化鈉能在氧化銅礦表面形成硫化銅薄膜,使捕收劑易吸附于礦物表面,增強氧化銅礦物表面的疏水性,但硫化鈉用量過大會抑制硫化銅礦物的上??;且適量的硫化鈉有分散礦泥的作用。硫化鈉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0%,異戊基黃藥為1 000 g/t,硫酸銨為500 g/t,試驗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當硫化鈉用量為1 500 g/t時,粗精礦銅品位為1.75%、回收率為39.97%,兩指標同時達到最大值。因此,確定硫化鈉粗選1用量為1 500 g/t。
圖3 硫化鈉用量試驗結果▲—品位;■—回收率
2.1.3異戊基黃藥用量試驗
異戊基黃藥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0%,硫化鈉用量為1 500 g/t,硫酸銨為500 g/t,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異戊基黃藥用量試驗結果▲—品位;■—回收率
由圖4可知,隨著異戊基黃藥用量的增大,粗精礦銅品位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趨勢,回收率先上升后下降。綜合考慮,確定異戊基黃藥粗選1用量為500 g/t。
2.1.4硫酸銨用量試驗
適量的硫酸銨對礦物硫化有促進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催化效應、穩(wěn)定效應和疏水效應。因此進行硫酸銨用量試驗非常必要。硫酸銨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0%,硫化鈉用量為1 500 g/t,異戊基黃藥用量為500 g/t,試驗結果見圖5。
圖5 硫酸銨用量試驗結果▲—品位;■—回收率
由圖5可知,硫酸銨用量為1 500 g/t時,粗精礦銅品位和回收率均最高,故確定硫酸銨粗選1用量為1 500 g/t。
2.2掃選次數(shù)試驗
為了提高銅回收率,確定合適的掃選次數(shù)非常重要,試驗流程見圖6,試驗結果見表3。
圖6 掃選次數(shù)試驗流程
表3 掃選次數(shù)試驗結果 %
從表3可見,掃選1、掃選2對提高銅回收率的效果非常顯著;掃選3仍可提高銅回收率1.85個百分點,且中礦3的銅品位超過原礦銅品位,對銅有一定的富集效果。因此,確定掃選次數(shù)為3次。
2.3精選次數(shù)試驗
要提高精礦銅品位,就需要對粗精礦進行精選。基于中礦1銅品位與粗精礦銅品位較接近,且為了提高精礦銅回收率,以粗精礦+中礦1為精選次數(shù)試驗給礦,試驗流程見圖7,結果見表4。
圖7 精選次數(shù)試驗流程
表4 精選次數(shù)試驗結果 %
從表4可見,3次精選僅能獲得銅品位為9.67%的銅精礦,說明精選次數(shù)增加并不能顯著提高精礦銅品位,且過多的精選次數(shù)還會顯著影響銅回收率。因此,確定精選次數(shù)為3次。要進一步提高精礦銅品位,對銅精礦進行再磨再選不僅工藝流程過于復雜,且生產(chǎn)成本較高。故未再進一步進行再磨再選試驗。
2.4閉路試驗
在進行閉路試驗時發(fā)現(xiàn),適量添加新型調(diào)整劑GN-09可以降低藥劑的消耗,并且可以抑制微細粒礦泥的上浮,因此,在粗選中加入300 g/t的GN-09;由于原礦中含有一定量的金、銀,故添加少量金、銀的高效捕收劑丁胺黑藥;乙二胺磷酸鹽對氧化銅的活化有顯著效果,因此,在粗選中添加少量乙二胺磷酸鹽。閉路試驗流程見圖8,結果見表5。
表5 閉路試驗結果 %
注:Au、Ag的品位單位為g/t。
從表5可以看出,采用圖8所示的流程處理該礦石,可獲得銅品位為8.32%、含金4.80 g/t、含銀341.90 g/t,銅、金、銀回收率分別為46.17%、67.51%、43.92%的銅精礦。礦石中金、銀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富集。
(1)云南騰沖某銅礦石為高結合率、高氧化率復雜難選銅礦石。礦石中的主要礦物為方解石、透輝石、輝石、含鐵輝石、石英和鈣鐵石榴石;主要氧化銅礦物為藍銅礦和孔雀石,膽礬少量,主要硫化銅礦物為鋅黃錫礦。礦石中主要回收元素銅品位為0.78%,氧化銅占總銅的64.93%,其中結合氧化銅占總銅的25.97%,金、銀有綜合回收價值。
(2)選礦廠在藥劑用量非常大的情況下采用浮選工藝處理,僅能獲得銅品位為7%~7.5%、回收率為40%左右的銅精礦。
圖8 閉路試驗流程
(3)采用2粗3精2掃、中礦順序返回流程處理該礦石,獲得了銅品位為8.32%、含金4.80 g/t、含銀341.90 g/t,銅、金、銀回收率分別為46.17%、67.51%、43.92%的銅精礦。該指標較現(xiàn)場指標有明顯提高。
[1]程泰,單慶生.新疆某低品位氧化銅礦氨浸試驗研究[J].黃金,2014(8):60-64.
[2]Liu Zhixiong,Yin Zhoulan,Hu huiping,et al.Leaching kinetics of low-grade copper ore with high-alkality gangues in ammonia-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2(1):77-84.
[3]孔令采,李正要.贊比亞某復雜銅礦預處理—酸浸提銅試驗[J].現(xiàn)代礦業(yè),2014(10):45-50.
[4]呂夢陽,文書明,劉建,等.云南楚雄難處理氧化銅礦酸浸試驗研究[J].礦產(chǎn)綜合利用,2012(2):21-23.
[5]王洪江,熊有為,吳愛祥,等.產(chǎn)氨細菌浸出堿性氧化銅礦[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3(9):1126-1130.
[6]劉丹.高結合率混合銅礦選冶新工藝試驗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0.
[7]王伊杰,文書明,劉丹,等.難處理高結合率氧化銅礦選冶聯(lián)合工藝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13(5):28-34.
[8]Ge Baoliang,Fu Yanxiong,Li Qing.A copper oxide ore treatment by flotation[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1):230-233.
[9]馮致,戈保梁.云南某難選混合銅礦選礦試驗研究[J].礦產(chǎn)綜合利用,2010(6):3-6.
[10]程連秀,劉中華.難選氧化銅礦離析-浮選試驗研究[J].新疆有色金屬,2003(1):15-17.
Beneficiation Experiment on a Refractory Copper Ore from Tengchong, Yunnan Province
He Jiangyi
(Energy Engineering Institute, Longdong University)
A series of beneficiation experiments study on refractory copper ore from Yunnan Province were conduc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e is a refractory mixed copper ore with high oxidation rate, high combination rate and high sliming. When grinding fineness is 0.074 mm passing 90%, with the newly developed GN-09 as adjusting agent, ammonium sulfate, ethylenediamine phosphate and Na2S as activator, isoamyl xanthate+butylamine aerofloat as collector, via one roughing-three cleaning-two scavenging process, copper concentrate with 8.32% Cu, 4.80 g/t Au, 341.90 g/t Ag, and Cu, Au, Ag recovery of 46.17%, 67.51%, 43.92% were obtained.
Mixed copper ore, Sulphidizing flotation, GN-09, Sodium isoamyl-xanthate
2016-06-26)
*甘肅省高等學??蒲许椖?編號:2014B-096)。
何姜毅(1982—),男,講師,碩士,745000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qū)蘭州路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