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新寶 賀思聰
磨難出真知柔女礪滄桑
文|俞新寶 賀思聰
王柔桑是越劇范派著名的年輕小生,上海越劇院國家二級演員,2001年畢業(yè)于上海戲曲學校,同年進上海越劇院,2015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在職研究生。她師從越劇大師、范派藝術(shù)創(chuàng)始人范瑞娟,著名的前輩范派演員陳琦,以及當代越劇表演藝術(shù)家章瑞虹。章老師是王柔桑的授業(yè)良師,王柔桑說:“瑞虹老師為人耿直,追求藝術(shù)一絲不茍,我很慶幸由她帶教多年。在章老師出演的大大小小戲中都有我的身影,這讓我有許多切身學習的機會。我心里始終感謝章老師對我的信任?!?/p>
王柔桑的主要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孟麗君》《甄嬛》等。此外,她曾獲首屆“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zhàn)賽銀獎、“越女爭鋒”第二季“龍鳳配”金獎等多項全國和地方的大獎,以及“十佳小生”“東方戲劇之星”等榮譽稱號。
生活中的王柔桑明眸善睞,顧盼生輝,懂得體恤他人。由于少年柔桑切身經(jīng)歷過家庭致貧的艱難磨煉,她比同齡人更早懂得滄桑人世。她曾經(jīng)是由著名慈善家余慧文發(fā)起的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外國友人助學活動的受助學子,也是上海戲曲學校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帮L回三峽,益增其怒號”。困境激發(fā)出王柔桑的昂揚正氣。她感恩社會、樂觀向上、奮發(fā)圖強,硬是憑著頑強的拗勁踏入了藝術(shù)之門。
著名越劇演員王柔桑
1981年,王柔桑出生在上海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普通家庭,父親在國企工作,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喜好詩詞,優(yōu)于文筆,時有文章發(fā)表。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文藝愛好者,擅長擺弄多種樂器。父親平時幽默、好學、睿智、積極,這對幼年柔桑和她的姐姐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也給家庭帶來了歡樂。柔桑每每憶及,無比懷念,她說:“受到父親的熏陶,我和姐姐從小就愛唱唱跳跳,在家時拿著枕巾甩水袖,夏天乘涼開起‘家庭音樂會’,總是爸爸拉二胡,我們母女三人引吭高歌。在我心目中,父親是個全能爸爸,燒得一手好菜,有著好脾氣,是個典型的好男人。慢慢長大后,父親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人格上的影響,正直、堅毅、遇困難不屈不撓,對生活充滿希望和熱情?!?/p>
還是在柔桑讀小學時,一天放學后,父親久等不見柔?;丶?,便急著一路尋去,只見她正坐在一個同學的家門口,守著錄音機專心地聽趙志剛老師演唱的越劇尹派戲《桑園訪妻》。那時磁帶錄音機很行俏,趙志剛老師也非常走紅。父親這才發(fā)現(xiàn)他的小女兒迷上了越劇。奇怪的是,父親喜歡很多戲曲包括評彈,唯獨不愛聽越劇,大概他認為越劇是女性追捧的劇種吧。他沒料到,女兒柔桑卻成了越劇迷。
大約在1994年,柔桑的姐姐和同學約好去參加一個童星大賽,柔桑拖在后面一起去了。那是一個才藝比賽,姐姐登臺唱歌后,柔桑上去唱了一段越劇。剛巧現(xiàn)場有一位越劇院老師,便問她知道自己唱的是哪一流派嗎,柔??烊丝煺Z:“當然是尹派。”這位老師當即說:“你來考上海戲曲學校的越劇班吧?!焙髞恚憬闩闼m住父母去上海戲曲學校參加初試考。姐姐是那種敢闖的性格,堅定地支持妹妹考戲校。那次通過了初試,但由于年紀太小,戲校安排柔桑第二年(1995年)直接參加復試考小班,這是一個六年制的班級,學得比較扎實。
誰知父母知道后都持反對態(tài)度。盡管父親愛好文藝,但他并不希望女兒從業(yè)演戲,他認為這行業(yè)唱得好不過是“吃戲飯”,唱得不好就是“吃氣飯”,唯有好好讀書將來的路會廣闊一點。然而這個女兒寧可“吃氣飯”也要“吃戲飯”!這和范派藝術(shù)創(chuàng)始人范瑞娟老師早年學戲遭老父反對的情形有點相似。當時范父扔給女兒一副碗筷和一只土籃,這意思很明白,你想學戲就準備好去討飯吧!豈料這件事鞭策范老師一輩子,終于開創(chuàng)出她的精湛的藝術(shù)流派。年少的柔桑無從知道大師的這段往事,但那時的她立志專業(yè)學習越劇已經(jīng)勢不可擋。眼看木已成舟,開明的父母終于依順了女兒的選擇。1995年,王柔桑憑著自己的執(zhí)著和實力跨出了邁向越劇人生的關(guān)鍵一步。
越劇大師范瑞娟指導王柔桑學戲
翻看到王柔桑報考戲校時的報名照片,可愛得令人發(fā)笑:發(fā)際高于耳廓的烏黑短發(fā),三七開各分左右;眉清目秀,淺笑盈盈,一眼看去就是個靈活的假小子。據(jù)說這個瞞著父母來報考的假小子那天還穿著一套西裝,弄得不少同學真以為她是男生呢!也許這一天就注定了她將走上艱苦的小生之途。事后她說,從來就覺得自己是學小生的料,因為她一直鐘愛尹派小生的戲。
戲校的學員前兩年里不分流派,不分行當,就是學基本功。帶教老師非常嚴格。到了第三年細化教學,學員要分行當了。分行當是根據(jù)學員的扮相、嗓音及性格特點的,柔桑理所當然地被分配主攻小生。帶教老師認為王柔桑戲路寬,學哪個流派都不錯,建議把尹派、范派作為她的主攻流派。這一時期的柔桑極其用功,連陸錦花老師的陸派戲她也認真地學過。
就是那幾年,對王柔桑的家庭來說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看到柔桑勤奮進取、藝途有望,全家無不高興;另一方面家境驟然陷入了前所未遇的困頓。一家的主心骨、兩個女兒深深熱愛且依賴的父親突發(fā)腦溢血病倒在床。五十剛出頭的父親是家庭經(jīng)濟的支柱,正值其事業(yè)高峰卻遭此一擊實屬不幸。偏偏禍不單行,母親也患上腦炎,一度生命垂危,頓時整個家庭因病致困。頑強卻半癱的父親不甘被病魔壓垮,咬牙鍛煉,并以書籍為伴堅持動筆,力求恢復生活自理能力。誰知數(shù)年后父親又被癌癥纏身,真是雪上加霜!面對患病的父母,當時16歲的姐姐適逢中考在即,但為了早日掙錢,她無奈放棄升學機會,主動選擇進了職校。以后幾年,姐姐一直陪伴在患病父親的身邊,和母親一同照顧父親。他們含辛茹苦,卻不愿影響柔桑的住校學習。柔桑的勤奮努力成了支撐這個家庭的力量,她是全家人的希望。
全家對柔桑恩重如山!她知道只有在學校里勤奮學戲,才能給父母和姐姐帶去欣慰和希望。柔桑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她無法忘懷僅僅年長她兩歲的姐姐職校畢業(yè)后,曾欣喜地找到一份可以補貼父母的工作,但無法天天奔波于浦東、浦西,便在柔桑的學校附近租住一間僅容下一張床鋪,天雨還滴漏的搭建屋,也為了休息天可以就近幫助妹妹一起曬洗床單、衣物。直到今天,柔桑對姐姐始終感到歉疚,她說:“那些年我住校學習,是姐姐為家庭做出了極大犧牲。姐姐有著文藝愛好,彈古箏、寫書法都比我好,但為了父母和我,她放棄求學,以致今天還在苦苦追求著遙遠的理想事業(yè)。我真希望能幫姐姐做一點什么……”感人的親情、感恩的愛,讓人心頭震撼!
當年的資助人凡爾納·塞勒先生(左二)與王柔桑(左三)等在一起
當她的家庭頓陷窘困時,上海戲曲學校鼓勵王柔桑不放棄學業(yè),別顧慮學費。學校教務處的范宜信老師及時聯(lián)系到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初升的太陽”外國友人助學基金,此后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安排下,在華美國友人、美國麥考林國際郵購公司的凡爾納·塞勒先生開始與王柔桑結(jié)對,連續(xù)兩年資助了王柔桑的學習費用。以后幾年里,王柔桑品學兼優(yōu),名副其實。她擔任了6年越劇班班長、團支部書記,并連任兩屆學生會主席。因此上海越劇院資助了她后4年的學習費用。王柔桑為人情深義重,她說,她將終生感恩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感恩助學基金發(fā)起人余慧文老師,感恩年過半百的美國企業(yè)家凡爾納·塞勒先生。她至今不忘每年電話問候教務處范老師和“初升的太陽”的丁老師。她也與美國友人凡爾納·塞勒先生保持友好聯(lián)系,直至塞勒先生回國后多年。這么多年里,她隨越劇界前輩孟莉英老師一起,積極參加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笑口常開”文藝義工隊下基層的公益演出。困難和壓力沒有壓垮王柔桑,相反使她獲得人生價值觀的升華,非常難能可貴。
2001年從戲校畢業(yè)后,王柔桑進入上海越劇院。她的扮相俊俏瀟灑,嗓音清澈亮麗,初看與戲迷們熟悉的范派風格并不相似。但她善于研究,有獨到見解。她認準自己性格的內(nèi)在本質(zhì)與范派樸實流暢的風格非常契合,加上多年灑淚揮汗地跌打滾爬,基本功扎實,文武雙全,因此堅定地選擇了主攻范派的道路。
不久,柔桑開始準備“小蝶杯”參賽劇目《白蛇傳·斷橋》。這是一出由婺劇移植來的越劇劇目,劇中有許多對女小生來說很難的技巧動作比如劈叉、翻筋斗等。當時她練得非常辛苦,常常摔得渾身傷痛。有一次,她媽媽都看得淚水漣漣,心疼她硬拼身體學唱戲!
天道酬勤。王柔桑獲得2003年“小蝶杯”越劇新秀獎。更重要的是這一場比賽演出時,王柔桑的扎實功底和表演靈氣引起了觀眾席一位越劇前輩、素有“小范瑞娟”之稱的陳琦老師關(guān)注,不久陳老師托人帶話來,愿意親自帶教柔桑學范派戲,柔桑驚喜不已。2003年是王柔桑藝術(shù)發(fā)展路上具有轉(zhuǎn)折意義的一年,這年1月8日她正式跟從陳琦老師學戲。
王柔桑年少遭遇家庭變故,多磨難、懂事理,對陳琦老師深懷感恩之情,尤其敬重陳老師的做人品德和教學風格。柔桑談到自己第一次登門求教時帶了一盒銀耳,陳琦老師當即坦誠相告:“你來學戲,我非常高興,范派藝術(shù)有優(yōu)秀傳人,是我最大心愿。聽說你父母身患重疾,東西帶回去孝敬父母。以后來我這里學戲,什么東西都不準帶來?!蓖跞嵘Uf:“這就是陳琦老師教第一堂課的開場白,也是我一輩子要牢記的囑咐,將來我?guī)Ы虒W生,也要立好這一條規(guī)矩。”
以后幾年里,陳琦老師教會了王柔桑整出《梁祝》《李娃傳》《三看御妹》,以及折子戲《踏傘》《打金枝》《哭塔》等。陳老師教學嚴謹還體現(xiàn)在對柔桑的吐字發(fā)音要求嚴格,切不可夾進上海話。她強調(diào)演員演唱是以字發(fā)音,以聲制腔,字不正則腔不圓。她不厭其煩地選出范派的經(jīng)典唱段,一字一句地為柔桑做比對糾正。老師的影響是永恒的,當年陳琦老師切實地傳藝教戲,為今天王柔桑的藝術(shù)發(fā)展打好了牢固基礎。同時,陳琦老師一絲不茍的教學風格也讓王柔桑畢生銘記。
難忘的2006年,病魔擊倒了恩師陳琦。天不假年,欲哭無淚!柔桑寫下了動人的詩《哭恩師陳琦》,字字含悲:“典范頓失日西沉,痛為越苑哭良臣。有情蒼天語凄咽,無言桃李染啼痕。結(jié)緣斷橋三生幸,傳授梁祝百世恩。心香一柱和淚祭,舞榭歌臺慰親人?!贝撕螅跞嵘撔牧曀?、痛下功夫,曾先后獲得首屆“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zhàn)賽銀獎、“越女爭鋒”第二季“龍鳳配”金獎等越劇界影響較大的榮譽。她勵志要拿出優(yōu)秀成果向陳琦老師報恩!
就在柔桑的事業(yè)日益成熟的時候,父親的病體日漸消瘦。在柔桑的眼里,父親是一個開朗的男子漢,天生才氣,富有深情,勇于擔當,然而命運多舛。在父親生命的晚期,他仍抱病體強打精神,翻書閱讀不輟筆耕,希望為心愛的女兒留下更多父親創(chuàng)作的好劇本。每次看到重病父親的慈祥目光,柔桑感到陣陣痛心,她知道父親的心里始終記掛著女兒!而女兒忙于奔波事業(yè),竟不能在父親最需要的時刻多奉上一點孝心和慰藉。柔桑每思及此,愧疚不已,“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好不傷情!
當父親的病情急轉(zhuǎn)入危時,柔桑正在全力以赴參加“越女爭鋒”第二季比賽。為了讓柔桑安心比賽,家里對她封鎖了父親的消息。比賽結(jié)束后獲知病情,柔桑急忙趕到醫(yī)院看望父親,告訴他自己獲得了榮譽,父親露出一絲笑容。這時的他已經(jīng)沒有太多力氣來回應女兒,持續(xù)的高燒已經(jīng)消耗了他太多的體力……柔桑心痛欲絕!在父親最后的日子里,王柔桑天天守著昏睡的父親,每當父親清醒的一刻,柔??倳钫b他平時喜愛的詩歌和佛語箴言,希望父親從女兒這里得到一份安寧和寬慰,因為父親的一生為家庭和女兒做出了極大犧牲,他自己卻經(jīng)歷了太多的坎坷。這一年父親永遠地走了。王柔桑強忍悲痛,萬端無語,只默默地寫下一句:“父親,我想你。 您的女兒:桑。”
父愛是寬廣深沉的大海。溫厚慈祥的父親以其不言之教讓王柔桑真正懂得:人生就是戲臺,只有在人生的戲臺上贏得無愧于心的掌聲,藝術(shù)舞臺的成功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王柔桑扮演的梁山伯
追求舞臺的成功是演藝工作者的人生理想。實現(xiàn)理想則需要多樣性的人生歷練。在舞臺上王柔桑是一個瀟灑倜儻的英俊小生,在日常生活中,她既是一位笑顏常開、善與人交往的性情女性,又是一位奮斗目標明確、富有理智的女士,隨時把握分寸,懂得如何說話行事。在專注于提高自身藝術(shù)水準的同時,她抓住每一次機會向人們傳播越劇藝術(shù)的魅力。作為年輕的越劇演員,她也思考著中國戲曲向何處去這類宏觀的方向性問題。她看完魔幻舞臺劇《仙劍奇?zhèn)b傳》會思索如何借他山之石來發(fā)展改進當代越劇,當悟到一個創(chuàng)新動作她會半夜起身演練。這是一種堪當重任的品質(zhì),這種責任感源自經(jīng)歷過人生的痛苦煉。
時空浩瀚,斗轉(zhuǎn)星移,若河出伏流,一瀉千里。傳統(tǒng)越劇在前輩藝術(shù)家的辛勤帶教下薪火傳承??梢灶A見,王柔桑等一批“80后”的優(yōu)秀演員漸已成為當今我國越劇舞臺上的中堅力量。日復一日,他們必將在我國戲曲舞臺上肩負起更重的責任,發(fā)揮出新一代藝術(shù)家更大的創(chuàng)新能量,從而推動中國戲曲文化的進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