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為了干掉全球垃圾,他發(fā)明能吃的勺子
文|佚名
堅持,創(chuàng)新將“頑疾”止于用心,讓自然回歸眼前
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吃完飯,抹個嘴,你像往常一樣,把外賣垃圾往桶里一丟完事,卻不經意地遭來一個斜眼。定眼望去,對面的大叔竟然在啃一次性勺子!“扔掉多不好,不如吃掉嘛,嗯,delicious!”你還沒從呆滯狀態(tài)里反應過來,大叔已經往你手里塞了一把。千萬不要驚慌,這把風靡全球的小勺子,無論在中國、美國、日本……全球已有超1500萬人正和你一起啃呢。
這把看似沒啥看頭的小勺子,媒體卻是這么評價的—這玩意兒,可能真要改變世界了。
曾幾何時,那些讓各國科學家榨干腦汁都沒法解決的白色污染,竟在大叔的法子面前“繳械投降”了。
幾個月前,當大叔第一次把勺子掛到國外眾籌網站的時候,本來只想籌個兩萬美元,用來開始他的環(huán)保事業(yè),沒想到卻讓網友炸開了鍋。“這么受歡迎,我也沒想到……其實已經干了6年了?!辈粫桑@勺子研究了6年?“哎哎,是的呢?!贝笫尻种割^,靦腆地笑起來。
大叔叫Narayana Peesapati,以前是干農業(yè)研究的。大叔說剛開始做環(huán)保,其實就是覺得“愧疚”,因為在大叔的家鄉(xiāng)印度,每年都會產生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的白色塑料。就說一次性的塑料餐具吧,印度加上美國、日本,一年就能丟掉3500億件。3500億件,什么概念呢?堆在一起,幾乎可謂是漫無天際。
這些垃圾最后都去哪了呢?一般燒不掉的,就填埋。遺憾的是,它們平均需要450年才會分解掉,并且釋放大量的毒氣。如今這些垃圾無時無刻不在地下、海洋肆意蔓延,污染也將持續(xù)殃及子子孫孫,恐無絕期。不僅如此,地球上其它形形色色的小動物,也生活在人造污染的“重災區(qū)”。它們很多無法通過智慧與能力獨善其身,在這近乎“暴虐”的環(huán)境權益競爭中,它們處于十足的弱勢群體,很多動物因為人類的污染,再也無法回歸它們自由的“家園”。
“地球足夠供應每個人的需求,卻無法滿足每個人的貪婪。”大叔無比贊同圣雄甘地的這句話。污染問題,從來都不只是科學家的事情。而一旦開始認真做某件事,所有的細節(jié)對于大叔都變得敏感。在印度的飛機上,大叔見一姑娘向空姐要甜食,Gujarati,一種印度薄餅。有點像當年流行過的可麗餅,一層薄薄的粉皮裹著幾團冰激凌,任其化成漿糊,這皮兒也可以不漏。見姑娘吮吸完冰激凌,連皮帶殼嚼了下去,“咯吱咯吱”,大叔腦子里突然就出現(xiàn)了盞小燈泡:這玩意可以用來替代塑料餐具啊。
既然一次性餐具扔掉會造成污染又占地方,那不如想辦法吃掉。比如用可以吃的大米、小麥來做。大叔帶著這個主意跑到當?shù)匾恍┘庸S的時候,老板們都以為碰到了神經病,“研究很花錢的好嘛,而且,污染關你什么事兒?”“這個……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不過……”總之,往往一言不合就被轟走。大叔于是想大不了,索性就自己干得了。他雇來幾個家庭婦女,再加上自己和妻子,小廠就這么默默搭了起來。轟隆轟隆的聲響,路過的人都以為那兒開了個面包廠,因為煙囪里冒出來的氣味,簡直香死人了。
配方最終確定為大米粉、小麥粉,還有研究了n次的高粱粉,這樣的配比吃起來才能像餅干那么脆。而之所以選擇平日不常用的高粱粉,全因高粱粉的特性可以長時間保持勺子的堅挺度,只有夠堅挺,才能讓勺子即使隨便在不銹鋼碗上來回刮,在熱騰騰的咖啡里攪,也不會變得軟趴趴。另外放少許糖,口感會更好。
在面粉桶里將原料攪成團,再把團滾成厚薄均勻的片狀,平攤放到模具上,就能切割出一把把大小均勻的“面團勺子”了。至于最為關鍵的厚度問題,如何才能讓它在使用的時候足夠堅挺;咬碎時又不費勁;扔掉三五天就跟你家菜地融為一體;平時不使用的話,還能儲存3年,這里頭前前后后花的時間就可想而知了。
“你看,真心好用。”大叔從剛出爐的勺子中揀了一個,放在咖啡里舀舀舔舔,隨后在杯沿敲敲,“聽,脆著呢?!倍【巺s想到那個為了環(huán)保事業(yè),把“面團勺子”吃到吐的大叔。為了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愛上小勺子,大叔還特細心地發(fā)明了各種口味,桂皮、生姜、大蒜、芹菜、黑胡椒味,還有小茴香、胡蘿卜、薄荷味。在kickstart網上,大叔一不小心就籌到了28萬美元,大約200多萬元人民幣。因為訂單太多,大叔雇來了大批失業(yè)的家庭婦女,一不小心又拉動了就業(yè)。
世界各地的朋友收到這“爽脆”的勺子后,各種舔、泡、咀嚼,簡直是要把它玩壞了。更有人因為它的香脆口感,深深地愛上了它,準備屯一堆當零食吃。這一排排留言刷下來,大叔對著屏幕呵呵直笑,或許連他也沒有想到會變得如此瘋狂。其實在大叔想象中,將來才不止一個勺子那么簡單呢,刀、叉,還有中國的筷子,以及杯子、盤子、碗,全部可以拿來啃,以后小夫妻的爭論會從“我燒菜,你洗碗”,變成“你吃芹菜盤,我吃沙拉碗”。
成本貌似很高,有網友給大叔算了下,按照眾籌的價格,那么一只可以吃的勺子會比普通的塑料勺子貴出兩倍。要知道,商人用塑料餐具,就是因為便宜啊??纱笫搴孟癫徽模拔視煌5厝ふ胰蚋鞯氐暮献魃?,想辦法增加種類和銷售的渠道,用的人越多,生產成本就會一點點降低的?!倍掖笫逭f,這餐具產量一高,還能治地下水缺失的問題。很神奇吧,搞了18年地下水研究的大叔發(fā)現(xiàn),種大米用掉的水比種高粱要多花掉60倍,所以該餐具的普及,會讓農民更多地選擇生產種植高粱而非水稻,也就不會讓地下水開采問題越來越嚴重。
拖家?guī)Э诟闪?年,大叔可不是玩上一票就走人的。除了研究和生產,大叔明白這還需要科普,一逮著空,就拉上妻子和雇工到印度街頭去推銷勺子,“吃過勺子么,要不要試試?”偶爾他也會在網上給粉絲發(fā)個小視頻,“看,你們的小勺子正在生產呢?!鞭Z轟響的不銹鋼桶邊,大叔穿得跟個圣誕老人似的,說起他的加工工藝立馬就變得滔滔不絕。
或許你會覺得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霧霾、白色垃圾……這些環(huán)境問題似乎和我們生活離得很遠;或許你也會覺得,那是科學家該解決的事兒,咱們沒辦法沒條件做些什么??蛇@個活在第三世界的普通大叔,正試圖用一把可以吃的小勺子,一點點改變包括發(fā)達國家在內的因為發(fā)展所導致的塑料污染問題,試圖讓這個被我們過度索取的地球,變得不那么糟糕。那些我們認為無法改變的,我們曾習以為常的,將從你開始去做的那刻開始,一點點發(fā)酵,長大……
讓地球變得好一點,就從吃掉一個勺子開始吧。
(轉編自公眾號kaishizhong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