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黑龍江省嫩江縣鐵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黑龍江 黑河 161400)
個性化護理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對照研究
王麗華
(黑龍江省嫩江縣鐵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黑龍江 黑河 161400)
目的 分析個性化護理方式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的干預影響及對照研究。方法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兩組護理方式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結果 通過對以上兩組護理方式進行比較,得出觀察組應用個性化護理方式的應用價值遠高于對照組的價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能提升其服藥的依從性,具有臨床使用價值,值得推廣。
個性化護理方式;高血壓;中青年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心腦疾病的患者有嚴重的威脅。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個性化護理方式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的干預影響及對照研究。通過選取我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共120例為研究對象,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依據(jù)隨機原則分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方式,效果十分滿意,現(xiàn)將具體研究內容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32~72歲,平均年齡(49.34±3.2)歲;對照組男29例,女31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52.4±5.1)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4.62±1.1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具體如下:①入院之前需要對患者做各項檢測(血壓、生命特征)。②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加強體能鍛煉。③日常生活上需要注意科學性飲食,禁煙禁酒。④定期檢查患者的各項指標,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診。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所采取的護理方法上,使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重視心理指導治療,同時給予患者講解相關護理知識,提高患者的綜合素質水平。②與患者交流過程中,注意態(tài)度溫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幫助,讓其恢復自信心,以便配合治療。③多方面了解患者的背景,注重親情護理,只有的得到家屬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
1.3評價標準
針對患者服藥依從性,使用CPAT評價標準,運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其提出以下三個問題,具體包括:①有沒有忘記服藥及不注意服藥;②有沒有遇到異常癥狀情況,而及時停藥;③有沒有服藥后,依然癥狀沒有得到改善。三個問題中,答案為否的為依從性好,相反則依從性不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護理前后依從性變化情況,得出護理前觀察組依從性差13例、可37例、良10例,對照組依從性差27例、可22例、良11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依從性差2例、可55例、良3例,對照組依從性差12例、可32例、良16例,護理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糖尿病患者護理前后的依從性比較 [n(%)]
近幾年以來,高血壓作為心血管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導致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腎功能或心腦方面的障礙,甚至嚴重則可轉變?yōu)檎T發(fā)冠心病、腦中風的危險因素?;颊叻幰缽男耘c血壓低控制率有關,因此,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降壓是控制血壓的重要手段[1]。高血壓患者如果想降壓效果明顯,則需要采取藥物治療與個性化護理干預相結合的方式,只有臨床治療和護理干預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2]。所謂個性化心理干預,就是針對不同患者的教育程度、家庭情況、社會背景以及對疾病的理解程度而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對每個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教育,讓每個患者對高血壓既了解又能積極面對,樹立堅定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在本文研究中,選取我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兩組的護理方法,得出觀察組應用個性化護理方式的應用價值遠遠高于對照組的價值。個性化護理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讓高血壓患者對相關高血壓疾病知識(藥物知識、預防知識等)有一個很好的了解,懂得堅持服藥與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之間的重要性,理解服藥不依從的后果,從而使高血壓患者對服藥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認識[3]。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較老年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和社會壓力引起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心理緊張恐懼,心情焦躁不安;②對高血壓的嚴重性認識不夠,盲目樂觀;③憂慮多疑,不信任相關醫(yī)護人員;④對高血壓關注過度,導致緊張恐懼。所以,對中青年患者進行個性化心理干預,主要是平衡患者的心理、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機體的應激能力,從而使降壓藥物能夠達到標準的血壓值。
綜上所述,個性化心理干預不僅能及時了解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也能及時了解患者對有關高血壓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減少有關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提高高血壓患者對服藥的依從性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健康教育方法。
[1]姜麗娜,李海霞.個性化護理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對照研究[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1,25(7):49-50.
[2]孫錦庭,周桂芳.個性化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效果及依從性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9):393-394.
[3]孫洪波.健康宣教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06(14):230-23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5-6681.2016.09.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