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暉
探洞一姐和天空跑小馬哥
李少壯和劉佳是此次入圍的兩名中國運動員。一個隊伍里,海闊天空地聊天自然是天天泡在一起的功課,劉佳是七位選手中的唯一女性,喜愛自拍、外形俊朗酷似“小馬哥”的少壯,更是大家調侃的對象。但每當聊到他們的經(jīng)歷和挑戰(zhàn)時,你便無法不嚴肅起來,傾聽、探究、佩服著他們的壯舉。
劉佳,網(wǎng)名小蔥,一個樸素嬌小、不太起眼的重慶女孩,你完全無法把她和“中國探洞一姐”聯(lián)系起來。平時話不太多的她,一談到探洞便滔滔不絕,探險隊長嚴格和掌控的神情更躍然而現(xiàn)。和大多數(shù)戶外運動員不同,她的舞臺不是在陽光和風中,而是在幽深封閉的地下。黑暗、潮濕、陰冷、孤僻,遠離地面。想象摸索、爬行在百萬噸的山體之中、巖石之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可能都無法承受。而劉佳卻在這個恍若隔世的世界里從容潛行。他們創(chuàng)造的紀錄是在重慶的萬丈坑探至841米的深度,而他們則在洞中度過了八天八夜。探洞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事情,兇險既來自于未知的世界,也來自行動本身。劉佳就曾有被隊員掃落的巖石嚴重砸傷的經(jīng)歷。吊在狹隘洞穴的半空中,當聽到上方隊員大喊“落石”時,你無法逃開,只有緊緊貼在巖壁上,完全不知道這呼嘯而下的力量將是什么,幾秒鐘后是否會幸運地擦身躲過,或者這幾秒鐘便是你最后的時間?!盀槭裁催€去?”“就是想知道未知的世界,好奇,是我最大的推動力。”劉佳回答我。
少壯是1990年出生的馬拉松選手,從小就喜歡跑步的他,在2010年一次半程馬拉松獲得第五名后,正式開啟了跑步生涯。從那時至今,他已是中國多個大型馬拉松賽事的半程冠軍,期間還在全國大運會上,收獲了一銀一銅兩枚獎牌,在大學生錦標賽上收獲了三金。個人半馬的紀錄是一小時零七分。但這次入選并不是因為馬拉松,而是國內之前沒有人嘗試過的雪山速攀。
哈巴雪山位于我國云南迪慶州的香格里拉,主峰高度5396米,雄偉而又美麗神秘。2016年4月5日凌晨兩點半,少壯從海拔2700米的哈巴村出發(fā),向雪山峰頂跑去。8點28分少壯登頂,然后繼續(xù)跑下雪山,于中午前跑到了終點。在這條總距離22.4公里、爬升2892米、普通登山隊一般需要兩天時間完成的線路上,少壯只跑了9小時22分,而登頂時間只用了5小時58分。
雪山跑由于高海拔和低溫低氧,比一般越野跑要困難很多,更不用說公路馬拉松。對于從小生活在平原地區(qū)的他來說,長時間的高海拔跑步對身體的挑戰(zhàn)非常大?!白钇D難的是高原氣候的變化,在登頂途中曾有一度甚至連邁步都很困難。下山時我又差點迷路……我沒有和其他越野跑選手比賽,這次是我和我自己的較量。”少壯完成了挑戰(zhàn),并實現(xiàn)了10個小時完賽的目標?!捌鋵嵨疫€可以更快,”少壯說,“自由就是沒有約束,我喜歡在自然中找到一條未知的路,自由自在地跑下去。”哈巴速攀創(chuàng)造了中國第一個FKT(Fastest Known Time)紀錄,也帶動了FKT運動在國內的興起。這個更讓他開心和自豪。
揭曉最佳運動員
湊巧的是,“夢想無界”的頒獎晚會和慶功宴正是設在了Pottenstein的一個山間溶洞里。入口巖壁上投射著巨大的藍色“Claim Freedom”字樣,溶洞盡頭的大廳則是頒獎和放映的地方。大自然的肌體、戶外的原始力量,在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意中展現(xiàn)。德國溶洞的保護非常樸實,看起來甚至有些乏味,和我們溶洞開發(fā)里五顏六色的光效和甚至加入人造鐘乳石的景觀反差很大。溶洞深處立著一具碩大的動物骨架,這是一種已經(jīng)滅絕、體形比北極熊還要大的素食棕熊。長年保持9℃溫度的山洞,應該是它們冬季理想的居所。洞里一處還有著超過80具的棕熊骨骸,似乎和傳說中的大象墓園一樣,世界上也有著熊的墓園。神秘,也有點可怕。但我想對劉佳來說,僅僅是好奇吧,或許。
“Claim Freedom夢想無界”運動員的影片波瀾壯闊、激動人心,幫我抵御著夜間洞里的低溫。當主持人宣布德國皮劃艇運動員Andrian Mattern最后勝出時,全場歡呼。我卻略有些失望。少壯和劉佳沒有獲獎自是遺憾,在外國運動員中其實我也最喜歡俄羅斯的Vadim Timonov,然而他的冰上抱石技術難度并不大,明顯是很難獲獎的。
1995年出生的Andrian Mattern是七位運動員里年齡最小的。但他11歲起就與父親一道加入了當?shù)氐钠澩Ь銟凡?,開始了激流皮劃艇運動,如今他已是有著10年經(jīng)驗的“老”運動員了。此次入選并最終獲勝的項目是在美國西北部湍急的哥倫比亞河中對各條支流的漂流探索,并挑戰(zhàn)瀑布跳躍,行程的最后一天他終于成功穿越了險峻的Hamma Hamma瀑布。
Andrian的獲獎自是有他的理由:當皮劃艇從數(shù)十米高的瀑布一躍而下時,身體與艇,一切已無法掌控,期望與恐懼,一切都已釋放,交給大河。激浪打來如暴雪四散,水下的巖石嶙峋劃過,無論此時的劃槳、轉向是否如你所愿,或只是蒼白的掙扎與自欺,但你始終堅信人與艇終將一次次沖破水障、穿越而出。一個又一個迎面而至的瞬間危險,強烈的緊張與刺激,讓所有的人血脈僨張。獲獎也順理成章了。
但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瀑布激流,而是隊友第一天嚴重受傷后,Andrian從醫(yī)院騎馬返程途中,努力驅使自己放下一切,繼續(xù)全身心地投入水中時的情景與感受。極限運動不僅僅要面對自己的生與死,也要面對隊友的。這是你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Andrian說:“如果你真的想實現(xiàn)什么夢想,你就總能找到實現(xiàn)它的方法,作決定、并堅持下來,你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你能得到的有多寶貴……有一天當你回頭看時,你會自豪地發(fā)現(xiàn)你做到了那么多的事情。而這種自豪,就是我想要的一生?!闭f這番話的Andrian今年只有21歲,高中畢業(yè)僅僅三年,并沒有去上大學或開始職業(yè)的規(guī)劃。
阿迪達斯戶外高級全球品牌公關經(jīng)理Christina V?llinger說,“Adrian是一位非常鼓舞人心的運動員,他展現(xiàn)出了一切我們所追求的品質。他在自己的運動領域出類拔萃、富有創(chuàng)意,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在項目中,他身先士卒,能夠應對甚至更艱難的境況?!?/p>
晚餐時與義務為我們充當翻譯的張怡夫婦坐在一起,他們來自上海,是adidas總部5000名員工里10%中國員工中的兩位。Herzogenaurach位于紐倫堡郊外,遠離繁華,但有著豐富的戶外資源。adidas會為來這里應聘的人提供一周的免費生活體驗,而伴隨著體驗的結束往往是應聘者的離去。留下來的大都是戶外和體育運動的真正愛好者,對自然、戶外和運動的熱愛,將和他們的工作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Vadim Timonov和他的冰上抱石
Vadim Timonov是今天采訪的四位運動員中的最后一位,一個來自圣彼得堡的安靜小伙兒,充當英文翻譯的則是他活潑開朗的妻子。抱石發(fā)源于陽光燦爛的美國,Vadim卻一直嘗試在冰天雪地的季節(jié)里去攀爬。
一如抱石的起源,這并不是什么異想天開的事。20世紀50年代,抱石之王約翰·吉爾(John Gill)將鎂粉和動態(tài)躥跳引入到攀爬大石中,從而開創(chuàng)了抱石運動。這是一種更接近原始的攀登方式,只有幾個動作、非常短的攀爬路線,甚至“路線”都因為太短而被改稱為“問題”(problems)。沒有器械和繩索的束縛,抱石者需要做的只是依靠自身的思考與能力,一步步地去解決這些“問題”。這讓抱石攀登更純粹、也更自由。
Vadim想的是如何可以更加自由。當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張冬季貝加爾湖冰面上一塊突兀猙獰、如史前巨獸般的巖石照片時,他豁然明白一直追尋的、新的、更自由的攀登是什么了。
平心而論,貝加爾湖冰上抱石的攀登難度并不大,這也是此次沒有最終勝出的原因。但從他開著俄羅斯那種好像幾十年前款式的面包樣的小貨車,從類似我們東北農村的寒冷道路里駛出來時,我就已經(jīng)被感染了。貝加爾湖廣袤無垠、條紋縱橫的蔚藍色冰面上,貨車載著微不足道的孤獨,自顧自徑直駛向那一片巨石。在冰面上放下海綿墊,Vadim一躍而上。
無垠的世界讓我們感到渺小,寒冷讓我們收縮,簡單的攀登似乎也沒有那么波瀾壯闊,但Vadim徹底打開了自己,攀爬著、享受著。這是一個人的挑戰(zhàn)與快樂,如一個人暗夜里的奔跑,但卻是真正的自由,來自平凡世界觸手可及卻又總是與我們失之交臂的自由。
中午去餐廳的路上,又遇見他倆抽著煙、勾肩搭背地笑著走來?!癝moking kills!”我嚷嚷道,“Sorry!”他倆哈哈樂著,摟得更緊了。冰上抱石能否成為一項新的運動呢?希望。
adidas的黑科技
我算不上是裝備控,但在adidas總部,一探這個世界著名運動品牌的究竟總是你想做的。戶外運動對裝備的高要求遠遠超過日常的體育項目,幾年前我就曾由于不熟悉冬季雪山攀登,選錯服裝而導致攀登失敗。對于雪山速攀和冰上抱石這些冬季運動,如何解決服裝在保暖、排汗和運動靈活性之間的矛盾,一直是我很想了解的問題。這次幾名運動員都是借助adidas的戶外裝備突破了各自的極限,少壯和Vadim在采訪中,也都贊揚了adidas戶外裝備良好的功能表現(xiàn)和舒適性。但是,Why?adidas是運動裝備界的巨頭,可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更擅長于傳統(tǒng)體育賽事的領域,比如足球。戶外產(chǎn)品的發(fā)力點在哪里?我對此的興趣似乎還是大于劉佳對地下未知世界的好奇。
隨著在adidas研發(fā)中心的管窺,疑問逐漸打開。在這個充分競爭的時代,要做什么樣的產(chǎn)品,方向與指導的理念一定是最根本的推進力和競爭力。adidasOutdoor的口號是“LIVE WITHOUT LIMITS”,這是它所倡導的生活方式,而我看到了這個理念在其產(chǎn)品上的展現(xiàn)。拋開成規(guī)與限制,服裝能不能在日常工作生活和戶外運動中都可以舒適穿著、角色自由轉換?adidas要在戶外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去嘗試跨越界限、自由轉換。接下來就是突破不同功能特性本身固有的矛盾。保暖一定要厚重嗎?運動表現(xiàn)必須要以犧牲舒適性為代價嗎?adidas想把所有的優(yōu)點都放在一起,產(chǎn)品思路的傳統(tǒng)局限開始打破。
作為有著幾十年歷史的世界級公司,adidas一直非常重視在技術研發(fā)上的投入,技術的強勢無疑是市場發(fā)力的支點。對于戶外運動裝備而言,保暖、防風、防雨、透氣、保護、穩(wěn)定表現(xiàn)、輕量化是不變的主線,但卻不是每個公司都可以像adidas一樣憑借高技術把這些特性都盡可能地結合在一起。在adidas運動實驗室科學家的帶領下,那些久聞大名的黑科技一一展現(xiàn)在眼前,原本不允許拍攝的實驗室也為我們破了一次例。
跑鞋無疑是當下運動熱潮中最被關注的。傳統(tǒng)上我們把跑鞋分為緩沖(Cushioning)、穩(wěn)定(Stability)和運動控制(Motion Control)等幾大類,但adidas卻似乎在慢慢模糊這些區(qū)別。
BOOST是adidas顛覆性的跑鞋中底材料,在提供舒適緩沖的同時,又展現(xiàn)出強有力的回彈,能量的吸收與轉化使運動更輕松高效,即便長距離的奔跑也穩(wěn)定如初。Continental橡膠大底技術來自adidas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之前一直用于要求更高的摩托車和自行車輪胎。它可以在干燥路面上提供比一般大底高出30%的抓地和推動力,而在濕滑的情況下則更是高出了32%。STEALTH是adidas自己的橡膠技術,表面的多微孔結構同樣提供了抓地時的超級穩(wěn)定性。鞋面上的Gore-Tex等技術則保證了透氣和輕量。TERREX Agravic GTX就是集這些頂級技術為一體的代表跑鞋,它的宣言是 “輕、快、穩(wěn)定——掌控你的奔跑”,看來沒有什么能再限制它了。
超越界限的概念也同樣用在了服裝上。TERREX Agravic Tee使用了87%的美麗諾羊毛和13%的尼龍纖維,柔軟吸水的底層纖維即便在潮濕的情況下也會保持T恤的干爽舒適。而這只是科技冰山的一角,風衣、夾克、羽絨服的技術要求更加復雜。一身戶外行頭的機器人在實驗艙中無休止地走著,這不是在宜家店里簡單的沙發(fā)的損耗和壽命測試,機器人有著人體的溫度,在模擬寒冷戶外5℃的環(huán)境中,在風扇模擬出的一陣陣冷風中,測試著人體各個部位熱能散失的變化。通過長期研究和調查,adidas采用了Pertex Equilibrium、Pertex Quantum ClimaLite、ClimaWarm、ClimaStorm,以及包括最早為美國空軍研發(fā)的Polartec Alpha等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材料技術。所有這些都緊緊圍繞著超爽透氣(Superior breathability)、暖而輕(Warmth without weight)、體積?。≒ackable)、快干(Fast drying)和易打理(Easy care)等幾個宗旨。而后兩天的徒步、攀巖和皮劃艇活動也完全印證了這些產(chǎn)品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專業(yè)性和舒適性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讓大伙兒在活動結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進adidas的店鋪開始采購。
LIVE WITHOUT LIMITS
三天的行程很快過去。優(yōu)秀的運動員、優(yōu)秀的裝備、嶄新的想法、全新的體驗,展示著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企業(yè)令人驚嘆與敬佩的新突破,詮釋著“LIVE WITHOUT LIMITS”。
早上在酒店旁邊的路上跑了七公里,陽光、空氣、田野、森林,你會明白什么才是運動的原貌,什么才應該是生活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