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厚皮甜瓜細菌性果斑病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

      2016-09-14 06:14:49劉寶玉王玉杰趙廷昌劉雙平王永俊
      植物保護 2016年1期
      關鍵詞:打杈厚皮整枝

      劉寶玉, 王玉杰, 趙廷昌, 劉雙平,鄭 直, 王永俊, 王 真, 胡 俊*

      (1.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植保植檢站,臨河 015000; 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 3.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呼和浩特 010019)

      ?

      厚皮甜瓜細菌性果斑病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

      劉寶玉1#,王玉杰1#,趙廷昌2,劉雙平1,鄭直1,王永俊1,王真3,胡俊3*

      (1.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植保植檢站,臨河015000; 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193; 3.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呼和浩特010019)

      為有效防控厚皮甜瓜細菌性果斑病的發(fā)生,提出一套綜合防控技術,通過田間開展各單項防控技術的重要性試驗,建立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結果表明:各單項技術可提高對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效。與對照相比,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浸種可使防效提高16%,病果率降低3%;標準化噴藥能使防效提高17%以上,病果率降低3.1%;整枝打杈前后進行防控能使防效提高39%以上;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澆水,能夠減少病果的數(shù)量;在此基礎上組裝而成的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體系防效達89.2% 以上,病果率僅為2%。

      細菌性果斑病;標準化綜合防控;防效

      厚皮甜瓜汁多味甜,清涼爽口,備受消費者青睞。隨著厚皮甜瓜高效益規(guī)模化種植,新品種不斷引入和種子調運頻繁,厚皮甜瓜病害發(fā)生種類不斷增多,其中細菌性果斑病(AcidovoraxcitrulliSchaad et al.)帶來的危害尤為突出。該病于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開始發(fā)生,一般年份發(fā)病率為45%,嚴重時達到100%,厚皮甜瓜果實受害后失去商品價值[1-2]。

      近年來,人們對該病的病原菌鑒定和生物學特性[2]、病害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3]、致病機理[4]、種子帶菌檢測技術[5-6]、品種抗病性、防治措施[7-8]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防病效果[7]。但我國厚皮甜瓜種植區(qū)不同的地域氣候條件差異較大、栽培方式亦有所不同,防控措施不盡一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地處河套平原,為厚皮甜瓜重要產(chǎn)區(qū)之一,引黃河自流灌溉導致了種植區(qū)地下水位高、田間濕度大,為果斑病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本研究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設計了一套綜合防控措施并進行田間試驗,確定其防病效果,通過優(yōu)化和集成制定了一套適合當?shù)氐臉藴驶C合防控技術。

      1 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金蜜十號’,為感果斑病品種,由新疆寶豐種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供試藥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挪威勞道克斯公司)、2%春雷霉素水劑(日本北興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美國杜邦公司)、噻唑·二硫氰基甲烷原藥(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提供)、溴硝醇原藥(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

      1.2試驗方法

      試驗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復興鎮(zhèn)進行,試驗地前茬為厚皮甜瓜,且上年細菌性果斑病發(fā)生嚴重。栽培方式為平畦覆膜寬窄行種植,寬行距2 m,窄行距0.6 m,株距0.4~0.45 m,每667 m21 100株左右。肥料以復合肥(總含量為45%,氮磷鉀各占15%) 25 kg/667 m2、磷酸二銨1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混合后基肥施用。

      1.2.1藥劑浸種處理

      試驗處理Ⅰ: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1 000倍液浸種1 h后撈出;處理Ⅱ:將噻唑·二硫氰基甲烷原藥配制成200倍液,浸種30 min后水洗5次,每次洗10 min并不斷攪拌;處理Ⅲ:將溴硝醇原藥配制成1 000倍液,浸種1 h后水洗4次,每次洗10 min并不斷攪拌;處理Ⅳ:以清水浸種1 h為空白對照。上述處理出苗后不做其他任何防控措施。處理Ⅴ:以清水浸種1 h,出苗后按標準化綜合防控(同1.2.6)進行;處理Ⅵ:標準化綜合防控(同1.2.6)。小區(qū)面積為10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播種前澆足水后在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再澆水。

      1.2.2噴藥技術標準化處理

      處理Ⅰ:標準化噴藥,同標準化綜合防控(1.2.6);處理Ⅱ:非標準化噴藥,噴頭向下,只有葉片正面著藥,其他防控措施同標準化綜合防控;處理Ⅲ(對照):不做任何防控措施。小區(qū)面積為10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

      1.2.3化學藥劑篩選

      種子不進行藥劑消毒處理,發(fā)病初期分別噴施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2 000倍液、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8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劑800倍液,以不做任何防控處理為對照。每隔7 d用藥1次,連續(xù)用藥4次,噴藥過程中,將噴頭翻轉向上噴霧,使葉片正反面均勻著藥。小區(qū)面積為5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播種前澆足水后在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再澆水。

      1.2.4整枝打杈前后噴藥防控處理

      試驗處理Ⅰ:標準化綜合防控(同1.2.6);試驗處理Ⅱ:整枝打杈前后不噴藥,其他防控措施同標準化綜合防控;試驗處理Ⅲ(空白對照):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播種前澆足水后在厚皮甜瓜生育期內不再澆水。小區(qū)面積為10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

      1.2.5生長期間控水處理

      處理Ⅰ:標準化綜合防控(同1.2.6);處理Ⅱ:7月4日澆一次黃河水,其他防控措施同標準化綜合防控;處理Ⅲ:不做任何防控措施,不澆水;處理Ⅳ(對照):不做任何防控措施,7月4日澆一次黃河水。小區(qū)面積為10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

      1.2.6標準化綜合防控處理技術

      試驗處理Ⅰ(標準化綜合防控):將種子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1 000倍液浸泡1 h陰干后播種;播種前澆足水后在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再澆水;整枝打杈前后,分別噴施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1 500倍液,預防打杈過程中操作人員的手傳播病菌;果斑病發(fā)病初期(6月15日,下同)依次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1 500倍液、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800倍液、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交替防控,交替時間為7 d;噴藥過程中,將噴頭翻轉向上噴霧,有利于葉片正反面均勻著藥。處理Ⅱ(傳統(tǒng)防治):種子不進行藥劑浸種;播種前澆足水后在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再澆水;整枝打杈前后不進行噴藥;在果斑病發(fā)病初期,依次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1 000倍液、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300倍液進行交替防控,交替間隔時間為7 d,連續(xù)用藥6次;噴藥時噴頭向下對著葉片正面。處理Ⅲ(對照):無任何防控措施,7月4日澆一次黃河水。小區(qū)面積為10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進行對比。

      1.2.7病情調查

      分別于6月26日(整枝打杈前)、7月8日(整枝打杈后)、7月24日、8月14日、8月24日調查果斑病的病株率、病葉率、病情指數(shù)、病果率等,計算防效,運用SA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病情指數(shù)分級標準、計算公式如下:

      病情分級標準: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以下; 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11%~2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21%~5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0%以上。

      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葉數(shù)×代表數(shù)值)/(總葉數(shù)×最高病級值)×100;

      防效(%)=(對照病情指數(shù)-處理病情指數(shù))/對照病情指數(shù)×100。

      2 結果與分析

      2.1藥劑浸種對果斑病發(fā)生的影響

      從表1中6月26日整枝打杈前調查結果可知,利用噻唑·二硫氰基甲烷原藥、溴硝醇原藥、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浸種均能夠有效控制果斑病的發(fā)生,防效分別為98.0%、97.8%、97.6%,與標準化綜合防控的防效沒有顯著性差異,但與苗后標準化綜合防控的防效具有顯著性差異。7月8日整枝打杈后,標準化綜合防控、苗后標準化綜合防控的防效分別為93.1%、76.6%,而僅利用噻唑·二硫氰基甲烷原藥、溴硝醇原藥、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浸種的防效顯著降低,分別44.0%、47.4%、42.3%。整枝打杈前調查結果顯示,與對照相比較,標準化綜合防控中使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浸種可使防效從82.0%上升到98.0%;整枝打杈后調查結果顯示,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浸種可使防效從76.6%上升到93.1%,病果率從5.0%降到2.0%。

      表1 藥劑浸種對果斑病發(fā)生影響的調查結果Table 1 Control effect of chemical soaking 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

      2.2噴藥技術標準化對果斑病的防效

      由表2可知,標準化噴藥可使果斑病的防控效果提高,病果率降低。6月26日非標準化噴藥的防效為80.7%,而標準化噴藥的防效提高到98.1%;7月8日非標準化噴藥的防效為64.8%,而標準化噴藥的防效提高到91.7%;非標準化噴藥的病果率為5.1%,標準化噴藥病果率降到2.0%。

      2.3化學藥劑篩選

      從圖1中可知,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防治果斑病的效果最好、最穩(wěn)定,6月26日、7月8日、7月24日、8月14日的防效分別為71.1%、59.3%、65.7%、76.9%。6月26日、7月8日調查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防治果斑病的效果為負值,這與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厚皮甜瓜種植區(qū)不合理使用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噴施氫氧化銅濃度200~500倍液、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濃度為500~1 000倍液)使病原菌產(chǎn)生抗藥性有關。由于病原菌產(chǎn)生抗藥性,本試驗供試藥液的濃度不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長,反而增加了植株間的濕度,導致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兩種處理的病情指數(shù)高于對照病情指數(shù)。7月24日、8月14日的防效為正值,主要是因為田間選瓜結束,植株頂端新生的分支、葉片開始逐漸增多,并且多為無病葉片,病葉率、病情指數(shù)受其影響隨之減小所致,另外可能和葉片的藥液不斷積累也有一定的關系。

      表2 噴藥技術對果斑病發(fā)生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spraying techniques on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圖1 不同化學藥劑對果斑病的防控效果Fig.1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chemicals 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

      2.4整枝打杈前后噴藥對果斑病發(fā)生的影響

      從表3可知,厚皮甜瓜整枝打杈前兩種處理的

      防效沒有顯著性差異,均為98.1%。由于整枝打杈過程中大量的病原菌通過操作人員的手快速傳播,所以整枝打杈前后噴藥和不噴藥病情差異顯著,整枝打杈前后噴藥的防效為91.9%,而整枝打杈前后不噴藥的防效只有52.8%。

      2.5厚皮甜瓜生長期間控水對果斑病的防效

      從表4可知,6月26日、7月8日標準化綜合防控的防效相對穩(wěn)定,分別為98.3%、93.7%;7月4日澆一次水后,田間濕度大,為病原菌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導致防控+澆水的防效大幅下降,從澆水前的85.0%下降到澆水后的30.7%;不防控也不澆水處理的果斑病發(fā)生程度較輕于對照(澆水、不防控),防效為23.3%,與防控(澆水)的防效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3 厚皮甜瓜整枝打杈前后噴藥防控對果斑病發(fā)生的影響Table 3 Effects of spraying pesticides before and after pruning play fork 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

      表4 厚皮甜瓜生長期澆水前后果斑病發(fā)生情況Table 4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before and after watering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muskmelon

      從表5可知,8月14日隨著田間選瓜結束,植株頂端新生的分支、葉片開始逐漸增多,并且多為無病葉片,病葉率、病情指數(shù)受其影響隨之減小,防效也隨之提高。此時,標準化綜合防控、綜合防控+澆水的防效分別92.1%、30.5%,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不防控也不澆水的防效為31.5%,與綜合防控+澆水的防效沒有顯著性差異;澆水能夠使病瓜增多,對照(澆水、不防控)的病果率高達18.1%,不防控也不澆水、綜合防控(澆水)、標準化防控的病果率分別降到16.7%、13.3%、2.0%。

      表5 澆水對厚皮甜瓜成株期果斑病發(fā)生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watering in muskmelon adult plant stage on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2.6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對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表6調查結果表明,7月24日各處理的厚皮甜瓜葉片果斑病病情最為嚴重,對照病株率、病葉率、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100%、53.6%、28.7,但標準化綜合防控的病株率、病葉率、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50.7%、10.1%、3.1,低于對照和傳統(tǒng)防控,防效顯著。6月26日、7月

      8日、7月24日、8月14日標準化綜合防控的防效分別高達98.3%、93.7%、89.2%、92.1%,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防治的防效。對照和傳統(tǒng)防治的病果率分別為18.1%、9.5%,而標準化綜合防控的病果率僅為2.0%??梢姌藴驶C合防控技術對厚皮甜瓜葉片和果實的果斑病防治均表現(xiàn)出顯著效果。

      表6 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防治果斑病的調查結果1)Table 6 Effect of standardize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n the control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1) 每列數(shù)字后帶有不同字母表示在5%水平上差異顯著。

      Different letters in each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已證實厚皮甜瓜種子攜帶細菌性果斑病菌。病菌在種子上能存活19年以上,并隨著種子作遠距離傳播,種子帶菌率為0.01%即可引起發(fā)病[9]。播種帶菌種子,幼苗即發(fā)病。病菌經(jīng)雨水擴散,高溫高濕有利于發(fā)病[10]。因此種子處理至關重要,本研究證明,藥劑浸種能夠有效地預防果斑病的發(fā)生,藥劑浸種能夠使標準化綜合防控的防效至少提高16%,使病果率降低3%。因此藥劑浸種是果斑病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中重要的一項措施。

      在厚皮甜瓜整枝打杈前后各噴施一次藥劑可預防果斑病的發(fā)生和傳播。這兩次噴藥非常關鍵,整枝打杈操作成為田間傳病的重要媒介,控制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將大大減輕病害的發(fā)生。本研究證明,整枝打杈前后進行防控可使綜合防控的防效至少提高39%。

      本研究證明,標準化噴藥可使綜合防控的防效至少提高 17%,病果率降低3.1%。

      控水防病技術是根據(jù)河套平原黃河自流灌溉區(qū)獨有特點,多年來摸索出的一項新的防病措施。即田間整地,平畦覆膜后澆灌一次黃河水,土壤松干后播種,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澆水,從而達到減小田間濕度,減輕病害發(fā)生的目的。本研究證明,厚皮甜瓜整個生育期不澆水,能夠減少病果的數(shù)量,在不澆水的前提下,即使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也至少可減少1.4%的病瓜。

      通過試驗,各單項技術可提高對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效,在此基礎上組裝而成的標準化綜合防控技術體系防效達89.2% 以上,病果率僅為2%。

      [1]趙廷昌,孫福在,劉雙平,等. 哈密瓜細菌性果斑病及其防治[J]. 植物保護,2001,27(1):46-47.

      [2]趙廷昌,孫福在,王兵萬,等. 哈密瓜細菌性果斑病病原菌鑒定[J]. 植物病理學報,2001,31(4):357-364.

      [3]胡俊,劉雙平,黃俊霞,等. 越冬病殘體中哈密瓜細菌性果斑病菌存活力的研究[C]∥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6:125.

      [4]翟艷霞,胡俊,黃俊霞,等. 哈密瓜葉片結構與細菌性果斑病抗性研究[J]. 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27(1):47-50.

      [5]任毓忠,李暉,李國英,等. 哈密瓜種子帶細菌性果斑病菌檢測技術研究[J]. 植物檢疫,2004,18(2):65-68.

      [6]馮健軍,許勇,李健強. 免疫凝聚試紙條和TaqMan探針實時熒光PCR檢測西瓜細菌性果斑病菌比較研究[J]. 植物病理學報,2006,36(2):102-108.

      [7]閻莎莎,王鐵霖,趙廷昌.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研究進展[J]. 植物檢疫,2011,25(3):71-76.

      [8]胡俊,劉雙平,黃俊霞,等. 幾種藥劑對哈密瓜細菌性果斑病菌的室內毒力比較[C]∥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6:555-559.

      [9]趙廷昌,孫福在,王建榮,等. 藥劑處理種子防治哈密瓜細菌性果斑病[J]. 植物保護,2003,29(4):50-53.

      [10]趙廷昌,孫福在,王兵萬,等. 西瓜細菌性果斑病國內外研究進展[J]. 植保技術與推廣,2001(3):37-38.

      (責任編輯:王音)

      Standardiz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disease in muskmelon

      Liu Baoyu1,Wang Yujie1,Zhao Tingchang2,Liu Shuangping1,Zhengzhi1,Wang Yongjun1,Wang Zhen3,Hu Jun3

      (1.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Bayannur, Inner Mongolia, Linhe015000,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193, China; 3. College of Agronomy,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010019, China)

      A se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in muskmelon in this paper, and the importance of every prevention technology were proved and standardized through field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single technology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ol effect 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treptomycin 72% SP soaking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ol efficacy by 16% and decrease diseased fruit rate by 3%.Standard spraying pesticides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ol efficacy by more than 17% and reduce the diseased fruit rated by 3.1%. Spraying pesticides before and after pruning play fork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ol efficacy by over 39%. No watering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muskmelon could also reduce the number of diseased fruit. Finally, standardize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were assembled based on the control techniques mentioned above, the average control efficacy reached more than 89.2% and the diseased fruit rate was only 2%.

      bacterial fruit blotch disease;standardiz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control efficacy

      2014-12-22

      2015-02-09

      公益性行業(yè)(農(nóng)業(yè))科研專項(201003066)

      E-mail:hujun6202@126.com

      S 436.5

      B

      10.3969/j.issn.0529-1542.2016.01.042

      # 同為第一作者

      猜你喜歡
      打杈厚皮整枝
      骨間背側動脈筋膜瓣聯(lián)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復手背創(chuàng)面
      早熟優(yōu)質厚皮甜瓜新品種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項
      早熟優(yōu)質厚皮甜瓜新品種浙甜401
      整枝與密度互作對冀棉958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的影響
      番茄整枝有技巧
      大棚番茄打杈需要注意的事項
      試析薄皮甜瓜整枝技術
      辣椒整枝打杈的作用與方法
      冬季整枝打杈道道多
      南方溫室大棚番茄跨桿S形整枝技術
      敖汉旗| 濮阳县| 顺平县| 吐鲁番市| 杭锦后旗| 乐至县| 马山县| 固安县| 白河县| 五原县| 汤阴县| 共和县| 勃利县| 通州区| 邳州市| 临武县| 宜君县| 寿阳县| 广丰县| 邵阳县| 长岭县| 章丘市| 红安县| 钟山县| 凯里市| 尼勒克县| 股票| 巴林左旗| 鄂尔多斯市| 民权县| 紫金县| 宾阳县| 峨眉山市| 盐津县| 惠东县| 凤台县| 平陆县| 尉犁县| 吴川市| 五常市|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