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舊時代的碰撞,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那個年代人物內(nèi)舊外新的典型特征?!秲A城之戀》通過一系列的心理特征描寫塑造了一個內(nèi)舊外新的矛盾綜合體——白流蘇。本文通過分析《傾城之戀》中白流蘇的言行及心理描寫,對白流蘇復雜矛盾的性格特征進行解讀。
【關鍵詞】復雜性格;言行及心理描寫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傾城之戀》乍一看上去會讓人以為這是一個蕩氣回腸、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其實不然,范柳原和白流蘇兩個人之間的故事更像是兩個“精刮”的人在進行一場博弈,一場談判,最后香港的陷落給兩個人之間的較量下了一個最后期限,生死存亡間兩個人付出了自己的一點真心,“在這動蕩的世界里,錢財、地產(chǎn)、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最終取得了雙贏的談判結果。范柳原是一個處于上風卻無意于家庭幸福的歸國華僑,他要的是與一個標準的中國式女人進行一場“上等的調(diào)情”[1],“處處地方希圖脫卸責任”,以求最后全身而退。而白流蘇正好相反,她是處于下風的沒落世家小姐,處處與范柳原周旋想用殘存的美貌,希圖范太太的名分,擺脫讓她最痛苦的成分——家庭的壓力,追求“經(jīng)濟上的安全”。
白流蘇在這場博弈中如愿以償當上了范太太,雖說一大部分原因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可她終究獲得了“經(jīng)濟上的安全”。在這場博弈中,不得不說她的聰明也是非常關鍵的要素。白流蘇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女人,她對生活中的危險有著非常敏銳的感知度,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了解手中所掌握的籌碼。在白家,她非常清楚,作為一個離了婚的女人,家族不會放她出去交際,而且底下妹妹、侄子侄女眾多,家里人根本不會替她張羅,自己“沒讀過兩年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沒有多少本事,只能依附家族生存。在與范柳原周旋的過程中,她清楚自己的籌碼就是所剩沒幾年的青春美貌,在與范柳原交往中有效利用自己的美貌,自己的“善于低頭”,并且懂得掌握“度”,在某種范圍內(nèi),她什么都愿意,但是出了范圍決不遷就,因為一旦遷就,就會是前功盡棄萬劫不復,所以寧可枉擔虛名,因為她明白,只要范柳原沒有得到過,“或許有一天還會回到她這里來,帶著較優(yōu)的議和條件”。她清楚范柳原對自己沒有真心,“他對她說過的那些話,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對女人說慣了謊的”。她也清楚徐太太對自己的幫助并非完全出自真心,猜得出帶自己去香港是范柳原的主意,可是她裝傻充愣,“只怕說穿了,自己反而下不落臺”。她從方方面面盤算了自己的處境,決定賭一把,贏了,她可以得到“范太太”名聲,輸了,不過是“名聲掃地,沒有資格當五個孩子的后娘”。
白流蘇是一個性格強硬但是又具妥協(xié)性的人。在白家,哥嫂的話不中聽,她會氣得反駁頂撞,絕對不會悶不出聲,任人欺負,但是家庭地位決定一切,她的反抗換來的只能是哥嫂的無賴、謾罵甚至廝打,所以她不得不向他人求救示弱,找四哥來評評理,求母親做主,雖然她自己明白她所祈求的母親與真正的母親根本是兩個人。在與范柳原的博弈中,她明白范柳原的險惡用心之后,寧可枉擔虛名,讓他口頭上占個便宜,也絕不做情婦,決定回到上海,可她終究在現(xiàn)實面前妥協(xié)了,“她禁不起老”,也承擔不了家庭的壓力,二次抵達了香港。雖然她的內(nèi)心無力蒼涼也感到羞恥,可是終究妥協(xié)了。她的靈魂中存在著強悍的一面,這種強悍讓她在博弈中獲得勝利,面對不公敢于抗爭,她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中國式女人,她也有自己的脾氣,但是也存在著軟弱的一面,面對不公,她敢于抗爭但是無力抗爭,面對兄嫂的欺負,她敢于和他們據(jù)理力爭但是不敢拋棄世族小姐的頭銜,不敢走出家族,舍不得那根雞肋,所以最終在猶疑彷徨中放棄了自己離開家族真正獨立的可能,“為了這幾個錢,害得她要走也走不開”。在三爺、四爺討論流蘇去留的時候,“她若無其事地繼續(xù)做她的鞋子,可是手頭上直冒冷汗,針澀了,再也拔不過去”。可見,流蘇的內(nèi)心是膽怯的、軟弱的。
白流蘇是一個內(nèi)舊外新、新舊并存的人。白流蘇離過婚,辦過法律手續(xù),在與哥哥抗爭的時候提到過法律,還會跳舞這種時興的活動,最后還與范柳原同居,像是一個新式的人??墒?,白流蘇終究是一個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女性,她的骨子里還是傳統(tǒng)的,保守的,在整個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流蘇作為女性的從屬地位,“方才三爺四爺一遞一聲說話,仿佛是沒有她發(fā)言的余地”,三爺和四爺在討論流蘇的去留問題,而流蘇作為當事人,卻一句也插不上話,沒有一個人問她的意見想法,從三爺和四爺?shù)男袨閬砜矗坏貌徽f女性的解放和獨立果真只是一句空話,那個年代女性獨立的虛假性是毋庸置疑。其次,在流蘇自身認為,女性的地位是從屬于男性的,“她知道寶絡恨雖恨她,同時也對她刮目相看,肅然起敬。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她自身都認為異性的愛是衡量女性存在價值的重要尺度,所以流蘇對男人、對婚姻存在很大的依附性,“結婚”成為流蘇唯一的出路,所以白流蘇費勁心力地與范柳原周旋,取悅范柳原不僅是因為對家族不滿而做出的飛蛾撲火般的報復性行為還是白流蘇的救命稻草,成為“范太太”不僅可以出心中的這口氣,還能獲得經(jīng)濟上的安全和家庭歸屬感,可以極大地改變她在娘家寄人籬下的處境,可以說如果范柳原不上鉤,那么白流蘇毫無未來可言。
白流蘇是一個自卑、自戀、自愛、自私的女人。白流蘇出身于沒落世族家庭,家庭并不富有,并且離過婚,在娘家寄人籬下仰人鼻息,在與范柳原的博弈中本身就處于下風,在白流蘇的處境中,突然從天而降的范柳原是她唯一的救贖,是她擺脫困境唯一的道路,所以在這場博弈中她只能贏不能敗,敗了就是萬劫不復,在與范柳原相處的過程中,她必須費盡心機,一步都不能走錯,在與范柳原若即若離的情感游戲中,既要討好取悅范柳原,但是又不能付出一切,不留余地,真正付出情感,說是如履薄冰一點都不過分,“她需要做一個冰清玉潔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但同時,她對自己的美貌有著相當程度的自信,“她不由得想到了她自己的月光中的臉,那嬌脆的輪廓,眉與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她把她的美貌作為與范柳原博弈的唯一籌碼。白流蘇的處境雖說艱難,但是她的目標從始至終只是“范太太”,她有著世族小姐的傲氣,絕對不做情婦,她也知道即使再怎么空虛寂寞也不會成為下流人,她管得住自己,不會走到找姘頭,抽鴉片的姨太太的路上去。她又是自私的,在與范柳原的相處中,她感受到了范柳原的一點真心,但是她的處境過于危險,她的防備心以及失敗的恐懼使得她不能付出真心,她只能靠自己。
白流蘇是一個性格復雜的矛盾體,小說人物要個性豐滿這必然要求人物性格具有復雜性,但是不得不承認白流蘇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有瑕疵的,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皬垚哿岚寻琢魈K設定為一個只讀了幾年書,迫切需要婚姻來改變自己命運的這樣的女性形象”[2],可是在作品中白流蘇卻是一個相當聰明,又非常老道的女性形象。白流蘇在本身條件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與范柳原斗智斗勇,最終還取得勝利,在與范柳原相處中成功激起了范柳原的興趣甚至讓這個花花公子付出真心,走入婚姻,不得不說這好像并不是一個只讀了幾年書,沒有什么見識的傳統(tǒng)女性可以做到的。而且在白流蘇的生活場景中,一個是老上海白家,一個是在香港與范柳原同居,不得不說,在這兩個場景中的白流蘇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前者是雖然受氣卻無法反抗的,寄人籬下的軟弱女性形象,后者則是一個反應靈敏,心思縝密又很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在與范柳原的一來一往中,白流蘇反應機敏,無往不勝,牙尖嘴利,常常讓范柳原啞口無言。他們在墻邊的對話,當范柳原說“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時,白流蘇馬上反應“你自己承認你愛裝假,可別拉扯上我!你幾時捉出我說謊來著?”白流蘇如此反應機敏,富于口才,恐怕不是一般的傳統(tǒng)的女人可以達到的。可見,張愛玲在塑造白流蘇這個人物形象時,投入了自身的情感,可以說白流蘇這個形象是小說人物和張愛玲的結合體,張愛玲在借白流蘇的口,表達自己的想法,又或許是張愛玲看不得白流蘇總是處于下風的一種生活環(huán)境,看不得女性如此疲累的生活狀態(tài),忍不住仗義執(zhí)言了吧!
參考文獻
[1]周萌萌.《傾城之戀》人物心理特征分析[J].電影文學文本研究,2010(10).
[2]劉人鋒.一個矛盾的文本——論張愛玲《傾城之戀》的人物塑造[A].中華女子學院報,2009(12).
作者簡介:齊梅麗,女,山東人,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在讀,漢語研究和文藝評論。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