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現(xiàn)今素質(zhì)教育成了學校教學的主要目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是一樣。小學語文的教學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有很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想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那么首要做好的便是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學習,將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語文新知識的理解。本文主要是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語文預習進行了研究探討,并且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前預習;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新穎豐富的知識與學習方法,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體驗學習過程。而通過課前預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與個性的分析,也能夠結合師生互動,科學合理的調(diào)整學習目標與方法,進而不斷提高課前預習的實效性。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現(xiàn)狀分析
一是重視程度不夠。當前,大部分教師都認為,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形成和發(fā)展階段,即使精心布置了課前預習學生也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預習效果,而效果低下的課前預習也沒有太大意義,因此,常常忽略學生的課前預習,對于學生課前預習的布置與指導也過于簡化,往往僅存在表面形式。在教師的影響下,對于課前預習學生也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常常都是敷衍了事,有的學生甚至都不進行課前預習,進而使得課前預習的實效性一直無法得到顯著提升,學生也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1]。
二是教師的預習要求過于單一。在實際教學中,雖然也有很多教師認識到了做好課前預習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積極作用,但是在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時其要求往往過于單一,如,課文最少要讀幾遍,不認識的字詞要查字典注音,并且要準確掌握詞語的含義,以及將文章分成幾個段落并寫出段意。這種千篇一律的預習要求,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也無法獲得預期的預習效果與目標。
三是學生的預習方法和過程缺乏教師的正確指導。大部分教師都認為課前預習是在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自己只需要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剩下的是學生應該自主、獨立完成的,教師不應該過問太多。也有的教師沒有認真、深入的研究布置給學生的預習任務,預習任務的布置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接受能力,導致學生常常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也難以獲得良好的預習效果。還有的教師甚至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也沒有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與需要,向學生傳授新穎多樣的預習方法,進而常常導致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無從下手,這也是課前預習實效性無法得到顯著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前預習實效性的措施
一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預習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班會與板報宣傳等活動的開展,通過逐漸的滲透讓學生正確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并準確的區(qū)分自學與預習的差異。同時,還要通過鼓勵和支持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信任與肯定,也通過傾聽與尊重學生的預習成果,使學生的預習興趣與積極性得到全面激發(fā),從而讓學生的自主預習意識與能力得到全面培養(yǎng)與鍛煉[2]。
二是科學整合,把握重點。在新學期授課前,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單元預習,準確地掌握其學習要求與目標。比如:在講解第十冊語文教材時,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通過有效的單元預習,讓學生對各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和關系有大致的了解,準確把握學習重點,然后再通過師生交流探討針對各個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科學有效的預習方案,之后再深入學習與探究每篇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
三是注重預習實踐,激發(fā)學生預習興趣。語文教學資源與實踐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活動時,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去接觸新穎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并把握住每一次實踐學習的機會,進而促進課前預習效果的不斷提高[3]。比如:在講解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教材中的“民風民俗”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書籍等工具來進行課前預習與知識拓展,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整合與重新編排??梢酝ㄟ^幻燈片,以及圖文并茂的文集等形式來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通過這樣的實踐預習,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進一步了解與掌握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也能夠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在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預習興趣得到全面培養(yǎng)與激發(fā)。
四是注重預習檢查評價。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時候雖然學生預習了,教師應不了解,因為沒有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檢查,導致學生的預習方法與成果無法得到教師的指導與認可,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對預習逐漸失去了興趣與信心。因此,除了要為學生精心設計和布置預習任務外,還要對學生的預習方法與結果給予認真的檢查與評價,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預習要求,給予客觀、全面的評價指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興趣與自信心,也使每位學生的課前預習都能夠得到科學全面的指導。
三、結語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講,高效的課前預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通過長期堅持也能夠使學生的獨立思考、探究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同時,通過課前預習實效性的不斷提高,可以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得到逐步提升,也能夠全面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真正掌握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結構與細節(jié)得到不斷優(yōu)化,從而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也使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能夠從整體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麗.小學語文預習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芻議[J].知識窗(教師版),2014(6).
[2]趙娟娟.小學低年級語文預習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吉林教育,2014(1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