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國 王鐘琴
內(nèi)容摘要:艾青在中國詩人當中是獨一無二的,他的詩論話語形態(tài)的一大特點就是現(xiàn)代品格,作為一名詩論家,他把一個詩人的智慧和思維融入其中,是獨特的詩人型的詩論。
關(guān)鍵詞:艾青 詩論 話語形態(tài) 現(xiàn)代品格
艾青詩論的話語形態(tài)特指關(guān)于艾青所特有的《詩論》話語方式和話語行為的顯現(xiàn)。艾青用詩人的筆觸寫下了充滿詩性色彩的《詩論》。與傳統(tǒng)的詩論詩話相比,艾青的詩論是不同的,有特色的,即具有現(xiàn)代品格。突出的表現(xiàn)在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理論境界的追求等方面。因此,艾青詩論的話語形態(tài)與傳統(tǒng)的詩論詩話有明顯的區(qū)別。
語言文字的運用往往又和理論境界的追求是交織在一起的,注重語言文字的運用其實就是追求一種較高的理論境界,同樣,追求理論境界也必然要求注重語言文字的運用,否則就達不到那種較高的理論境界。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詩改一個字,境界便若人間天上之分,不是身在其中的人只怕難以體會個中甘苦。齊己的《早梅》詩:‘前村深雪里,昨夜幾枝開’。鄭谷說:把‘幾’字改為‘一’字,才是早梅。齊己對著鄭便下拜。某人做《御溝》詩:此波涵地澤,無處濯塵纓。拿給皎然看,皎然說:‘波’字用得不好。某人憤怒的離去。皎然暗中寫一‘中’字在手心,專門等待他回來。過了一會兒,這個人狂奔而來,說,我已經(jīng)把‘波’字改為‘中’字了。皎然把手伸出來給他看,兩人相視大笑。”[1]《隨園詩話》在古代詩話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在隨園,袁枚把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記錄了下來,表現(xiàn)出詩話很大的隨意性的那種特點。這一點,和歐陽修的《六一詩話》非常相似??梢哉f,中國傳統(tǒng)詩論是在錘煉語言文字的基礎(chǔ)上,注重的是對詩學理論的含蓄的理論境界的追求。而與此相比,艾青的《詩論》的話語形態(tài)便有所區(qū)別了。
艾青《詩論》是艾青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形成的對詩的一些理解,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對詩與生活,詩與時代等所作出的深刻思考。比起以前詩話那種隨意記錄其言行來說,艾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了更充分的準備。而且艾青的《詩論》關(guān)于那種評論性的話語已經(jīng)很少了。他更多的是注意對詩歌的看法,更多的關(guān)注詩歌理論,甚至是自己寫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陳述。如:“詩是由詩人對外界所引起的感覺,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結(jié)為形象,終于被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完成”的藝術(shù)。以及“詩是詩人的世界觀的最具體的表現(xiàn);是詩人的創(chuàng)作方法的實踐;是詩人全般的知識的綜合?!盵2]前者對詩作出了一個界定,這個在古代的詩話當中是幾乎見不到的。后者論述了詩和詩人的關(guān)系。當然,后面艾青還論述了詩的精神、詩歌美學、詩的語言、形象等。相比古代的那種評說性的詩話來說,艾青的《詩論》才稱得上是真正感悟性的詩話。
當然,艾青的《詩論》所包含的內(nèi)容也是非常豐富的,除了談詩,艾青也談到了該怎樣寫詩:“我所要求的再簡單不過了:好的原稿紙;揉皺過的原稿紙對于我是最不利的。我愛在白的感覺上,編織由于富有形象的句子組成的詩的花圈。一只普通的鋼筆(我從來沒有用過派克鋼筆),但我最討厭鋼筆漏水,鋼筆一漏水了,詩的情緒就像墨水一樣凝聚在紙面上了。墨筆也是我喜歡用的,但用墨筆的時候,情緒的抒發(fā)沒有用鋼筆的時候舒爽。我常在清晨寫詩,常在黎明的時候?qū)懺姟!盵3]這樣,艾青將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寫作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自己的一種寫作習慣。是對個人寫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盡管他是艾青個人的,但對人們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艾青正是憑著自己對生活。對寫作的感悟而凝結(jié)起來的語言文字,成就了詩論。除此之外,因為艾青所處的時代不一樣,經(jīng)過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逐漸替代了文言文的應用。由于艾青的詩論是由白話文寫成的,所以,和古代文言詩話有顯著的區(qū)別。白話文比起文言文來說,更加注重語言的邏輯思維,通過大量連接詞的運用,白話文的邏輯性比原來沒有或很少連接詞的文言文的邏輯性加強了許多。較之以前的文言文,白話文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但也正是因為通俗易懂,才失去了往日語言文字中那種言意雋永的特點,包容性也要更弱一些。但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相對來說要更清楚明了,邏輯層次更分明。體系性更強一些,比如艾青的詩論里面涉及到詩論、詩人論、詩的散文美、詩與宣傳、詩與時代等內(nèi)容,具有相對完善的詩學體系。因此,現(xiàn)代詩論特別是艾青的感悟式的詩論,相比古代的詩話有更強的邏輯性。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品格。
注 釋
[1]袁枚.隨園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22.
[2]艾青.詩論修訂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4.
[3]艾青.詩論修訂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107.
(作者介紹:李長國,重慶市酉陽二中教師;王鐘琴,重慶市酉陽一中教師)